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北京2017高考吧,北京2017年高考分数线一分一段表

tamoadmin 2024-06-22 人已围观

简介1.[转评]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2.北京考生有什么好的学校推荐复读吗?3.2017高考全国理综卷到底有多难4.2017年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5.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评价(提前批)考试的问题,本人是2017年参加高考,西班牙语复语考生6.你觉得2017年高考语文,哪套试卷作文题最有新意?7.2017年全国2卷历史难度2017高考加分政策有什么变化?为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

1.[转评]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

2.北京考生有什么好的学校推荐复读吗?

3.2017高考全国理综卷到底有多难

4.2017年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5.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评价(提前批)考试的问题,本人是2017年参加高考,西班牙语复语考生

6.你觉得2017年高考语文,哪套试卷作文题最有新意?

7.2017年全国2卷历史难度

北京2017高考吧,北京2017年高考分数线一分一段表

2017高考加分政策有什么变化?为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 教育 部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规定明确了2017年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最高可降低20分录取。那么,2017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下面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考加分政策 2017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

 ?高考加分?对大家来说

 已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学渣家长觉得加分对自己孩子?可望不可及?

 学霸家长们则对孩子能否获得加分闭口不谈

 所以,每年最新的高考政策

 对大家来说,就特别重要

 因为与你孩子高考中能否加分息息相关!

 目前,多个省份2017年的高考加分政策

 已经出炉啦!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家已经知道

 在2016年的高考中

 教育部明确规定:

 取消了鼓励加分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

 省级优秀学生加分

 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 事迹 加分

 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

 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加分

 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等等

 规定也明确说,

 考生高考如果获得加分

 最高不能超过20分

 这么严格的标准是因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让缺乏条件的农村考生

 能够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获得更公平的待遇!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说:

 2017年的高考加分政策

 简单概括就是:?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

 以前大行其道的奖励性加分

 比如艺术加分、体育特长加分

 现在慢慢都没有了!

 因为这种要求对农村学生很不公平

 他们很多每天要爬很远的山路去上学

 根本就缺乏这些条件!

 但是,还有一些弱势群体

 是可以得到照顾性加分的:

 比如

 你孩子是少数民族考生,

 促进了泱泱中华56个民族的安定团结;

 或者

 你孩子是光荣的烈士子女

 家人曾为共和国做出巨大牺牲

 这样的群体,获得高考加分

 得到特殊的照顾

 也算受之无愧!

 当然,对于加分政策,各地也有不同规定:

 比如重庆将在2017年取消对三峡库区移民

 还有农村独生女的加分照顾;

 而安徽则要建立考录申诉机制

 坚持大学录取 通知书 必须由校长签发!

 这样无疑大大减少了录取中的不公平;

 在河南,教育主管部门则提出

 ?谁主管、谁认定、谁审核、谁负责?追责制度

 保证了高考加分不会被?冒领?;

 内蒙古则准备取消6项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包括特长生、自治区级优秀学生

 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

 以后,高考加分政策的天秤

 将倾向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这回,可不能让孩子引体向上考零分了!

 对于?高考加分?政策,有人叫好:?一些竞赛类的加分项目可以进行适当保留,因为这些项目的存在可以减少一些优秀学生高考时的失误率 ?;

 也有人唱衰:?有些同学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加5分或者10分,虽然看起来可能不多,但在高考那么激烈的环境下,对大部分考生是不公平的。?

猜你喜欢:

1. 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公布

2. 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3. 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

4. 河南2017高考加分项目

[转评]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

国内不同省份的具体高考政策有所不同,就大部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而言,高考的总分是750分,因此,2017年高考的总分也是750分。

高考总分为750分的大部分省份,其分数构成为:

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综合300分。

全国卷:

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

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全国卷

北京考生有什么好的学校推荐复读吗?

前言: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两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事件,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第一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

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最好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仅有“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事件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社会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最后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著名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第一次100%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4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独立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独立学院招生计划和母体学校招生计划混在一起,对独立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91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社会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差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

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刺激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最后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第一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教育部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北京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政府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来自知乎@神采洋

链接: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四六级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 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差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差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第一,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差5,生物平均分80,标准差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

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唯一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IQ最高的(即使IQ最高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答案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最符合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假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优秀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差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假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社会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答案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喷在骂,因为涉及到他们(老师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网上的资讯文章大部分重点关注改变,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传播者。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社会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国家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推荐等。

转这两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社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2017高考全国理综卷到底有多难

北京考生是可以选择复读的,复读学校有龙门育才。

北京龙门育才学校成立于2007年,是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高考全日制寄宿制复读学校。学校位于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内,置身北大,远离都市喧嚣,独享人文静谧,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胜地。

并且聘请海淀名师、同步海淀区教研与考试、全国特高级教师授课,他们对高考命题、考试技巧、题型设置、答题方法,特别是对复读生授课有独到的研究。

扩展资料:

北京龙门育才学校未经允许不得出校门,每周学生入校到每周学生离校的整个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一切,统一在教师的主导下,分段专人负责管理。

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处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全封闭管理”的最大特点优势是,彻底把家长从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解除家长教育学生的诸多困惑与无奈,使家长省心更放心。

2017年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网友一:2017高考理综已经结束,使用全国一试题的很多考生简直要哭了,难度比较大不说,题目都不按套路出牌,很多考生吐槽题目有些都看不懂!那么2017高考理综全国一的难度有多变态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全国1的理综卷使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对于全国1卷,其中有许多考生网友吐槽:不想再说什么了,一定是发错卷子了吧全国理综1卷,题题是送命题全国1卷的理综,考完全场有种悲凉的气氛,难的想吐。全国1卷的理综第一题就不会做了,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明明知道那些东西可是就是不会做。这个是全国1理综?复读啦,我要没大学上了。网友二:全国一卷是全国卷中最难的,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也大多没有全国一卷难,总的来说,全国一卷难度在所有不同试卷中绝对能排前三,高考大省均用全国一卷,如果用全国二卷、三卷区分度不好,记得好像是2007年,某高考大省用的虽然是全国一卷,但是当年试题稍微容易,差不多相当于正常年份全国二卷难度多一点,当年一本线差点破六百,想想吧,如果高考大省用二卷、三卷,他们一本线很容易突破六百,这样不利于区分考生。现在随着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增多,每年全国卷三套都投入使用,最不能理解的是福建省,个人感觉你用个全国二卷就满可以了,甚至可以考虑用全国三卷,可你偏偏用全国一卷……分数线一出来,在所有使用全国一卷的省份中还是你分数线最低。网友三:首先,作为一个高三考生,其实本次全国理综一卷理综难度本身并不是很大,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题目本质的理解,知识都是平时的基础知识,考生需要理解题目的意思。(本人平时理综基本上不了180,唯独这次选择题只错了两个半,说明题目是真的不难。网友四:作为高二的我今天刚写了数学、英语、理综、作为数学英语弱势的我,感觉数学英语超简单。圆锥曲线原题,选择第二题初中写过,英语最后一篇阅读看不懂,而理综强势的我感觉物理20分大题扔了生物10分的实验陌生,化学结构第一题没学过,是物理题,感觉理综比模拟题都简单,考的不偏,只是考了不常考的知识点。如物理的天题没有考磁场太多了,生物的免疫,还有选修3,不会写以外理综真的不难,网上的说法误导大家,本人水平理科刚过一本。网友五:其实每年试卷,都有许多人觉得难,就这么回事。今年的试卷,也就那么回事。我做了物理和理科数学。感觉没那么夸张。我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他也觉得卷子不偏不怪,比平时的模考容易一些。他的同学我也问了几个,基本上都是这个感觉。我想说的是,选拔性考试,不可能没有难度的。觉得难,那是你自己的问题,很正常。网友六:我闺女考完一卷理综崩溃了、哭着出来的,说真想跳楼不想活了,平时理综在班第一,学十二年了、迎来这么重要的考试、太打击人了,感觉白念高中了、毫无用武之地,怀疑是出题偏、还是老师教的偏。

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评价(提前批)考试的问题,本人是2017年参加高考,西班牙语复语考生

结合往年时间,汇总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如下:

四川省:6月22日晚

今年四川省的高考成绩放榜和分数段公布时间仍然是6月22日晚,各批次录取时间预计在7月4日至8月中旬。 可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北京市:6月23日中午

北京高考成绩将于6月23日中午发布,学生可上网或电话查询,同时还将确定各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今年高考的“一分一段”统计情况,方便考生根据成绩及分数段填报志愿。考生可登录北京考试信息网查询。

安徽省:6月23日上午9点钟之后

按照往年高考成绩公布时间,一般是在6月23日上午9点钟之后可以查询。考生可通过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教育网、安徽教育资源网查询高考成绩。

吉林省:6月23日左右

吉林省高考成绩公布的时间基本上与去年一样,在23日左右,同时公布录取分数线和一分段表,网上填报志愿工作预计在本月24日开始。考生可在吉林教育信息网查询。

云南省:6月24日

云南省《考生成绩报告单》计划于6月24日起陆续发放,“云南省招考频道”网站、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将为考生提供免费查询成绩通道。

河北省:6月23日左右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安排,6月23日左右,考生可到所在中学或招办查询统考成绩。为更好地为广大考生服务,提高普通高校招生信息发布速度,届时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将提供查询服务。

河南省:6月25日零时

考生可登陆河南省教育厅网站、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查询。

山东省:6月25日前公布

今年山东省的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前公布,考生可登陆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消息。

广东省:6月26日

广东省高考成绩将于6月26日公布,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透露,今年高考录取率预期将会比去年有所上升。可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广西省:预计6月23日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省各地组考工作管理规范严密,考场秩序良好,考试平稳顺利。预计成绩查询时间为6月23日。考生可登录广西招生考试网查询。

湖南省:6月26日

湖南高考评卷工作于12日开始,6月26日公布高考成绩。可在湖南招生信息考试港查询,招生录取工作将于7月8日开始,8月20日结束。

湖北省:6月23日

6月23日向考生发放高考成绩,高考成绩采取两种方式发放:一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查询;二是通过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发至中学(报名点),由中学(报名点)通知考生。

福建省:6月24日前后

预计6月24日前后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内蒙古:6月23日公布

据了解,今年高考网上阅卷的时间为6月10日至22日,成绩将于6月23日公布。

查分的方式为:1、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免费查询高考成绩;

辽宁省:预计6月24日

预计6月24日可查询高考成绩,为使考生更快捷地了解自己的考试成绩,辽宁省招考办开通微信公众号“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考生可通过微信免费查询高考成绩、录取结果等信息。同时,考生也可通过登陆“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或通过手机短信和拨打电话查询高考成绩。

重庆:6月24日

6月24日起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或重庆招考信息网,凭报名号和准考证上的密码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天津市:6月24日

预计6月24日公布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天津招考资讯网查询。

陕西省:6月25日

从6月9日起,我省高考评卷工作全面展开,预计6月25日公布成绩。考生可登录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

甘肃省:6月22日左右

按照时间安排,6月10日将开始高考试卷的试评,6月18日左右评阅完全部试卷,6月22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青海:6月30日前

6月9日全省考试结束以后,即进入阅卷登分工作程序,6月30日前发布成绩和招生计划,考生可登录青海招考信息网查询。

新疆:预计6月24日左右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查询。

山西省:预计6月24日公布成绩,考生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查询。

黑龙江:预计6月24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查询。

上海市:预计6月23日晚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在上海招考热线查询。

浙江省:预计6月23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江苏省:预计6月24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江苏教育考试院查询。

江西省:预计6月24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海南省:预计6月23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查询。

贵州省:预计6月24日左右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贵州招生考试院查询。

宁夏:预计6月23日左右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宁夏教育考试院查询。

西藏:预计6月26日左右可查询高考成绩,设置所有批次志愿统一在6月26日至7月1日填报。考生可登录西藏教育网查询。

了解了出分时间,这段时间大家也不能闲着,我们还要抓紧时间为志愿填报做准备哦!

你觉得2017年高考语文,哪套试卷作文题最有新意?

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评价招生详解: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首次采用综合评价的招生方式。综合评价是什么?哪些考生可以报考?带着这些考生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该校招生办公室主任许晔。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综合评价的招生方式。参加综合评价的考生是否要参加高考?

许晔:综合评价招生是考生按照北外招生简章的要求进行申请。通过初审的考生在高考后到北外参加外国语言文化能力测试(以下简称能力测试)。参加综合评价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

学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能力测试成绩录取。通过北外能力测试的考生,测试成绩在录取中占30%,与高考成绩共同组合成综合评价成绩,不再“一考定终身”。

记者:综合评价招生方式在哪些省市实施?

许晔: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在北京、天津、河北等省份进行,其中,在天津、山西、内蒙古、江西、重庆、云南、贵州、陕西仅招收文科生。涉及的招生专业只招通过综合评价的考生,在各省提前批次录取。考生如果没有通过综合评价考试,可通过统考报考北外的其他专业。

北外综合评价招生计划列入分省提前批次,不会减少在各省特别是中西部省份的招生计划,只是将原有计划就地转换录取方式。

记者:什么样的考生可报考综合评价?

许晔:考生要同时具备以下五项条件: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品学兼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高三第一学期学业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前5%(省级示范校可适当放宽排名限制);外语学习能力突出,具有浓厚的外语学习兴趣;对国别区域和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有浓厚兴趣;高中阶段体能测试合格。

此外,学校鼓励复语考生报考。复语考生除熟练掌握英语外,还要熟练掌握德语、法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朝鲜语中的一种。复语考生要申请北外组织的复语测试。填报高考志愿时,英俄复语的考生不能报考俄语专业,英朝复语的考生不能报考朝鲜语专业。申请复语考试的考生要提供由所在学校出具的复语学习证明或考试等级证明。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复语考生要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标准)》B1级。日语复语考生达到专业二级。朝鲜语复语考生达到TOPIC3级。俄语复语考生达到专业二级。德语复语考生也要达到DSD1级。

记者:符合条件的考生如何报名?

许晔:3月28日至4月22日,符合条件的考生要登录北外本科招生网上报名系统(报名。考生在报名系统里填写和上传各类信息,无需邮寄纸质材料。相关纸质材料原件、复印件在到校参加能力测试时随身携带,以备查验。其中,中学所学语种(应与高考报名所选语种一致)为法语或俄语的考生,在能力测试中可申请法语或俄语考试。

记者:能力测试主要考核什么?

许晔:能力测试形式为面试,包括外语口试(满分25分)和专业考查(满分25分)。复语考生要参加复语测试。复语测试(满分5分)形式为外语(考生所选复语语种)口试。复语测试成绩达到3分的作为附加分记入能力测试成绩;否则不计入,同时取消其复语资格,但保留其作为非复语考生的资格。

能力测试的时间为6月19日,地点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能力测试总成绩达到30分且外语口试和专业考查部分均达到15分,为能力测试合格。

记者:综合评价如何录取?

许晔:录取阶段,北外将依据考生高考、能力测试两方面的成绩,以当地高考满分值按7∶3的比例加总后形成综合评价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考生。综合评价成绩相同的,依次录取外语口试、专业考查、高考成绩高的考生。

未被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第一批次及后续批次的录取。

记者:对于参加综合评价的考生,您有什么要提醒的?

许晔:北外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在招生环节中进行能力测试,从而增加了评价因素。考生要改变观念,结合个人情况,重新定位,按要求复习和准备。对于考生来说,如果平时对北外招生专业感兴趣并具备相应能力,完全可以在能力测试中发挥优势、取得优异成绩。即便高考成绩略差,在组合出的综合评价成绩中也会排在前面。

北外在招生环节加入具有北外特点的测试,全面、综合和科学地选拔匹配的生源。为使他们以后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北外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培养。

2017年全国2卷历史难度

?刚刚看了一下今年全国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我个人认为上海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谈对预测的看法,这个是最有新意的。

?试卷对作文定义的是: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个对为什么我会觉得最有新意,预测这个可以是多方面的,对人生的预测,对世界的预测,对所有事物未来变化的预测。而如果是从对人生的预测,基本上大部分的同学都会用到对自己人生的预测,他们会预测自己在经历了这次高考将走上什么样的道路,他们也会预测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事。

? 在现在的这个现实的社会,一旦走进了社会这个大学堂所有的梦想都会破灭,我们需要面对现实,会被重重的困难所阻止,没有时间去幻想去做梦。而预测这个题目也算是给那些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同学们最后的一次做梦的机会了,他们的心灵是纯净的,他们可以把自己的人生预测的无限的美好,因为他们年轻有资本。没有经历过现实的任何风吹雨打,他们天真,可以预测自己以后会有一个美好的爱情,温馨的家庭和一个可爱的孩子。这些美好在他们的心里,他们也可以趁此机会把自己的幻想写出来,没有经历过谁又能说预测不是幻想呢?

? 而有一些思想比较深沉的同学就会想到对这个世界进行预测,这个世界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多少年以后,世界上是否还会有人类,再过多少年后,世界上是否还会有生物。人类在地球灭亡以后人类将去到哪里,怎么样生活,是否会去到另外一个星球,等等一切对未来的未知的探求。理性的同学会预测到,地球是有生命的也会有走向死亡,而感性的同学会预测地球的无限生命。科技的无限开发,未来将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人类将走向全面智能化,都是一些科技方面的。

?还有一些思想开放的同学会对所有事物未来变化的预测,当然同学们的变化也只是针对生活上的,像现在一些比较不太智能的东西可能就会退出世界的舞台,将会有什么样新的东西去代替现在原有的工具,都是一些比较开放的想法。可能最大胆的就是预想未来,中国的人中走势会是怎么样吧!

2017年文科全国二卷的考生们,你们觉得今年的考试怎么样?各科难度

120路过。

。嗯其实也算中规中举吧,数学前面一马平川过来了到了圆锥曲线直接卡住。

。后面两个大题+选修就只答上了第一个问,然后前面几何第二个问算数算错了。

整体来说得140+高分不容易,130是很容易的,本人也是属于基础型选手,相比于去年2卷感觉难了一丢丢吧(主要还是后面的大题太卡人了),现在复读了,重新回顾了一下高考卷(之前从来不学导数第二个问的因为怕浪费时间,现在复读了专心攻克一下),发现其实不是很难,只是不知道解题方法(就如导数第二个问二次求导+洛必达法则就可以轻松解决了),整体来说要比模拟考拿分容易一些(模拟考12题和16题是压轴题稍微难一些 17年二卷选择填空没有压轴题),我之前模拟考一般都是100-110左右,这就是数学吧,现在趋势感觉数学不会偏难出太多题了都是中规的多一些。文综是我弱项(尤其是地理政治,基本不咋背),高考170+,选择对的比较多,历史二卷答得比较好(没有什么难题,论述题写钟表也很好写),英语超级弱项,只考了90+,就不多评述了,现在英语整体110+,感觉还是背单词的功劳,语文也是大弱项90+,作文比较恶心立意多角度,好找但是不好写,不如任务驱动类好写 希望楼主给个好评,一字一字码出来的。

2017年高考全国二卷数学难吗?对于全国二卷地区的考生来说

LZ您好

全国卷2本来就不是难卷,且2017年的全国卷2的难度"歪了"

歪的地方是题目不算新,计算量挺大(第18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大题,并且位置靠前,后面大题不难但是做完这题心态容易崩)

所以有一定计算量训练的学生这张卷应该很轻松

基础选择填空完全在比简单题用时。

可能拉分的题:

选择题最后一题建立坐标系进行向量计算,立刻天就蓝了。结果还是考计算量!

填空倒数第二题是裂项

填空最后一题画完图结果还是变成计算题。

三角大题是基础.

圆锥曲线和立体几何大题也是思路送分,看你认不认真计算.

压轴导数题算不得难但是(1)须有极限思想;(2)是分类讨论,存在唯一极大值点被你证明好了这题也结束了.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题有积化和差的技巧。不等式的那个选修题也是套路,但是是证明题,所以难度比坐标系题要难。

所以这张卷子,真心难度不大,问做题认真不认真,计算量稍微偏大而已.

今年的高考全国二卷难度较2017年相比如何,重本线较2017年相比会

我认为难度都没多大变化,因为全国二卷都适中,题型也差不多。今年的全国二卷语文比2017年语文阅读量加大,数学则没太大变化主要以中档题为主,英语,文综,理综和2017比没多大变化。都是考虑中等学生,难度没多大改变。我认为今年的重本线应该上升,因为今年考生比2017年多,而且重本线近几年都有上升趋势。

2017海南卷与全国二卷的区别

1、2016年高考,广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安徽9省将使用 "全国卷 新课标卷 乙卷

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将命制甲、乙、丙三类试卷(海南卷除外,仍由国家考试中心为海南省单独命制)。

在2015年甲卷(全国II卷)、乙卷(全国I卷)的基础上,新增丙卷。

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

2016年,重庆和四川、广西、陕西考生将使用丙卷。其他省份还保持原来的甲卷(全国II卷)与乙卷(全国I卷)使用情况不变。

2、2016高考使用全国甲卷省份:贵州 甘肃 青海 ***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辽宁

2016年高考使用全国乙卷省份:河南 河北 山西 湖北 江西 湖南 广东 福建、安徽 、山东(英语、综合)

2018年高考增加使用全国乙卷省份:山东(语文,数学)

2016年高考使用全国丙卷省份:重庆、四川、广西、陕西。

单独命题 海南(语文、数学、英语使用全国甲卷,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为考试中心命题。)

2018年2016年全国二卷试题难度比较(全部科目)

要看你所在的省份,把全国各省份情况列举如下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山东省:自主命题(语、数。

PS:语文数学在2018将采用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Ⅰ卷(综合(2016)、英)广东省:英语听说考试由广东省自主命题(其余部分和其他科目均采用新课标Ⅰ卷) 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英语听力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2017年起英语使用全国卷 ,2019年起所有科目使用全国II卷四川省:自主命题(数、英、理综)+新课标Ⅲ卷(语、文综),2017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II卷福建省: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2019年起使用全国II卷湖北省: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湖南省: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Ⅱ卷(语、数、英)。

文章标签: # 高考 # 考生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