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2014高考政治哲学-高考政治真题哲学

tamoadmin 2024-09-20 人已围观

简介1.辩证否定_16专题十六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学生版)2.高考政治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全部的)3.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021有哪些?4.政治哲学题怎么答啊,最好可以举例说明,谢谢辩证否定_16专题十六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学生版)2014年山东省高考政治专题训练 专题十六: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

1.辩证否定_16专题十六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学生版)

2.高考政治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全部的)

3.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021有哪些?

4.政治哲学题怎么答啊,最好可以举例说明,谢谢

辩证否定_16专题十六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学生版)

2014高考政治哲学-高考政治真题哲学

2014年山东省高考政治专题训练

专题十六: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3·银川一中月考六]中国有句古话,叫同行是冤家。从哲学角度理解,为什么只有同行容易成为冤家呢?因为只有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这说明( )

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2. [2013·石家庄模拟]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上述讲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B.人们能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D.不同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3. [2013·长春二模]在201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大城小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不少经典台词被人们传诵,也有一些经典台词令人回味。下面成语或典故所表达的哲学寓意与“你们不拿这儿当家,这儿怎么把你们当亲人”所体现的道理相同的是(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 [2013·衡水模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海量的信息,自由的交流,网络让人们体验畅所欲言的愉悦,然而有时,表达却变成了情绪宣泄,讨论变成了恶语相向,一些人借助网络传播恶俗,信息潮中涌动着谣言诽谤的暗流。这启示我们,对待网络( )

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B.要重视用局部发展统领整体发展

C.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发挥联系的作用

D.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不断消灭具体矛盾

5. [2013·郑州一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典故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等成语在哲学上体现了( )

①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才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独立于普遍性之外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朝阳期末]某小组进行了课题为“生活中的哲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回答6~7题。

6. 在小组合作学习生活中的矛盾的知识时,同学小赵根据自己对知识和生活的感悟,画了一幅画(如图)。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对这幅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1

A.甲为普遍性,乙为特殊性

B.甲为斗争性,丙为同一性

C.甲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乙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D.甲为主要矛盾,丙为次要矛盾

7. 每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既要遵循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又要完成本课题小组的任务和要求,体现本课题的特色。这体现了(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两点和重点的关系 D.主流和支流的关系

8. [2013·武昌调研]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该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联系具有普遍性"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2013·昆明联考]针对要用幸福指数取代GDP统计的说法,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强调,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但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这一观点表明( )

①辩证的否定包括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彻底代替旧事物 ③改革创新应该是对现存事物的“扬弃” ④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 [2013·邯郸质检]从哲学上看,下边漫画《打倒大师》表明 (

)

①怀疑一切是创新的前提和途径"②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③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④促进社会的发展需要发扬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

11. [2013·郑州二模]中国每年制作的动画作品虽多,其中真正优秀的却凤毛麟角。上海今日动画公司跳出“拿着作品找市场”的思维定式,凭着先卖创意,再卖产品的理念,通过制作两分半钟的《中华小子》动画样片,“俘获”全球片商的眼球,并收获了数千万元的预售合同。该公司成功的经验是( )

①在与传统营销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思维创新"②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③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④在先否定传统继而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 [2013·衡阳联考二]如图漫画《想不通的时候,试试倒过来想吧!》体现的哲理是(

)

A.思想决定成败

B.价值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不同的立场决定不同的思维

D.创新能推动人的认识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3. (12分)[2013·北京东城区综合练习改编]2013年10月22日,苹果公司在旧金山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一款新的全尺寸平板电脑。新款平板电脑如今更名为iPad Air,比老款更轻薄,重量降至约一磅(约合0.45公斤)。苹果还发布了处理器速度更快、屏幕清晰度更高的新款iPad Mini。有报道称:“苹果公司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实行自我淘汰,这就是苹果公司对创新概念理解,也是目前推崇的达维多定律的体现(Davidow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一家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而一些中国科技企业所谓的创新大都是模仿了西方成功企业的产品和业务模式,或对西方同行的创意进行复制,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YouTube”等等,但这些企业真正属于自己原创的内容非常有限。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结合达维多定律内容,分析我国企业应怎样吸收苹果公司的成功经验,发展壮大自己。

14. (14分)[2013·金版原创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1月21日,“国家信息化趋势研讨会暨新华信息化高级专家顾问聘任仪式”在新华网隆重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当代信息技术前沿呈现出“五朵金花”(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宽带、三网融合)绽放的局面,这“五朵金花”的关系是基于宽带的移动互联网支撑,物联网与计算机的协同和融合,引导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2013年1月21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正式发布。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指标中,数字资源指标增长最为突出。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遵循了哪些方法论原则。

3

高考政治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全部的)

辩 证 唯 物 论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原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 意识能动作用

[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 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 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

[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 识 论]

6.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8. 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 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唯 物 辩 证 法

[联系观]

9. 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10. 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1. 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2.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原理]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3. 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发展观]

14. 发展的观点

[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 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15.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

[原理]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16.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

[原理]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 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7.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原理]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矛盾观]

18. 矛盾的客观性

[原理]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 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19. 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0.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法论] 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2. 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原理]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23.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原理] 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24.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辩证否定观]

25. 辩证否定观

[原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 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26.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 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7. 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 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2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9.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30. 人生价值的实现

[原理]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主观条件: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021有哪些?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有:

1、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爱智之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任务。

3、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内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形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7、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8、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9、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10、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12、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3、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

14、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5、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16、哲学的基本特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三统一),三个基本特征都统一于实践。

政治哲学题怎么答啊,最好可以举例说明,谢谢

必修4,最难的一本书:必修4哲学教材是很抽象的,需要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你看到材料想不到这些内容。其实你答题思路就不是很好,做题是不应该是根据材料想原理,而是根据原理和方法论去套材料

一般情况下,题目会告诉你用哪个部分的原理(比如告诉你,用唯物论部分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这时候你就要想到所有的唯物论原理,然后看材料,哪些和原理有点像)

你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这些部分这些问题高不太清楚,其实我觉得没那么复杂,你说联系观,就是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材料提到某事对某事有**样的影响就回答联系的普遍性的内容;客观性一般在选择题出现,还有矛盾观,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主次矛盾,主次方面,考来考去,就是这些东西。提到某事的性质就是主次方面,提到有两个不同矛盾就是主次矛盾·······

选择题所有选项好像都模棱两可,这是因为你对知识点还是不理解,真正理解了,至少可以排除一些选项

对于哲学要不要背,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只有原理和方法论稍微记忆一下,其余根本不要背,背了也没用。你不理解还是不会做题

知识点抽象和记原理好像没多大关系吧

不要求和书本一模一样,比如矛盾的特殊性,书本用一段话来描述,你把那段背下来,你不活活累啊。我记就是一句话,“矛盾具有特殊性,因而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再看一下那段话,稍微理解一下意思,考试大体组织一下。考试是踩点得分,只要你点答到了,就有分数拿。

总之,必修4这套教材,是高中政治里对记忆要求最低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高中政治应该怎么学?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文科学习=读背教材,历史政治就是靠记忆就可以考好,即所谓的“背多分”。

我在这里要打破这个传统观点。我认为光背书是不可能学好高中的文科的。我们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高考。虽说中国的高考有其板的地方,但它绝非像明朝的八股文一样。高考题目还是非常灵活多变的。而你读背教材获得的知识却是非常的,非常直白的,根本无法应付灵活多变的试题。这就和数学一样,虽然你能记住全部的公式,但你未必能考好分数。

学习书固然要背,但请不要忽视另外一点,那就是做题。做题远远比背书要重要。但是做题往往容易被同学忽视掉。比如很多同学就非常不乐意做主观题,一遇到主观题就空在哪儿,不愿意思考,等老师报答案,然后就抄一下。这是不行的。曾经有位经济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有回报,必须有付出学习也一样,你平时都不愿意思考主观题,你怎么能奢求考试时候遇到主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平时写作业遇到主观题要愿意思考,愿意去做,争取把他做好,(同时你也要有你的答题思路,也就是说你要能够说清楚,你这么回答的理由,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是怎么做这条题目的)然后老师讲解的时候要仔细听,不要光顾记答案,听讲过程中要认真分析,老师的思路和你的思路有什么区别,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哪些是你想错了的,为什么你没有想到,为什么会想错,要这样不停追问自己,不懂的难以理解的要去问老师。同时你也要根据老师提供的答案,摸索答题规律。

第二个问题政治必修4的答题技巧

下面我就稍微跟你们说一下我总结到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

题型:根据材料选择材料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以2008年四川省高考题为例:

(2008四川卷30)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D)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这种问题的答题技巧就是6个字:排错排异扣题

所谓排错,就是剔除选项中与书本中哲学观点不符的

排错就是剔除与选项中明显与材料无关的

扣题就是紧扣材料寻找与材料联系最密切的选项

对于这道高考题选到D答案应该是很容易的

首先第一个A项与哲学不符,“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而书本上的第一个原理就是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A排除

B选项与书本“规律客观性“原理不符

C选项与材料就是无关的的,材料中说的就是自然没有的人造物,材料也并不是要说明这个问题

再来看D是不是扣题“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首先说法是对的,然后根据材料理解,人创造了自然界没有的东西,但是人不能能凭空创造还是要根据原有的物质创造,那就是改变了物质的具体形态

方法1找辩点2正确合理的地方肯定,不足的补充3错误的否定4总结答案

以海南高考题为例:

(2008海南卷23)(10分)辨析题

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1寻找辩题

“只要敢想你就行:想是什么?是意识。行是成功的意思

那么就是说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成功

首先要肯定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成功;对应原理就是: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一定会成功的还要尊重客观规律:对应的就是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尊重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前提)

再次如果不尊重规律怎办······这就要否定(不尊重规律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其结果必然失败······)

最后写个总结性的话,那么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搞清了。下面就是组织答案:

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4分)。但要取得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成功。(2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能成功,还会招致更大的失败。(3分)对这一命题要结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1分)

说实话,还难的这个答案组织的不是很扣书本,但实际上阅卷你只要答到点就行了。也就是清晰的思路

材料分析题以09年江苏高考题为例:

35.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

(1)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

首先拿到题目不看材料,先看问题:一般题目中会说用某一部分知识回答问题,比如这题叫你用认识论答题,这无形就减少了难度。因为你凭借这个就可以缩小答题范围。(拿到题目先把原理王旁边一列,然后看材料)

然后到材料中找关键词:

1最初被认为是猪流感 ,后来发现是三种病毒,说明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同时人们对他的认识是权威机构研究发现的,那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原来的观点是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人们为了控制疫情研制疫苗,那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这样这道题答完了

总结:1根据题目要求,照出提问指向,回忆可能会涉及到的原理2根据材料的意思(材料中往往有关键词,有时候会体现很明显的意思。比如这道题,意思就很明显关键还是要读懂材料,也要理解原理)寻找适合的原理。

——以上回答均系本人原创

附:选择题总是大量失分原因很简单,双基出了问题(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我也指点过很多人如何学好高中的文科,我发现几乎所有政治学不好的都是知识点除了问题。很多人不信,我就随便举了个例子。中国有个成语叫“照猫画虎”给你三个选项:①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A①② B① C②几乎所有人都选了A,但是我告诉他们答案是C,他们把1选进去说明他们根本不理解联系的概念。教材中“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和我们平常说的联系不是一个意思。你说这些东西老师讲过吗,肯定讲过,关键很多人上课没认真听。课后背多少书,写多少练习,有用吗?什么用都没有。

文章标签: # 事物 # 矛盾 #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