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考尊重历史-做历史高考题的体会

tamoadmin 2024-09-22 人已围观

简介1.历史教师核心素养是什么2.怎么答好高中历史大题?3.什么是历史教师核心素养历史教师核心素养是什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1、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形而上者谓之道,总是显得众说纷纭,但其中有共同点就是强调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古今贯通,进行独立和批判的思考,关注现实,以达到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目的。所以,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提出了

1.历史教师核心素养是什么

2.怎么答好高中历史大题?

3.什么是历史教师核心素养

历史教师核心素养是什么

高考尊重历史-做历史高考题的体会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1、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形而上者谓之道,总是显得众说纷纭,但其中有共同点就是强调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古今贯通,进行独立和批判的思考,关注现实,以达到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目的。所以,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有这种能力,就要求我们本身做到深挖历史知识基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老师的能力来自平时的积累,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新的传媒方式也拓展了我们的读书渠道,很多的公众号都有很精彩的书籍介绍或教学方法,历史知识等文章,一些听书app、大学的公开课视频等都是我们扩展知识面的好途径。今后在读书的时候,我也要注意在自己的教材上进行记录,不断学习。

2、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只是学习是不够的,课要上得好,要提出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同时把思考作为习惯,在这方面,北京四中的张汉林老师给了我有益的启示,他针对一件事情本身,提示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其过程和意义,其实就是一种历史的代入,把自己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会发现历史的丰富多彩,比如:想象一下你自己在那个人的位置,你如何回应当时的情况?在这次决定中,什么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些思考,进一步追问:当我们试图解释或理解人们过去的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什么?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可能和考试题不贴边,但是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进而加深对具体事件的认识。

我同时惊叹张老师能提那么多问题,本身也证明将实践与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

3、怀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提升课堂人文性

第一位主讲人是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校长赵世超教授,他的主讲题目是《史学素养与中学历史教师学科素养——由中国传统文化说起》,讲座立足先秦文化变迁,用一张纸的提纲,面对会场500多人侃侃而谈,内容深刻,时间精确,条理脉络清晰,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性,与时俱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赵教授的讲座很多内容我们在大学都接触过,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以这么流畅条理的线索深入浅出的讲出来,所以我认为,赵教授分析的历史教师的能力应该再加一条,那就是对专业知识的熟练,一名教师停止了学习,或者没有主动把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只是沉迷于哗众取宠和稗官野史的讲述,表面上光彩照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历史本该有的人文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认识和态度。

4、结合个人能力,发掘个人专长

历史教师之间是不同的,有的老师凭借历史教学研究独树一帜,有的老师凭借对高考的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的老师学识丰富,有的老师妙趣横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要关注自己的特长,在新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研究。

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悟,教研室和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成长机会,我们每天面临海量的复杂信息,身边有各种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沃土,所以,结合他人优长,考量个人能力,多读多想多写多实践,才能推动个人的终生发展。

二、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学科素养的落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科素养密切相关,

1、把握“五度”,提升课堂的人文性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教师钻研高考试题,结合高考命题的思路,试着自己在讲课的时候提出有意义的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大胆纵贯古今中外的知识,李爱笃老师脱稿讲了历史教学的“七度”(跨度,深度,高度,精度,厚度,效度,尺度),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他的讲述,我认为,历史教学有大局,也有细节,如讲德国的统一的时候,必须联系容克贵族的知识,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明白德国统一的过程和缺点,同时,知识是联系的,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时间分期的意识,这里就可以通过一些高考题,过渡到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同(如联系美国的独立战争,英国的改革和法国的革命),进而分析其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如果时间足够,教师可以顺带联系今天德国对历史教训的吸取,建立的议会制共和国,进而分析:制度的改革要与时俱进,联系现实,同时,全民的政治参与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其中也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动荡。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联系的,长期这样对比联系,学生一定会形成习惯。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也可以借此彰显。

2、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精细备课

如果这样做,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教师一定课前细致的备课,计划好时间,调动学生课前思考,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学生的课前学习和探究,又会反过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的问题设计还有问题,围绕重难点,但问题过于直白,难度过高,比如“结合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你眼中的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学生思考起来要么有难度,要么索然无味,和李老师交流后,我认为可以改为“赫鲁晓夫的墓碑为什么是黑白两色”“为什么苏联经过十年就完成了英国一个世纪才完成的工业化的任务”,这种问题本身有情境,有趣味,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应该可以解决,加上刻上的引导,希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的内容广博,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备好每一节课,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细致的备课,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他们终生发展。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一定意义上,高考不是历史学习的结束,我们要在教学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尊重历史的长久的积极性,课上老师讲的知识学生可能会遗忘,但是老师的积极的态度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可以一生受用的,在这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学科素养与高考备考:

如果老师自己进行教学研究,而不站在教学效果测评的角度考察自己的话,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行为,时下又将迎来新的历史高考改革,郝瑞庭教授是高考命题人之一,他的讲座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性。

1、站在高考的岸上体察学科素养的培养

如果说学习是贯穿一个人的人生长河,那么高考就是一个巨大的堤岸,引导这条河流在初具规模的时候的方向。所以,高考的备考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考验教师眼光的时候。郝教授的讲座题目是《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转化与测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他针对新一轮改革弃“三维目标”的表述而使用对“核心素养”的追问,解释了核心素养的定义,特点和与三维目标的异同,并具体分析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容和测评。

核心素养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推动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全面发展,落实在具体的历史学科,我们的核心素养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今后的高考也会围绕着这些核心素养进行命题。郝教授特别提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的考查标准,并结合具体题目进行了解释。听了郝教授的讲座,我认为现在的高考对学生的历史专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有的答案连出题人都要组织很长时间,所以,面临高考备考,我很担心,学生的素养该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高考如何引导学生的终生发展?

2、具体的想法和疑惑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通过qq群和的公众号分享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时政热点,也通过组内的《轩华》杂志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进行文章的发表,这些都是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学生能力的方法,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学习习惯?抄袭网上内容形成个人文章吗?还是“历史是高深莫测的东西”的观念?所以,在课堂之外,在这些手段的使用上,要注意其效果,深入浅出,联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一个比较低的起点上思考身边的事情,进而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拓展视野,树立良好价值观的目的。

同时,要牢牢把握课堂,没有课堂的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在课堂上立足学生学情,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在教师掌握丰富并贴合的材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探究,形成结论,主动巩固。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是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上,我们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神入”历史进行思考,所以,在平时的讲课中,要注意强调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记忆,没有记忆,谈什么历史?在记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审题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阐释和描述事物的表述能力。

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疑惑,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问题我从刚入职就在思考,但是由于自己缺乏课堂表现力,课余时间总是难以利用,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经验太少,所以总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希望今后继续实践,有所收获。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需要不断的实践,提升个人的课堂表现力和趣味性,这也要求教师做到亲和力和人文性的统一。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怎么答好高中历史大题?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一,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一)审题方法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时间,地点,空间,人物,设问角度 .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从近四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看, 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1/3.因此,抓住限定语,无疑是正确作 答的一个前提.

第三,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二)解题方法

1,直选答案.即直接根据掌握教材知识及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可谓"一击即中".

2,最佳选项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3,因果选择题

___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

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___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根本原因

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 .

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②从阶级本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③从影响历史事物主要矛盾来分析.每一历史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4,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5,推理选择题

___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6,排序选择题

___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做此类题型时可用排除法!!___

7,比较选择题

___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___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选择题

___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___ ___ 解题方法:分三步进行:

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二,材料解析题解答

读——是解答的前提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

找——是解答的关键

___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

___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2.从材料与课本(回到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比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这里的关联

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

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

答——是解答的落点

1.注意答好第一问 .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

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

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得分差别.

如:1997年第46题"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只答出掠夺印第安人或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给1分;两方面都答出的,给2分;答出两方面并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是主导方面的,给3分.由此可以看出,对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如"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

6.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 答案补充 三,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

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

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答案补充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是原因,影响,异同点,特点,性质,结局,意义之类.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 .题目的限定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物,设问角度等,要找出这些要素,将答题范围明确界定出来.

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

什么是历史教师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1、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形而上者谓之道,总是显得众说纷纭,但其中有共同点就是强调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古今贯通,进行独立和批判的思考,关注现实,以达到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目的。所以,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有这种能力,就要求我们本身做到深挖历史知识基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老师的能力来自平时的积累,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新的传媒方式也拓展了我们的读书渠道,很多的公众号都有很精彩的书籍介绍或教学方法,历史知识等文章,一些听书app、大学的公开课视频等都是我们扩展知识面的好途径。今后在读书的时候,我也要注意在自己的教材上进行记录,不断学习。

2、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只是学习是不够的,课要上得好,要提出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同时把思考作为习惯,在这方面,北京四中的张汉林老师给了我有益的启示,他针对一件事情本身,提示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其过程和意义,其实就是一种历史的代入,把自己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会发现历史的丰富多彩,比如:想象一下你自己在那个人的位置,你如何回应当时的情况?在这次决定中,什么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些思考,进一步追问:当我们试图解释或理解人们过去的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什么?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可能和考试题不贴边,但是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进而加深对具体事件的认识。

我同时惊叹张老师能提那么多问题,本身也证明将实践与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

3、怀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提升课堂人文性

第一位主讲人是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校长赵世超教授,他的主讲题目是《史学素养与中学历史教师学科素养——由中国传统文化说起》,讲座立足先秦文化变迁,用一张纸的提纲,面对会场500多人侃侃而谈,内容深刻,时间精确,条理脉络清晰,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性,与时俱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赵教授的讲座很多内容我们在大学都接触过,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以这么流畅条理的线索深入浅出的讲出来,所以我认为,赵教授分析的历史教师的能力应该再加一条,那就是对专业知识的熟练,一名教师停止了学习,或者没有主动把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只是沉迷于哗众取宠和稗官野史的讲述,表面上光彩照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历史本该有的人文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认识和态度。

4、结合个人能力,发掘个人专长

历史教师之间是不同的,有的老师凭借历史教学研究独树一帜,有的老师凭借对高考的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的老师学识丰富,有的老师妙趣横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要关注自己的特长,在新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研究。

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悟,教研室和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成长机会,我们每天面临海量的复杂信息,身边有各种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沃土,所以,结合他人优长,考量个人能力,多读多想多写多实践,才能推动个人的终生发展。

二、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学科素养的落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科素养密切相关,

1、把握“五度”,提升课堂的人文性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教师钻研高考试题,结合高考命题的思路,试着自己在讲课的时候提出有意义的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大胆纵贯古今中外的知识,李爱笃老师脱稿讲了历史教学的“七度”(跨度,深度,高度,精度,厚度,效度,尺度),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他的讲述,我认为,历史教学有大局,也有细节,如讲德国的统一的时候,必须联系容克贵族的知识,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明白德国统一的过程和缺点,同时,知识是联系的,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时间分期的意识,这里就可以通过一些高考题,过渡到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同(如联系美国的独立战争,英国的改革和法国的革命),进而分析其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如果时间足够,教师可以顺带联系今天德国对历史教训的吸取,建立的议会制共和国,进而分析:制度的改革要与时俱进,联系现实,同时,全民的政治参与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其中也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动荡。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联系的,长期这样对比联系,学生一定会形成习惯。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也可以借此彰显。

2、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精细备课

如果这样做,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教师一定课前细致的备课,计划好时间,调动学生课前思考,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学生的课前学习和探究,又会反过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的问题设计还有问题,围绕重难点,但问题过于直白,难度过高,比如“结合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你眼中的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学生思考起来要么有难度,要么索然无味,和李老师交流后,我认为可以改为“赫鲁晓夫的墓碑为什么是黑白两色”“为什么苏联经过十年就完成了英国一个世纪才完成的工业化的任务”,这种问题本身有情境,有趣味,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应该可以解决,加上刻上的引导,希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的内容广博,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备好每一节课,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细致的备课,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他们终生发展。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一定意义上,高考不是历史学习的结束,我们要在教学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尊重历史的长久的积极性,课上老师讲的知识学生可能会遗忘,但是老师的积极的态度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可以一生受用的,在这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学科素养与高考备考:

如果老师自己进行教学研究,而不站在教学效果测评的角度考察自己的话,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行为,时下又将迎来新的历史高考改革,郝瑞庭教授是高考命题人之一,他的讲座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性。

1、站在高考的岸上体察学科素养的培养

如果说学习是贯穿一个人的人生长河,那么高考就是一个巨大的堤岸,引导这条河流在初具规模的时候的方向。所以,高考的备考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考验教师眼光的时候。郝教授的讲座题目是《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转化与测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他针对新一轮改革弃“三维目标”的表述而使用对“核心素养”的追问,解释了核心素养的定义,特点和与三维目标的异同,并具体分析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容和测评。

核心素养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推动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全面发展,落实在具体的历史学科,我们的核心素养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今后的高考也会围绕着这些核心素养进行命题。郝教授特别提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的考查标准,并结合具体题目进行了解释。听了郝教授的讲座,我认为现在的高考对学生的历史专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有的答案连出题人都要组织很长时间,所以,面临高考备考,我很担心,学生的素养该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高考如何引导学生的终生发展?

2、具体的想法和疑惑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通过qq群和的公众号分享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时政热点,也通过组内的《轩华》杂志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进行文章的发表,这些都是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学生能力的方法,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学习习惯?抄袭网上内容形成个人文章吗?还是“历史是高深莫测的东西”的观念?所以,在课堂之外,在这些手段的使用上,要注意其效果,深入浅出,联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一个比较低的起点上思考身边的事情,进而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拓展视野,树立良好价值观的目的。

同时,要牢牢把握课堂,没有课堂的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在课堂上立足学生学情,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在教师掌握丰富并贴合的材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探究,形成结论,主动巩固。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是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上,我们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神入”历史进行思考,所以,在平时的讲课中,要注意强调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记忆,没有记忆,谈什么历史?在记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审题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阐释和描述事物的表述能力。

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疑惑,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问题我从刚入职就在思考,但是由于自己缺乏课堂表现力,课余时间总是难以利用,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经验太少,所以总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希望今后继续实践,有所收获。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需要不断的实践,提升个人的课堂表现力和趣味性,这也要求教师做到亲和力和人文性的统一。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文章标签: # 历史 # 学生 #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