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浙江省高考成绩前100名_浙江省高考榜眼

tamoadmin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1.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准?2.古试中榜眼和现在比是什么级别3.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呢?4.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5.探花、状元、秀才、举人、进士、榜眼。从等级排名是?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从隋朝开始废除了原来的“九品中正制”,改为科举考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就是通过这种考试进行人才选拔。在一定程度上,它是

1.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准?

2.古试中榜眼和现在比是什么级别

3.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呢?

4.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

5.探花、状元、秀才、举人、进士、榜眼。从等级排名是?

浙江省高考成绩前100名_浙江省高考榜眼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从隋朝开始废除了原来的“九品中正制”,改为科举考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就是通过这种考试进行人才选拔。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种公开公平的竞争,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等,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在科举考试中的名次分别有状元,榜眼,探花。状元、榜眼、探花是怎么来的?这些称谓有什么含义?

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

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和我们现在的全国统一高考成绩的前三名差不多,所以状元、榜眼、探花并不是官职的称谓,而是科学考试中对名次的称呼。在唐朝武则天时期,科举考试中第一名的奏状会放在最前面,称作状头,而元字也有第一的意思,故称第一名为状元,以后一直沿用了下来。

到宋代时,在进士榜上,状元的名字居中,第二,第三名的名字分别列在状元名字的左右,很像人的两个眼睛一样,所以叫榜眼。探花郎原本是对最小年纪的人的戏称,在南宋时将第三名改为探花。

状元、榜眼、探花的含义

状元是我国封建时期科举考试中殿试考试成绩,是一甲第一名,表示他是这个领域中成绩最佳的人,也有表现出色的意思。榜眼是对成绩仅次于第一名的美称。探花是对考试成绩,第三名的称谓,也有专指第三人的意思。有时原本成绩是状元的人,因为态度不恭敬等原因,也会被降低名次,变成榜眼或者探花。

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准?

高考录取车站,大车站。停车场上停了几百辆汽车,每一辆车代表一个高校,每辆车的座位数量代表了该校在该省的录取人数。

其中有的是中巴车,比如南京审计学院,只有9个座位。有的是超级大巴车,比如四川大学,座位有1000个左右。

省理科考生按成绩排名,站成一路纵队,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纸条,上面写得有自己的五个平行志愿的学校名字(ABCDE)。

开始了!车站入口打开,状元先进,然后入口关闭。

这个时候诺大一个停车场,只有状元一个人。状元的A志愿是北大,于是走到北大的中巴车前,这个时候座位肯定是全空起的,好了,请上车。上车后手里的小纸条就作废了,就当烧了吧,后面的BCDE志愿没有任何用处了。

状元选完了,该榜眼了,同样只有他一个人进停车场,探花还是要等到起。

榜眼的A志愿是清华,上车,烧纸条。

按顺序来,比如该100名的同学进场了,A志愿清华,到清华中巴门口一看,喔豁,80人的位置已经坐满了。马上看B志愿:北大,一看70人的位置也满了。再看C志愿:中科大,好,50人的座位只坐了6个人,上车,烧纸条。

现在轮到排1000名的同学进场了,A中科大,一看满员,B北航,坐满,C同济大学,坐满,D上海财经,也坐满了,这个时候开始冒汗了。赶快看E志愿:川大,到四川大学的超级大巴门口一看,还好,1000个位置还有950个空位子,赶紧上车,烧纸条。

现在轮到5000名的学生了,进场。A川大,B西南财大,C西南交大,D电子科大,E重庆大学。全部5辆车都坐满了,开始哭。一看旁边的天津大学还有2个空位子,想强行上车,被车站保安制止,纸条遭没收,被赶出停车场。悲剧了。

该最后一个学生了,第26000名进场。

这个时候大多数汽车都坐满了人,个别车还有空位子(因为前面有1000个不幸被赶出车站的同学)。赶紧把纸条摸出来看:A川农,B川师 C北京工商,D华南农大,喔豁,全坐满。再看E志愿:天津大学,还有2个位置,感谢政府,感谢TV,感谢爷爷,感谢爸爸!上车走人。

最后一个故事不是虚构的,2012年的一个娃娃就是这样去的天津大学。

好了,所有人员全部处理完毕,车站站长一声令下,几百辆汽车全部开出车站(所有高校是同时投档的)。省招办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四川大学的大巴车上:售票员进行座位分配(选专业),如果分数不够高,选不到好位置(每校可填6个专业志愿),又不同意售票员安排座位的(不同意专业调配),那只好请你下车了(退档)。于是灰溜溜的回到汽车总站,和刚才被赶出车站的1000多人站在一起,这个时候停车场上是空无一车的,哭。

上面这个例子说明5个平行志愿一般情况下都要选择同意专业调配,因为你不知道会上哪家的‘黑’车,遇端了就麻烦了。

好了,下午有30辆当初没有收满人的车又开回来了(征集志愿开始了),1000个当初被赶出车站的,以及500个被售票员赶下车的同学,大家重新排队,重复早上的过程。

征集志愿有几轮,3轮下来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上面说的是平行志愿。下面将就这个故事说一说以前的顺序志愿,

车站外不用排队,2万多人一起涌入停车场,各人按自己的纸条到对应的汽车前面排队,注意:顺序志愿的一志愿只有一个学校,所以你只能在一辆汽车前面排队。

按成绩排好队以后,依次上车,坐满为止。举例:一志愿北大、二志愿四川大学,现在你只能在北大的车前面排队,如果你排在北大队列的最后一名,估计很可能上不了车,开始冒汗。

回头一看四川大学汽车前的同学的分数都比你低,但你也只能继续排在北大的队列里死等(等死),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上四川大学的车。

同样,没有上车的同学当即就被赶出车站。

然后等第一轮没有收满人的车开回车站,开始第二志愿的排队。

后注:

1 为什么要烧纸条?

一旦上车,后续志愿就作废了。假如:一考生志愿如下:A浙大、B天津大学。

他的分数估计能上浙大的录取线,但选择专业没有优势,但这个分数去天津大学则有足够的优势选到好专业。于是他只选了浙大的几个好专业,同时选择不同意专业调配。该生的如意算盘是:先上浙大的车,如果能读到这几个好专业就读,读不到就退回来去天津大学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这样是不对的:一旦上了浙大的车,纸条就烧了,后面填的学校全部作废。同时浙大和天津大学是同时开车的(省招办是在同一个时刻把所有学生的档案发给对应高校的),浙大的售票员在分配座位的时候,天津大学的售票员也在分配他们车上的座位。所以该生的如意算盘就要落空。

上面这种想法在学生和家长中确实是存在的。2012年七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志愿填报已经关闭后才了解情况,家长学生着急得不得了,马上给浙大招办打电话,幸好对方同意考生发传真确认同意专业调配,最后圆满解决问题。

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6月底填报志愿时,最好也给自己的同学朋友们说一声。

2 ABCDE的顺序重要吗?

很重要。如果状元的志愿是:A川大 B北大.....那他只能上川大的车,不能上北大的车。除非,除非....他进场的时候川大的车已经坐满人了,而北大的车还有空位子。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平行志愿虽然是平行的,但也是要分先后顺序的。

古试中榜眼和现在比是什么级别

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三鼎甲?,也就是殿试前三名,第一名被称作?状元?,第二名被称为?榜眼?,第三名被称作?探花?,类似于现在高考的全国前三名。

一、状元、榜眼、探花名称的由来

状元、榜眼、探花是科举考试中对殿试前三名的称谓,合称?三鼎甲?。科举制度起于隋朝,在唐朝时殿试出现,到宋朝时成为固定的筛选人才模式。从明朝开始,对殿试前三名的称谓才确定下来。

其实,在唐朝时,科举考试并没有?榜眼?一说,只有?状元?和?探花?,但是?探花?指的是?探花郎?,与殿试前三名没有什么关系。所谓的?探花郎?是人们为了庆祝进士及第举行庆典活动而选出来的探花使,与科举名次无关。到了明朝,科举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才把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确定下来。

二、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准

古时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现在有中考、高考和考研等考试模式,一般来说,人们习惯性地将每个省的高考第一名称为?状元?,例如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等称谓,但是全省第二名和第三名不叫作?榜眼?和?探花?,这是与古时科举考试不同的地方。

古时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其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全国高考第一名。但是因为高考时每个省的卷子不统一,所以全国第一名无法确定,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将每个省的文科或者理科第一名称为?状元?。此外,虽然说中考和考研都是选拔人才的方式,相比较于高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高考尤甚,形同古时的科举,所以大家会把两者联系起来。

现在有一些人将状元、榜眼、探花和官职联系在一起,但这么做是有失偏颇的。因为科举考试虽然选出了前三名,但是安排官职的时候并不是说谁考得好就一定能当大官,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情况来派官。所以,状元、榜眼、探花只是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和官职并没有什么关系。

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呢?

榜眼是中国古代科考制度中,多见于明清时期,对殿试头甲第二名的别称。与状元(或魁首)、探花共称“三鼎甲”。注头甲总计三名,余者则在二甲、三甲之列。

殿试很难与现在的高考、统考或联考相比。其直接意味相当于公务员应试成功,还直接进了中央。举例来说:

元代《续资治通鉴》中则提到「第一名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七品,第三甲正八品。」

明代如《大明会典》、《日知录》均有记载,洪武朝时沿用元例(见洪武二十六年)。

描述清代科考制度的《世载堂杂忆》中,则提到「一甲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授庶吉士及主事、中书、知县、教授归班有差。」

虽然品秩就能说明问题,但在这里仅以官职,也就是清代的“翰林院编修”一职举例,他们与状元(修撰)一同,先冠以文献史籍的编撰修缮工作,可以理解为史官(这就能对号某些部门了)。但同时他们还可能有一些难以定位的实权,比如起草或记录一些皇帝、大臣的诗词歌赋,还可能涉及到圣旨的撰写(记录本身就属于史官工作的一部分)。

再以实例举例来说,清代最后一任状元刘春霖任修撰后,留学东京归国就进了咨政院。而最后一任榜眼朱汝珍,则干脆负责了清代《商业法》的谏言收集工作,对该法的影响很大。接着前往贵州,负责法官选拔的主考工作。这里不妨想想中国最高的法律部门是哪个?(此处手动滑稽)

因此编修(榜眼+探花)和修撰(状元)其涉及的部门工作,在今天看来就可能是内外宣传、民事活动、文献〇史研究,以及拥有较大影响的实权而没有实职的工作(不打敏感字了,自己联系)。

反观高考、统考或联考这些,无论是谁,也没可能考试一结束,就能进要害部门做公务员。所以现在把高考与状元、榜眼和探花这种三鼎甲联系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全国前三人”的这种荣誉,但是与实际就很难发生联系。

毕竟随着时间发展,曾经贵不可言的知识在普及后,逐渐转而成为衬托使用者高贵的工具了。这很令人感慨。

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

大家都知道,古试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那是不是所有的考试前三名都这么称呼呢?这个显然不是,当时只有殿试的前三名才这么称呼。不像今天我们可以说,某某省高考状元,某某县高考状元。状元是全国第一的称谓,省第一,县第一,古代可不是叫状元。那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一、状元

状元一词专指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自从有了科举考试以后,一共出现过649名状元,和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数量差不多,实在是人中龙凤。这也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状元者号称?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科举考试经过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选拔。通过童生考试的人,被称为秀才。乡试录取者,统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一般只录取300名优秀者,他们统称为贡士,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贡士才有资格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录取的精英统称为进士。殿试又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的第一名才是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状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在唐朝殿试结束后,主考官要将考生的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门下省会把录取名单和考生档案写成状子,上报给给皇帝。这样的上报文件里对第一名就叫?状头?,这本是当时的一种官方称谓,后来不知是哪个皇帝,觉得?状头?听起来不是很雅,于是就改成了?状元?,这就是状元一词的由来。

二、榜眼

榜眼是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名,在唐朝有?榜首?的称号。榜眼在宋朝之前很少有提及。只是到了北宋仁宗时期,才有?榜眼?的称号。北宋是一个文化全盛时代,宋仁宗时期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人物。所以当时用一些别致的词,来称呼殿试优异者一点都不奇怪。

宋仁宗时期,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可第二名和第三名都称榜眼。第三名探花的称谓是后来才有的。由于科举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方式,所以对于名次的称谓也有不同。榜眼的称呼也变化。女皇武则天是开殿试的第一人,从此殿试成了科举中最高的一级考试。朱元璋确定八股取士制度,在明朝榜眼、探花正式成为官方称谓,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三、探花

探花是殿试一甲的第三名,与状元、榜眼合称?三鼎甲?。探花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并不是指殿试第三名,而是一个戏称。在唐代学子高中进士后,都会有庆祝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就是游园,他们会在录取的进士里面,选择两个英俊潇洒的人作为探花使者(探花郎)。游园时沿途采摘鲜花,吟诗作赋,并用鲜花迎接状元。

唐代以后,游园活动并没有延续,探花郎也就消失了。唐之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科举制度也有很大的变化。只是到了明朝,才真正把殿试前三名称呼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作为官方的称谓。

探花、状元、秀才、举人、进士、榜眼。从等级排名是?

中华民族发展至今,我们从先辈们那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同样也继承了无数的珍宝。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不论是现在还发挥着作用的,还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些伟大创举的其中之一?科举制。

说起科举制大家都很熟悉,因为科举制虽然现在已经被废除,但是它的影响却没有消失。事实上,它对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如今我们的高考制度和科举制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而科举制度中的很多专用名词就被我们的高考制度延续使用,就比如?状元?一词。每年除了?高考?二字会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外,?状元?应该就是第二个最受关注的了吧。

那么,最初的?状元?一词是怎么产生的呢?跟随笔者的脚步一起来看一下吧。

说起状元,是离不开科举制度的,而科举制度最初是在隋朝创立的。大家都知道,隋文帝时期开始分科考试,就如同现在的高考制度一样会分文科和理科。就像高考需要报名一样,当时的人如果决定参加科举,也是需要像如今的高考一样报名的。

当时的报名叫做?投状?,所有?投?了?状?的人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而参加考试的人中得了第一名的就被叫做?状头?。?状头?就是状元最初的叫法。?元?有开始,首和头的意思,所以又被叫做?状元?,这就是状元一词的来由。

状元是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第一名,说到名次,大家肯定就会想到第二名和第三名。而在科举考试中,第二名被叫做?榜眼?,第三名被叫做?探花?。那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

先说榜眼,榜眼一词最开始出现是在北宋。《称谓录》有这样的记载,意思就是说,?榜眼一词最开始是在北宋出现的,古代的人把第二名和第三名作为上榜的人的眉目。这里的?榜?就是人们在电视剧里经常可以见到的?皇榜?或者?金榜?,上榜之人即为考中进士之人。考中的这些人中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第三名就是榜眼。可见,最初的榜眼不只是第二名,还包括第三名。

再说探花,说到探花,它很早的就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了,比起榜眼要早很多。探花最初出现在唐代,只不过当时的探花却和登第名次没有联系。

唐代的时候,曲江会为登上新进士榜的人举办晏游活动,其中年纪最小的人就被大家笑称?探花郎?。而探花一词最终和登第名次挂钩是在南宋后期,那时,进士第三名终于有了它专门的称呼?探花。也是在南宋时期,状元、榜眼和探花才正式成为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专属称呼。

古代科举制等级排名由低到高是这样的: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

古代科举是非常之难的。好不夸张的说,在古中举人的概率比我们现在考上985,211的概率还要低。在古代,也没有什么高铁、飞机什么交通工具,全靠自己两条腿,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路上餐风饮露就不提了,你可能还得提前出发,一般会试都是秋天,年初就得出发了。例如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就是赶考的秀才之一。

一、秀才

1、要想在科举考试中举,首先要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那就是秀才。可考个秀才要先过三关,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2、考试由知县主持,一般都是在二月份,连考五场。第一场为正场,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于七百字。

第二场为招覆,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得误写添改。

第三场称再覆,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第四五场考连覆:经文、诗赋、经文,姘文。

3、在第一场考试会刷下去百分之二十,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参加府试,试期多在四月,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

4、通常在这场会刷下去近一半的考生。接下来就是院试,院试就是最后考秀才的考试,院考由学政主持。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其品级是三品,院试的结果下来才是最终的秀才。根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记载,平均每个县三年才能出十几个秀才。

二、举人

要成为举人,秀才需要通过乡试考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各省在京的主考官主持,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时事政治、经史百家和八股文等,考中者称为举人。

乡试是定期举行的,考试的地方叫贡院。除非贡院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需要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全国考生自动做好应试的准备。若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活动,还会临时加科称做恩科。主持考试的正副主考官由中央委派并由当地的政府官员组成临时机构进行主持活动。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考试后一日出场,这也是精神和体力的考验。

考棚又是一间一间的,作为专供考生在贡院内,答卷和吃饭、住宿的,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贡院里的搜查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三、贡士

成为举人后,由省衙提供物资以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会试通常安排在第二年的三月。

会试也考三场:第一场考生写四篇有关历史题材的文章——三篇阐述和一篇评论;第二场四篇考经义的文章和一首五言律诗;第三场则写一篇政治论文——策论。会试结果三天后即公布,中考者被授予贡士头街,并获一个半月后参加殿试的资格。

四、进士

成为贡士以后有资格参加殿试,科就没那么容易考了,除了考“帖经”之外,还要考“时务策”和“杂文”。“时务策”考的是你对国家问题的分析能力,要求你能够指点江山;“杂文”则考诗赋,要求考生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具备优秀的文学才能。比起偏重“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进士科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显然更高,也考得更灵活,难度自然也就大很多了。进士科考试真的可以说很难,落榜的人也一抓一大把。比如如杜甫,写诗都写到了“诗圣”级别,照样考不上。因此,进士及第,在当时也被称为“登龙门”。殿试在四月份举行,是紧随在会试之后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后成为进士。需要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不需要考试,直接授封官职。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五、探花、榜眼、状元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探花。

总之,在那个时代的学子们都把科举考试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科举得中,金榜题名,这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文章标签: # 状元 # 榜眼 # 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