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一新课标二卷_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一

tamoadmin 2024-07-13 人已围观

简介1.谁有“2012高考语文核按钮附录(国标版)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翻译? 急求!请发491385732@qq 谢谢!2.2020高考语文核按钮附录。上面的古诗古文有那些我只是要名字古诗古文的名字谢谢了3.耿青为将文言文数学最好是选用步步高的书,这样的书抓的基础比较好,物理最好用世纪金榜,这样你在一轮复习中既可以抓好基础又能提升你的物理能力。语文话呢,语文其实高三学的并不多,我建议你买金考卷来做

1.谁有“2012高考语文核按钮附录(国标版)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翻译? 急求!请发491385732@qq 谢谢!

2.2020高考语文核按钮附录。上面的古诗古文有那些我只是要名字古诗古文的名字谢谢了

3.耿青为将文言文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一新课标二卷_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一

数学最好是选用步步高的书,这样的书抓的基础比较好,物理最好用世纪金榜,这样你在一轮复习中既可以抓好基础又能提升你的物理能力。语文话呢,语文其实高三学的并不多,我建议你买金考卷来做高考题或者做5年高考3年模拟上的专题。这只是适用于语文,如果是数理化的话最好就别做5 3 祝你高考取得好成绩。

谁有“2012高考语文核按钮附录(国标版)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翻译? 急求!请发491385732@qq 谢谢!

五三侧重语文的全部题型,主要是各年各地高考和模拟的真题演练。

试题调研对方法的介绍很详细。注重对题目的剖析。

至于手册适合闲暇时间的记忆。

我建议买五三,但你需要详细研究上面的题目,不会的问老师,把高考题吃透。

2020高考语文核按钮附录。上面的古诗古文有那些我只是要名字古诗古文的名字谢谢了

120个文言实词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失街亭》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7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9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5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

6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 《史记?伯夷列传》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6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

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孙子?谋攻》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史记?货殖列传》

6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训俭示康》

7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 《赤壁之战》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7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 《齐桓晋文之事》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曹刿论战》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四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 《登泰山记》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肴之战》

7超乘者三百乘(辆)《肴之战》

8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宋书?宗悫传》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如果)《隆中对》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赤壁之战》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口实)《左传》

12狱辞无谋、故者。(诉讼的供词)《狱中杂记》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a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duó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uó推测,估计)

3 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论积贮疏》

12度义而后动(duó考虑)

1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荆轲刺秦王》

1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谏太宗十思疏》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5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何为无以应哉?(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徭役)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追究)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数巨万。(亏欠,拖受,责通“债”)

1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

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

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9前狼寐,盖以诱敌。(肯定判断、原来是)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 ,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2固请,召有司案图/少年固强之(坚持,坚决)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原来)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9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⑧副词,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回看,环视,回头)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顾惜,顾念) 《赤壁之战》

5三岁贯(伺候)汝(你),莫我肯顾。《硕鼠》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表轻微转折)

7顾玩:仔细端详

8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10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11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1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荆轲刺秦王》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域)

5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

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7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8一日,大母过余曰(到,到来)

1却看妻子愁何在(哪里,代词)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什么,代词)

3又何间焉(怎么,为什么,状语)

4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样,怎么样)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

6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办)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多么)

8何蓑何笠(hè背、扛)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

2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

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

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悲伤) 《孔雀东南飞》

1国胡以相恤(什么)

2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怎么)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忧虑。担心)

2茜有眼患(病)

3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祸患)

4赵宣子骤谏,公患之(厌恨)

5愈膏肓之患难(疾病)

6时有患疟疾者(生病)

7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忧虑,担心)

8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危害)

9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害,灾祸) 《伶官传序》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相当"有的---,有的---)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偶或)

4云霞明灭或目睹(也许,或许)

5*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用在动词前,加强不定语气)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如果)

7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或者)

1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

5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通"嫉"妒忌)

6举疾首而相告曰(疾首:头痛)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速、捷)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中,而闻者彰(强、猛烈)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1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

2烧北船,延及岸上营落(等到,到)

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到达)

4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

5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6及说备使抚表众(和,并)

7及第:科举考试考中

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9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接近)

10卒不去,故及于难(遭受)

11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已(表他转,至于)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近,接近)

2项伯即入见沛公(立即,马上)

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当,当时)

4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倘若,如果)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

6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即使)

7闻鸡鸣。即起盥栉(就,就是)

8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登上帝位)

1言未既(尽,完)

2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3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三军既惑且疑(既----又---并列关系)

5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不久)

6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

7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1乃以吴叔为王,监诸侯以西击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2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凭借,借助)

3大臣犯法,无所宽(宽容)

4乃悟前狼寐,盖以诱敌(,不真,与"真"相对)

5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令:如)

6汉人未可大兵权(给与)

汉人,不能给他们大大的兵权。

7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如果、如) 《报任安书》

8非夫人之物而强焉(借)

9愿大王少借之,使毕使于前。(借:宽容原谅)《荆轲刺秦王》

1凡天地之间(两事物的当中)

2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

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4安得广厦千万间(指房屋的间数)

5彼节者有间(间隙,空隙)

6遂与外人间隔(隔离)

7间以诗记所遭(间或)

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

10骨微伤,病间月(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

11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12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间谍)

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

1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表时间有时、偶然)

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表状态,从小路)

15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1事不目见耳闻(看见)

2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会见)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

4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6冀君实或见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已怎么样,可译"我")

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

8军无见粮(现成的)

9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

2悉埋于地,解其棕缚(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解开,使分开)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释,解答)

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懂得)

6解手:1分手,道别2指大小便3解除危难的方法

7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8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解救、消除)

9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消散、离散)

10胡虏益解(通“懈”,松解,懈怠)

耿青为将文言文

我们向您推荐这首,夜书所见,叶绍翁的诗。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求纳。

1. 起之为将 文言文 原文+翻译

原文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於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翻译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2. 文言文《吴起为将》的译文

吴起担任将军时,他的饮食与衣着,全都跟士卒中最下级的相同。

晚上睡觉时,不铺设柔软的垫褥。行军的时候,不骑马乘车,亲自背自己的口粮,一切都跟士卒同甘共苦。

士卒中有个人长了毒疮,吴起亲自为他吸出脓汁。这个士兵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旁人不解的问:“你的儿子,只是一个兵卒,而贵为将军的吴起亲自为他吸出溃疮的脓汁,你为何反而哭起来了呢?”那名士兵的母亲解释说:“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往年吴公也曾为我的孩子的父亲吸过脓疮,孩子父亲在战场上毫不退缩,结果就战死在沙场上了。而今,吴公又为他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道这孩子又会为他战死在哪里了。

想到这些,所以我禁不住哭了出来。”。

3.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一文言文张慎言字金铭答案是什么

原文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

祖升,河南参政。慎言举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除寿张知县,有能声。调繁曹县,出库银籴粟备振,连值荒岁,民赖以济。

泰昌时,擢御史。逾月,熹宗即位。

时方会议三案,慎言言:“皇祖召谕百工,不究张差党与,所以全父子之情;然必摘发奸谋,所以明君臣之义。至先皇践阼,蛊惑之计方行,药饵之奸旋发。

崔文升投凉剂于积惫之余,李可灼进红丸于大渐之际,法当骈首,恩反赐金。谁秉国成,一至此极!若夫鼎湖再泣,宗庙之鼎鬯为重,则先帝之簪履为轻。

虽神庙郑妃且先徙以为望,选侍不即移宫,计将安待。”无何,贾继春以请安选侍被谴,慎言抗疏救之。

帝怒,夺俸二年。 天启初,出督畿辅屯田,言:“天津、静海、兴济间,沃野万顷,可垦为田。

近同知卢观象垦田三千余亩,其沟洫庐舍之制,种植疏浚之方,犁然具备,可仿而行。”因列上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五法。

又言:“广宁失守,辽人转徙入关者不下百万。宜招集津门,以无家之众,垦不耕之田便。”

诏从之。尝疏荐赵南星,劾冯铨,铨大恨。

五年三月,慎言归,铨属曹钦程论劾,诬盗曹县库银三千,遂下抚按征脏,编戍肃州。 庄烈帝即位,赦免。

崇祯元年起故官。会当京察,请先治媚珰者附逆之罪,其他始付考功,报可。

旋擢太仆少卿,历太常卿、刑部右侍郎。谳耿如杞狱,不称旨,并尚书韩继思下吏,寻落职归。

久之,召为工部右侍郎。国用不支,廷议开、鼓铸、屯田、盐法诸事。

慎言屡疏陈奏,悉根本计。大学士杨嗣昌议改府州县佐为练备、练总,慎言以更制事大,历陈八议,其后卒不能行。

由左侍郎迁南京户部尚书,七疏引疾,不允。就改吏部尚书,掌右都御史事。

十七年三月,京师陷。五月,福王即位南京,命慎言理部事。

上中兴十议:曰节镇,曰亲藩,曰开屯,曰叛逆,曰伪命,曰褒恤,曰功赏,曰起废,曰惩贪,曰漕税。皆嘉纳。

时大起废籍,慎言荐吴甡、郑三俊。命甡陛见,三俊不许,大学士高弘图所拟也。

勋臣刘孔昭,赵之龙等一日朝罢,群诟于廷,指慎言及甡为奸邪,叱咤彻殿陛。给事中罗万象言:“慎言平生具在,甡素有清望,安得指为奸邪?”孔昭等伏地痛哭,谓慎言举用文臣,不及武臣,嚣争不已。

又疏劾慎言,极诋三俊。且谓::“慎言当迎立时,阻难怀二心。

乞寝牲陛见命,且议慎言欺蔽罪。”慎言疏辨,因乞休。

万象又言:“首膺封爵者,四镇也。新改京营,又加二镇衔,何尝不用武。

年来封疆之法,先帝多宽武臣,武臣报先帝者安在?祖制以票拟归阁臣,参驳归言官,不闻委勋臣以纠劾也。使勋臣得兼纠劾,文臣可胜逐哉!”史可法奏:“慎言疏荐无不当。

诸臣痛哭喧呼,灭绝法纪,恐骄弁悍卒益轻朝廷。”御史王孙蕃言:“用人,吏部职掌。

奈何廷辱冢宰。”弘图等亦以不能戢和文武,各疏乞休,不允。

甡既不出,慎言乞休得请,加太子太保,荫一子。山西尽陷于贼,慎言无家可归,流寓芜湖、宣城间。

国亡后,疽发于背,戒勿药,卒,年六十九。慎言少丧二亲,鞠于祖母。

及为御史,讣闻,引义乞归,执丧三年以报。子履旋,举崇祯十五年乡试。

贼陷阳城,投崖死。事闻,赠御史。

译文 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祖父张升做过河南参政。

慎言考中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初任寿张知县,就以才干过人出了名,后来调到繁曹县以后,他拿出库银收购稻米准备赈灾,后来连续几年繁曹县收成不佳,百姓靠这些米才渡过难关。

泰昌年间,慎言升任御史。过一个月,熹宗即了位。

当时朝廷正在集中讨论“三案”,慎言上书说:“皇祖神宗皇帝召集群臣百官,告诉大家不要追查张差的同伙,这是为了保全父子之间的情义;但是务必揭发他们的阴谋,是为了显示君臣之间的大义。到先皇帝光宗即位后,这边正在煽风点火,那边立即实施了药饵的奸计,先是由崔文升趁先皇帝寒积无力的情况下投了泻药,然后由李可灼在先皇帝性命垂危之际进献红丸。

按理对他们应依法分尸,朝廷却赏给金银以示恩奖。是谁在掌握国家,竟然弄到这步田地?至于鼎湖掉两次眼泪,力陈宗庙祭祀应看作大事,就把先皇帝的性命当成小事,实在不像话。

另外就是神宗的郑贵妃尚且先搬出正宫树立朝廷的威望,选侍不马上移宫,打算怎么样呢?”不久,贾继春因为请求另外安置选侍受到贬官处分,慎言上书抗言论救。熹宗恼了,扣发他两年俸禄。

天启初年,慎言外出管理京城郊区屯田,他上书说:“天津、静海、兴济一带沃野万顷,都可以开垦成良田。近年来同知卢观象开垦了三千多亩,他所规划的沟洫、房舍布局方法和种植、引水灌溉方法都现成地摆着,可以依照推行。”

进而慎言又列出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五种办法。又说,广宁失守后辽东人民辗转迁移,入关来的人不下一百万。

应该把他们召集到津门来,用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耕种这未曾开垦的土地。朝廷下诏同意了。

慎言曾经上书推荐赵南星,弹劾冯铨,冯铨极为恼恨。五年(1625)三月,慎言请回去后,冯铨嘱咐曹钦程上书弹劾他,诬陷他**了繁曹县的三千库银,于是朝廷下令抚按官追赃,慎言被编排到肃州充了军。

庄烈帝即位后赦。

4. 梨一样的苹果(耿青)阅读答案

梨一样的苹果 耿 青 1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末出过任何差错。 2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

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受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齐,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吃过这种苹果。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3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

他“嚓”了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 4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5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

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6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

但经过米哈朵夫明查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7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

他到护林员家里打听,他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

在国家园林抖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地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怀。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

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 8三个秋天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教室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走了进来。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的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苹果。

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讲述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而开始这场伟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

9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10尤里卡画好的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

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 (选自《读者》,有删改) 7.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起因: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

经过:参考答案米哈朵夫老师怀疑错怪了尤里卡,内心很痛苦;为弄清有没有梨苹果,他到处询问,甚至找到国家园林科研所。 结果:参考答案梨苹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师真诚地请尤里卡再画一幅梨苹果。

7题考查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捕捉主要信息进行概括提炼的能力。对记叙文来说,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记叙文要素把握上,本题给出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让概括故事的经过,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另一方面提示所要概括的故事经过应围绕“梨苹果”这一线索,指向明确。

答题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梨苹果”线索,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然后筛选相关信息,确定信息筛选的重点,然后整理成一句或两句简洁而完整的话。 8.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作用:巧妙地表现了米哈朵夫老师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8题考查记叙文中描写方法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阅读记叙文的一项基本能力,此题通过描写方法来考查,就能一举两得,既考查了描写类型,又分。

5. 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后汉书,刘盆子传》,乃相与为约

后汉书·刘盆子传翻译 刘盆子,是太山郡式县人,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

祖父刘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亲刘萌嗣位。王莽篡位后封国被除去,因而成了式县人。

天凤元年(14年),琅笽郡海曲县有一个吕母,她儿子是县吏,犯了一点小罪,县宰把他杀了。吕母怨恨县宰,秘密纠集宾客,策划为儿子报仇。

吕母家素来富有,家产数百万,于是更酿醇酒,购买了刀剑衣服。年轻人来买酒的,吕母都赊给他们,看到贫乏的,还常借给他们衣裳,不问多少。

几年过去,家财渐渐花完了,年轻人都准备向她还债。吕母垂泪哭泣说“:我之所以优待诸位,不是想求利,只是因为县宰不讲理,枉杀了我的儿子,我要为儿子报仇罢了。

你们宁愿哀怜我吗?”少年们都觉得她忠气壮烈,平时又受了许多恩惠,都答应了她。年轻人中有勇士自称猛虎的,于是互相集聚得数十百人,与吕母一起到了海上,招合亡命之徒,人数到达数千人。

吕母自称将军,带兵回来攻破了海曲县,活捉县宰。县吏们叩头为县宰说情。

吕母说:“我儿子犯了一点小罪,本不当死,却被县宰枉杀了。者死,有什么情可说呢?”于是杀了县宰,拿县宰的头去祭儿子的墓,复回到海上。

数年后,琅笽郡人樊崇起兵于莒,有众百余人,转战到太山,自号三老。这时青、徐二州闹大饥荒,盗贼蜂起,强盗们认为樊崇勇猛,都归附于他,一年之间扩大到万余人。

樊崇同郡人逄安,东海郡人徐宣、谢禄杨音,也各起兵,合起来达数万人,都引兵归樊崇。一起回攻莒县,攻不下,转掠到姑幕县,因而击王莽探汤侯田况,大胜,杀万余人,于是北入青州,所过之地都进行虏掠。

回到太山,驻扎南城县,起初,樊崇等因穷困而为盗寇,没有攻城略地的打算。后来队伍渐渐扩大,就互相约定:者处死,伤人者偿创伤。

以言辞为约束,没有文书、旌旗、编制、号令。其中职位最高的号为三老,其次为从事,再次为卒吏,一般的泛称为“巨人”。

王莽遣平均公廉丹、太师王匡发动进攻。樊崇等准备迎战,但耽心自己部下与王莽兵混淆不清,于是令自己部下都把眉毛涂红以相识别,从此号称赤眉。

赤眉大破廉丹、王匡军,杀万余人,追到无盐,廉丹战死,王匡逃命而走。樊崇又引其兵十多万,再次回兵包围莒县,数月。

有人对崇说:“莒,是我们的父母之乡,为什么要攻它呢?”樊崇乃解围而去。这时吕母病死,她的部下分别加入到赤眉、青犊、铜马各部中。

赤眉军就侵入东海郡,与王莽沂平郡大尹作战,失败,死数千人,于是离开东海,攻掠楚、沛、汝南、颍川,返回陈留,攻拔鲁城,转到濮阳。正好更始定都洛阳,派使者劝樊崇归降。

樊崇等听说汉室复兴了,就将兵留下,亲自率大帅二十多人随使者到洛阳投降更始,都被封为列侯。樊崇等既没有自己的封地,留守的部众慢慢开始离叛,樊崇等于是离开洛阳返归其兵营,率军入颍川郡,分其部众为二部,樊崇与逄安为一部,徐宣、谢禄、杨音为一部。

樊崇和逄安攻拔长社县,南击宛城,斩县令;而徐宣、谢禄等也攻拔阳翟县引部到梁县,击杀河南太守。赤眉部众虽多次打胜仗,但疲敝厌战,都日夜愁泣,想要东归。

樊崇等商议,考虑到一旦东归,部众势必散伙,不如西攻长安。 更始二年(24年)冬,樊崇、逄安到武关,徐宣等从陆浑关,两路并进。

三年正月,都到达弘农县,与更始诸将连战都获胜,部队就展。于是分一万人为一营,共建三十营,每营设三老、从事各一人;进到华阴。

军中常有齐巫击鼓跳舞祭祀城阳景王以求福衤止。巫者胡说,景王大怒说:“当为天子,何故为贼?”嘲笑巫者的人就得病,军中为之惊恐。

这时方望的弟弟方阳怨恨更始杀了他哥哥,就上书劝樊崇等说“:更始荒乱,政令不行,故使将军到达这种地步。现在将军拥有百万之众,西向帝京长安,而无称号,叫做群贼,这是不能持久的。

不如立刘氏宗室,打着正义的旗号以进行诛杀讨伐。以此号令,谁敢不服?”樊崇等以为这样很好。

樊崇向前挺进到郑县,就与诸将共议说:“现在我军迫近长安,而鬼神这样显灵,应当求刘氏宗室共立为帝。”六月,就立刘盆子为帝,自号建世元年。

当初,赤眉经过式县,虏掠了刘盆子及他的两个哥哥刘恭、刘茂,都留在军中。刘恭从小学习《尚书》,懂得书中的一些大义。

后来随樊崇等投降了更始,即被封为式侯。因通晓经术多次上书议事,拜为侍中,从更始在长安。

刘盆子与刘茂留在赤眉军中,归属于右校卒吏刘侠卿,负责割草喂牛的工作,号称“牛吏”。后来樊崇等想立皇帝,查找在军中的城阳景王后裔,共得七十多人,只有刘盆子与刘茂及前西安侯刘孝最为近属。

樊崇等商议说“:听说古代天子带兵称上将军。”于是就用木片写了一个“上将军”的标记,另外又把两个一样大小的空白木片放在箧中,于是在郑北设了一个坛场,祭祀城阳景王。

三老、从事都大会于台阶之下,刘盆子、刘茂、刘孝三人站于正中,按年龄大小依次去摸取木片。刘盆子最幼,最后一个去摸,刚好摸中“上将军”木片,坛下诸将于是都向刘盆子称臣拜贺。

刘盆子这时年仅十五岁,披着头发光着脚,穿着破衣,脸红流汗看到大家向他跪拜,吓得要哭。刘茂对他说:“。

6. 古文理解 论画 狄青为将

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余尝以问画工,工言:“马毛细,不可画。”余难之曰:“鼠毛更细,何故却画?”工不能对。大凡画马,其大不过盈尺,此乃以大为小,所以毛细而不可画;鼠乃如其大,自当画毛。然牛、虎亦是以大为小,理亦不应见毛,但牛、虎深毛,马浅毛,理须有别。故名辈为小牛、小虎,虽画毛,但略拂拭而已。若务详密,翻成冗长;约略拂拭,自有神观,迥然生动,难可与俗人论也。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陈,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冀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舍,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7. 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画蛇添足

.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

说明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文章标签: # 苹果 # 慎言 #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