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院校 热门院校

2001高考政治_2001年高考政治全国卷

tamoadmin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每年7月7、8、9日。2001年11月16日,教育部正式签发《教育部关于从2003年起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的通知》:从1979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20多年来,高考时间的稳定,对稳定中学教学秩序和规范招生考试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扩展资料:1、1977年11月到12月期间,准备仓促,高考由各省,市,自治区命题并组织考试,分文理两类。1978

2001高考政治_2001年高考政治全国卷

每年7月7、8、9日。

2001年11月16日,教育部正式签发《教育部关于从2003年起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的通知》:

从1979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20多年来,高考时间的稳定,对稳定中学教学秩序和规范招生考试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扩展资料:

1、1977年11月到12月期间,准备仓促,高考由各省,市,自治区命题并组织考试,分文理两类。1978年开始正式恢复全国统一命题,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这一阶段确立了全国统一命题的模式。

2、成型阶段:1983--1987

这个阶段是以外语成绩100%计入总分为开端,这体现了外语地位的上升,当然,这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1985年在广东省首先试行的标准化考试,对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的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更是全面的提升了高考命题水平。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大胆实践,为今后高考的成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调整阶段:1988--1993

经过十年的摸索,高考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于是,以上海为首带动全国进入高考全面调整的阶段,最主要的标志是1988年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以及1989年在全国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经原国家教委批准,1988年,上海设置高考会考与会考后高考,并开始单独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

会考后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由招生高校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任选一门,形成3+1的模式。后来,到1992年高考结束后,新的高考模式大体确立,也就是所谓的3+2模式。

此模式是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分文理两组设置高考科目:文科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政治,历史;理科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

4、稳定阶段:1994--1998

这段时期是高考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原来,在第3阶段末期,原国家教委提出:会考后的高考,在改革科目设置的同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将相应改革:在考察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能力;在择优前提下,调整试题难易度;

实现考试的标准化,以逐步做到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这使得这一阶段的试题区分度增大,试题难度越来越大,然后,随着“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出现,高考需要新一轮改革。

5、新课程改革:1999-2003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高考改革,开始的标志是1999年教育部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的设置方案”,其中“3”是指语数外这3门必考科目,“X”的选择比较多,“X”是指由高校在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史地政),理综(物化生),文理综(史地政物化生)中选择一门或几门。

由于X的可选择性,“全国高考一张卷”的历史格局被彻底打破,1999年广东率先进行“3+X”科目改革。(99年广东参加高考的孩子感觉很心塞那,你们是实验的),教育部决定于2002年在全国全面推行“3+X”高考改革。进入2002年,北京市全部科目实行自主命题,以此为开端,下一阶段要来了。

2000年1月北京,安徽试行了春季招生考试,也就是“二次高考”改革,所用试卷也就是所谓的“春招卷”,后来上海也开始进行春季招生,这是高考全国高考的一个巨变的机会,如今(到2015年春季)只有上海还在继续探索春季招生,上海能否带动全国,打破“一考定终生”,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6、开放阶段:2004--2006

教育部于2004年2月份决定进一步扩大分省单独命题的范围,在部分省市实行全部科目或部分科目的自主命题,2004年新增的单独命题的省份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再加上往年的北京,上海,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自己命制的4套试卷,这一年全国共有15套的高考试卷。

2005年新增山东,江西,安徽,2006年新增四川,陕西,自主命题的省市逐步增加,于是全国高考呈现明显的开放趋势。

百度百科-高考

菁华物语

所谓菁华:乃是指事物中最好最重要的部分。

1997年,几位关心社会、重视教育的朋友,在各自经商多年之后,本着回馈社会 ,为国家造就人才的理想及响应中共中央所提出的“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筹资办学和民间办学”之呼吁,希望凭借本身有限的力量,发挥无限的影响,因此在罗湖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以新的办学体制国有民办制,在罗湖区成立了第一所港资企业承办的中学——菁华中学。

在这从无到有的历程之中,凭借的是一股回馈国家社会的热情、及对教育事业的关心。自1997年建校以来,该校秉持办学的初衷,致力于教育事业,用“心”来经营菁华,并自我期勉菁华能在教育事业的范畴中,成为一棵育人无数的大树。

学校领导:

校监:李灌强

副校长:郭西敏、曲丽华

校址:深圳市罗湖区文锦南路1006号十年1006号十年弹指一瞬间,十年如白驹过隙

十年前,一棵幼苗破土而出。在阳光和雨露中茁壮成长。如今,浓荫如盖,枝繁叶茂。作为民办教育体制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者,十年的菁华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累累硕果:

1997年菁华诞生,罗湖区第一所港资企业承办的中英文实验中学。

2002年罗湖区第一家区一级民办学校。

2004年罗湖区第一家市一级民办学校。

深圳市第一所通过ISO9001国际优质教育管理认证中学。经SGS认证通过,获英国国家标准局 UKAS颁发ISO9001证书。

2005年罗湖区第一家省一级民办中学。

——桃李芬芳,育人无数。一批又一批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蒋寅辉以819分、郑桂芳以654分的优异成绩分别获深圳市2001年高考政治单科状元和生物单科进入前50名;翟梦芸同学以810分获罗湖区英语科第三名;刘正德、林淑华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杨喆 同学以总成绩731分考取中央戏剧学院……数不尽学子莘莘,道不完成绩累累,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澳洲MACQUAIRE UNIVERSIT Y、Berkeley City College,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澳洲NEW CASTLE UNIVERSITY、韩国汉城大学、四川音乐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韩国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世界五大洲的大学都可以看到菁华学子的身影。

菁华的成功,源于菁华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实现“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办学承诺,从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育科研等方面深入探索,与时俱进,和谐教学,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新路。

一、人性化管理——菁华健康发展的基石

菁华经过十载风雨和磨练,始终着眼于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学校兼容了中西文化之精华,学习和借鉴香港及国外学校成熟管理经验。2003年引进ISO9001国际优质教育管理(简称ISO)体系,在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等方面精心设计,使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所有行政干部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学校设有质量管理办公室,以“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的ISO工作方式,落实对质量目标的订定与目标完成情况的跟进考核,以数据为基础,客观而公正地考核工作绩效。每个学年初,学校为各部门、干部设定年度工作质量目标,作为本年度工作重点,学年结束以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考核工作绩效,以实际成绩说话。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秉持ISO不断进步的精神,以计划→行动→检讨→改进(简称PDCA)流程,规范管理,务求提升。揭示学校办学目标与方针的《质量政策》,是学校对教育的坚持与承诺,其理念和目标在菁华深入人心,凝聚共同方向。

二、师资优化------菁华持续发展的财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办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人才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学校非常重视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吸纳德才兼备优秀教职工加盟。以公开竞争的方式,先后招来有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特级教师等等在菁华服务。栽好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菁华中学充分认识到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财富,想方设法为教师谋求福利,情感留人。爱我菁华,校兴我荣。教师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大大增强,菁华宛如磁铁般,紧紧的吸引对教育教学充满热诚奉献者,将大家紧密结合在一起。

董事会特聘香港教育管理专家李灌强博士,出任校监。李博士累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担任海内外多家企业及学校的管理顾问,绩效卓著。李博士为学校出谋划策,贯彻董事会办学理念,替学校带来新的教育视野与理念,开拓学校教育新里程。

董事会礼聘校长胡海先生,作为办学理念落实的执行者。胡校长原江西省政协委员,南昌市物理教育学会理事长,主管教育教学科研近二十年,教育精湛经验和水平,使学校在既有水平之上日有进步。胡校长坚持身教、言教并行,为中青年教师们提供最佳的示范。

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菁华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完善环境,激励教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采用“就近学习,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听课,听课者从教学的目标、方法、环节、语言及教材理解各个角度,及时反馈给授课者,促进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菁华人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理论培训;邀请华南师大、北师大等著名学者和市教科所专家来校讲学。另外,学校注重科研活动,提升科研能力。科研处肩负全校教科研全面规划和指导,加强了教科研选题开发、指导立项、资料收集等课题管理工作。三年来,在市教科所、深圳大学指导下先后立项校级课题8个,市、区级课题3个,国家级课题3个。市重点课题《民办学校中学生个性化成功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已结题完成,效果卓著;学校出版定期出版《菁华科研信息》;出版系列论着,集结创作,和教育同行分享心得与研究成果,经验交流。另外,大量课件作品集中于学校网络,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参考资源。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得教改精彩纷呈,独特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如分层教学。在班级教学中,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分层:了解差异,分类建组;针对差异,分类目标;阶段考查,分类考核;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近三年来,学校的质量评价形式丰富多样。高中分层考试调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一定的成绩。

2002年,学校本专科加工率列全市所有高中学校第2名,并受邀在全市高考总结大会上作经验介绍,是全市唯一一所民办学校代表。2003年我校获罗湖区政府高考进步奖。2004、2006年数学科组高考成绩进步傲人。2005、2006年全校本、专科加工率均列市、区前茅,受到了市、区教育局的表彰。2007年罗湖教育蓝皮书更提出“菁华用数字说明,“低进高出”不是传说”。

用心致教,卓然有成。

三、特色教学-----拓展多元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面对性格各异、素质各异的学生,如何形成自身特色,形成独有品牌,是每所学校的生存发展之道。菁华始终坚持特色教学之路,推行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特色一:突出英语教学,丰富课程特色。

学校从办学初就格外重视英语教学。聘请外教口语训练,坚持小班教学,适当增加学生自己学习时间,开展英语角、英语节等辅助教学活动,激励学生爱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热情。每学期的英语节活动中,有英语单词王大赛、朗诵比赛、快速阅读比赛、板报比赛、作文比赛、歌曲比赛、小报制作比赛、短剧表演和英语谜语竞猜9个项目,学生参与率达100%。每年学校均利用圣诞节的欢庆气氛,举办英语节汇演,让大家欣赏到英文短剧、歌曲、舞蹈和乐器演奏等精湛的表演,而且还可以感受到中外学生同台、师生共度的欢乐节庆气氛。除此之外,学校丰富的课外活动,更是学生调剂身心,培养兴趣的最佳方式。

特色之二:艺术人生,陶冶情操。

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学校配备专业艺术教师5人,设艺术领导机构。在开展艺术课程教学方面,加大了高中艺术教育的训练,每个年级设艺术班1-2个,近三年有100多位学生参加艺术类高考。超过60%学生升入各类大学艺术系深造。2005年,杨喆 同学以731分高分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另外,学校连续组织,展示了学生的多才多艺技能。由于学校提供了培育及展现学生才艺的平台,近几年,学生不论是才艺演出、各类艺术竞赛均有骄人的成绩。以艺术陶冶学生,使学生懂得美、欣赏美进而追求美的文化生活

特色之三:赢在起点,争得先机之个性化成功教育(Personalised Education Plan PEP)。

学校教学教育管理坚持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辅导高度关注,从1999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心灵觉醒工程》,在98年、99年荣获过家第三、四届学术年会一等奖和“优秀实验校荣誉。取得经验后深入研究。“2003年,学校科研课题《民办学校中学生个性化成功教育方法探究》获深圳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并于2007年顺利结题完成,延续对学生心灵关注与发展。

要使菁华的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新型课堂不应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使他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教师,不只是做优秀的讲演、教导者,更是孩子们的贴心的激励者,促进者、辅导者和协调者。扮演这样的角色,以“心”为要。学校积极拓展“个性化成功教育(PEP)”,在校内选择经验和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为导师,师生结对。每位导师针对性地选定2至3名学生,从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四个方加以辅导,采用多向交流方式。学生透过PEP本(笔谈)、碰面交流(言谈)、联谊等方式和导师沟通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记录在印制精美的《PEP手册》,学生在手册中挥洒他独有的生活色彩,如实地记录高中生活点滴,除利于导师跟进学生情况外,这手册也成为学生的高中回忆录,值得珍藏。

实施以来,成效显着,学生争相参与。近两年来,累计有800名学生参与PEP计划,在生活与学业方面或生活方面获得显着提升,学生参与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累积每一件小的成功,就是对自我的肯定,也将他推向更大的成功,这是菁华“让每一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承诺,具象化实现。

四、以德为先——努力培养高尚、纯粹的人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各种思潮交织,观念多元化。如何让成长中的中学生减少烦恼和迷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学校的责任。菁华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结互爱、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尊重知识和科学等价值。

学校重视对学生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塑造“爱国、明德、敬业、乐群”的新菁华人。一方面,加强纵向责任管理,校长——学生处(团委)——年级组长——班主任管理架构,着力年级德育工作承诺制、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另一方面加强横向合作管理,积极开展家校联系,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含年级家长委员会),每学期至少一次专题会议,各年级每学期安排1-2次家长会,家长会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其中以家庭教育讲座深受家长欢迎。

学校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常讲、常训、常检”。着力遵纪守规、尊重他人、学会感恩教育,渗透教育规范性、公平性;学校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为基础,制订了一系列的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德育管理规章制度,如《十要十不准》、《礼貌规程》、《流动红旗评比细则》、《菁华之星评选办法》等。全校每日公示各班一日常规检查情况,每周评选30%文明班级授予“流动红旗”。自2004年起,每学年评选“菁华之星”,选拔值得学习的典范,公开表彰,不仅树立典型,更鼓励了学生。

每学年(期)初,根据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学生处、团委都会安排出系列德育主题。学生处先征集班会主题,再公示每月主题,如校风建设月、文明礼貌月、科技信息月、学习建设月、学法探究月、成果展示月等,各班主任还结合本班实际,提出系列主题,如人生系列等。学生处、团委、体艺科组等联合创设和利用教育机会,培养和锻炼“优秀学生干部”、“学生积极分子”、“义工队成员”等,协助班集体、学生会开展工作,充实了德育管理力量。“训练一批、带动一片”。如学生参与升旗仪式活动、食堂秩序维护、纪律检查等等,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此外,学校还针对中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冲动、爱说愁及钻牛角尖的特点,持之以恒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学校设专业心理咨询室,配有心理热线随时为学生服务。学校潜力发展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工作重点在培养学生责任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关爱与温暖,排解学生的焦虑、失落情绪,增强学生自信心等。透过心理咨询、个别关注,为学生解决困惑,引导方向。累积多年经验教师,发表论文无数累积辅导体会,有助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完善。2005年,学校荣获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称誉。

五、展望远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十年菁华,风华正茂。璀璨菁华,如此明艳。

民办教育是中小学义务教育百花园一朵顽强向上、傲妍群芳的奇葩。每个菁华人,依然在路上,不断探索。唯有那首熟悉的校歌萦绕在耳际——

那一天,我带着花季的梦想走进了你那银色的光环,光环里,有棵大树,根深叶茂,蓬勃向上。大树下,有条道路,曲曲弯弯,伸向远方┅┅

荡起来,亮起来,爱国明德,敬业乐群,

荡起来,亮起来,菁华文化育我成长!

荡起来,亮起来,认识自己,主动发展,

荡起来,亮起来,菁华精神伴我远航!

校歌的旋律荡漾,菁华学子向着阳光方向大步前进,前方朝阳东升,耀眼万分,迎向阳光希望无限。

文章标签: # 学生 # 学校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