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院校 热门院校
江苏省高考说明,2021江苏高考说明
tamo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1.江苏高考是怎么弄的呀?2.江苏3+1+2高考模式是什么意思?3.2023江苏新高考政策4.江苏高考考几科?5.《考试说明》出炉 专家解读2016年江苏高考有何变化6.江苏高考,全国最难,是这样的吗总分升为750分,采用“3+1+2”模式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
1.江苏高考是怎么弄的呀?
2.江苏3+1+2高考模式是什么意思?
3.2023江苏新高考政策
4.江苏高考考几科?
5.《考试说明》出炉 专家解读2016年江苏高考有何变化
6.江苏高考,全国最难,是这样的吗
总分升为750分,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高考总分。
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扩展资料: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精神,结合江苏实际,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江苏将全面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建立全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强化过程性、常态化监管,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客观、真实、准确、可信。
综合素质评价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等六个方面进行写实记录,建立个人档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学生高中毕业前,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将以统一格式提供给高校。
在考生分数相同时,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可作为高校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的依据。高校应在招生章程中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使用办法,提前公布,规范、公开使用情况。
百度百科-江苏高考新方案
江苏高考是怎么弄的呀?
江苏高考方案改革10策
2009-06-09 20:36:46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介绍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时说:“十五”以来,江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项教育改革有序推进,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进一步巩固了教育大省的地位,江苏教育已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江苏的教育普及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年来江苏为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从1999年到2008年,江苏不停调整高考方案,渴望找到一个最合适的,都未尽如人意。10年中用了6个方案,其中实行时间最长的是94年到98年的“3+2”模式,5年。99年“3+3”模式、2002年“3+大综合”这两种模式只实行了1年就停止了,现在实行的是08年“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新方案,结果是矛盾重重,09年对这个方案进行了微调,结果如何目前还在观察中。从江苏省高考方案的不断调整中可以看出我省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改革的迫切和决心,因为教育是关于孩子成长、家庭幸福和国家发展的大计,然而改革急不得,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目前山东省的教育改革还在试行中,可以为我们带路。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各方努力下江苏省的高考制度会逐步走向健全。而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切身感受到目前教育制度的弊端,结合实际情况反复思考:江苏高考方案改革能否从以下10个方面做起?1、高考制度不能取消,但可以完善。让笔试和实际操作(实践能力)测试并行,目前实行的08年“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新方案要求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具体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仅靠一些文字材料能证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吗?必须要有严格、公开、公平的检测制度。2、08年“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新方案有一个新的变化:变“一考定终身”为多样化考试,就是把学业水平测试也纳入高考体系,结果导致全省各地高二学生狠学四门小高考科目,大大加重了高中学生的负担。而那两门选测科目虽然是定级无分,却是学生上大学的一个门槛,十分重要。而语数外直接算作总分作为录取高校的依据,学生更是马虎不得。我不禁很困惑:难道改变“一考定终身”没有更好的方法吗?其实,对待必测学科,我们可以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分成三次考,比如语文可以分成现代文学、古代文学、作文,每年都设置这些科目的考试,学生三年内可以自由选择要考的科目,如果成绩不理想还可以再考,取其平均分计入高考分数。这样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重视了学习的过程,又兼顾了个人能力和兴趣,岂不是一举三得?3、变“逼着学生学”为“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对待必测科目以外的选测科目任学生从中选择(不少于两门),选测科目除了我们现在规定的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还可以增加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考生在选考科目时要考虑到今后填报高校志愿时高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更多的选测科目参加学习,自己决定是否考试,选测科目三年内可以考多次,取最高成绩,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学生自我不断提高。4、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实践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目前的高中生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学校关于“生命与健康”方面的教育严重缺失,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缺少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容易走极端,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注意。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教育者经常强调先成人后成材,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似乎学生有分数就有才,忽略了学生的品行和实践能力。这些科目的学习可以以学分的形式强制性地要求学生高中三年修习。5、注重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过程性评价,更有效地规范学生在校时的言行态度。现在都说学生难管,为什么难管?因为高校录取时最后只看高考考试成绩,而学生平日的学习态度、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则不在考虑范围。现在的教育只注重结果,完全忽视了过程,从素质教育层面看,不注重过程,怎么会有好结果呢?让科任老师根据学生平日的作业和学习态度给学生打分,最后计入高考成绩,这样可以有效地规范学生在校时的言行态度,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加强学校的教学效果。当然,这样必须要求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评价,建立严格的监督体制,严惩腐败现象。6、让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尽快接轨。国外早就大力推进这一制度,让对书本理论知识感兴趣的孩子深造继续理论研究,对技术劳动感兴趣的孩子从事劳动进行社会生产,不但顾及孩子的个人爱好,还可以大大缓解目前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实际上,很快,中国社会的实情会证明:文凭并不等同于能力。种田不需要大学本科、硕士生学历。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其实在现代社会,老百姓应该明白学习书本的理论知识最终是为了实践,死学理论知识,不懂实践操作、人际交往,最终培养出来的只是“书呆子”,这么多年以来,中国培养出来的书呆子还少么?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不要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后还要进入技校学习,这不是充分说明“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带来的严重问题吗?把寒暑假原本用来补课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进行社会实践,写实践心得和报告,让孩子在社会实践的天地中享受到充分的自由和乐趣,因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7、目前江苏普通高中一个班的人数一般都在50人以上,甚至达到70人。人数太多,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建议实行小班教育(40人左右),如果教育改革后能够分流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或进入社会工作,可以大大减轻高中教育的压力,,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受到更好更细心的关注。8、消除公办高中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学校本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地方,现在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激烈的竞争中,学校变成了培养考试机器的地方,提升学生的素质变成了只要提升学生的分数就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明知道教育出了问题,可是不得不去狠抓死抓学生,同时也是最大的“受害者”,身心承受着考试分数的巨大的压力,甚至比学生更害怕考试。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生存的无奈,当然也涉及到个人的物质利益,如果让教师工资全面“阳光”,学校不得另外发放其他各类名目的费用(补课、加班、高考奖金等),就可以从利益上遏止教师一味问学生要成绩的行为,同时一定范围内教师实行轮岗,公平公办高中的资源,促进学生划片录取制度推行。不得仅凭学生平日分数评价学生,不得以学生成绩对教师进行考核。而采用其他更科学的方法考核教师,把学生和教师都从分数中解放出来。9、学习山东省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高考成绩不公布,严禁炒作升学率”方案。每年高考之后,学校之间、市地之间都会上演一场分数大战,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考上一本的人数都会成为较量的主要指标。为了提高升学率,一些市地、学校一切围绕高考转,有的甚至提出“抓高考要抓出血来”这样血淋淋的口号。现在高中教育陷入了加班加点的恶性循环之中。高中教育不能再靠升学率“一俊遮百丑”,应该有全面而多元的价值追求,要引导学校从拼体力向拼育人转变。所以山东省禁止将考生个人成绩提供给各市地教育部门,禁止有关高考录取数量的考核、奖励与公布,从根本上解决各地存在的炒作升学率问题。江苏省可以仿效山东省这一做法,让学生凭密码自己查询考分和录取院校,高考成绩是他们的隐私,学校无权干预,更不得公布。10、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了保证改革得到切实推进和落实,教育厅必须要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能,加强暗访制度,发现学校有违规行为,一律严惩。否则,一切只是空谈。改革只是变相的加压,会引发更大的矛盾。正如水浒英雄鲁智深所言“救人须救彻”,咱们的改革也应该这样“改革须改彻”! 以上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同时,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江苏的教育改革,漠不关心只会害了我们的孩子,最终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江苏3+1+2高考模式是什么意思?
江苏省旧高考模式
江苏从“3+文理大综合”改成了“3+2”形式,2006年江苏实行“3+2”高考科目设置改革,“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其中数学不分文理科。“2”为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中由考生自主选择的2个考试科目。考生在填报有关高校有学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志愿时,应有1门选考科目符合高校提出的学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上述各学科分值均为150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3+2”高考科目总分值为750分。外语考试分英、俄、日、法、德、西班牙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外语考试中含听力测试,听力测试部分满分为30分。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须有2003年高中学生外语口语等级测试成绩。全国统一考试于6月7、8、9、10日四天举行。全部学科实行标准化考试。
2007年高考是采用旧模式的最后一年,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已经出台,大纲对2008年高考模式做了详细的说明。
2008年新模式
大纲中规定,高中9门课程中,除语、数、外之外的6门必修课的考试安排在高二下学期完成,形式相当于现在的会考。高三上学期进行选修科目的“高考”,也就是说把现在“3+2”高考模式中的“2”拿出来提前考。选修科目的安排是:文科学生考历史加上政治和地理中的任意一门,理科学生考物理加上生物和化学中的任意一门。选修课“高考”的成绩分A、B、C三个等第,作为高校录取招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三下学期的高考只考语、数、外三门科目。文科考生的语文试卷分值为20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科考生的数学试卷分值为200分,语文150分,英语150分。据有关人士介绍,2008年高考采用这样的态势,分流的趋势明显,体现了教育部门希望文理考察的要求和范围是有区别的这一理念。比如数学和语文,现在很多文科生都栽在数学上,分流就是对文理科考生的要求更有区别。
2023江苏新高考政策
江苏3+1+2高考模式的3是指语数英三个必考科目,使用的是全国卷。1指的是考生需要在物理或者历史的科目选择一个科目,2指的是可以在政治、生物、地理、化学里面选择两个科目。选择物理或者是历史的最终的选择可以有12种,虽然说比之前的3+3少了8个科目,但是难度并没有减少。
以前3+3的组合选择性更大一些,并且最重要的是可以不选择难度最高的物理,3+3的时候物理科目差不多是成为弃选的科目。而3+1+2中物理成为一个必选的科目,组合度会更小,难度也会变大。考生在选择的时候需要依据自己的需求是否要避开物理。 其次就是综合组合分数的变化了,虽然说总分是750分,但是4选2最后的分数并不是200分。因为4选2的分数是依据考生选择的人数来计算的,因为你无法知道整个省份的考生选择的情况,所以更加不好选择。
还有就是不分文理科。虽然说不区分文理科,但是考生在学习的侧重点还是有区分的。考生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组合。家长也应该认真解读改革政策,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上,以防和孩子发生矛盾。
考试安排:
高考总分值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9日。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考试成绩的等级转换方法:
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 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如下: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江苏高考考几科?
其他信息:
江苏省的高考很独特,从高考模式和总分来说,和其他省不一样,显得较为“另类”。新高考改革后的江苏新高考采用“3+1+2”模式。 江苏新高考3十1十2模式 “3+1+2”中的3指的是语数外,每科150分,总分450,1指的是考生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任选一门,每科总分100,2指的是在化学、政治、地理和生物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进行考试,采用等级赋分,满分100,计入总分。之前教育部发布通知表示,新政从2018级高考生启动,也就是2021年参加高考的江苏学子满分会从480分升为750分,目前江苏省的高考总分还是480分。 2019江苏高考改革方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语文、数学、物理主要调整内容 语文 现代文阅读部分,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考查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共3类文本,题量、题型及赋分也相应调整。 同时,试卷分值结构进行微调,语言文字运用减少3分,古诗文阅读增加2分(不增加题量),现代文阅读增加1分。 数学 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3个选考模块不变,由“4选2”改为“3选2”。 物理 原选考“3-5”列为必考,其余两个选考模块不变,由“3选2”改为“2选1”。 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主要调整内容 一、试题难易比例 将试卷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分值比例由“7:2:1”调整为“8:1:1”。 二、考试内容 对考试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与合并,个别考点的能力层级进行适度下调。 三、典型题示例 精选能代表测试方向的典型题,更好地发挥导向教学作用。
《考试说明》出炉 专家解读2016年江苏高考有何变化
高中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高中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高考实行3+X政策;即文理都考语文、数学、外语。但是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题目略有不同,文科通常更简单,语文数学卷子一样。三门分别150分。x代表综合,文科综合为政治、历史、地理合卷,满分300分理科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合卷,满分300分。
理科各科总分:
从目前来看,全国卷高考理科满分是750分,语数外各150分,理综(文综)300分。理综中的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文综三科每科都是100分。
江苏高考满分是485分,语文160分、理数200分、英语120分、小高考最多加5分。北京、天津理综中的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其余分数跟全国卷一样。
江苏高考,全国最难,是这样的吗
适度微调,稳中求进 ——2016年高考语文科目(江苏卷)考试说明变化解读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於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对基层学校和师生的复习备考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对延续多年的表述作了精简,但基本内容仍是命题的依据、原则,作为选拔性考试命题的要求,语文科命题的学科特色以及对基础教育的价值导向等。“考试能力要求”部分与以往完全一致。 在学校和老师特别关注的“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主要有以下变化: 首先,考试范围有所调整。古代诗文默写篇目初中部分,篇目还是30篇,增加了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篇,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和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两篇则不列入本年度考试范围。文科加试的名著阅读篇目,将泰戈尔诗(原为《飞鸟集》)调整为郭沫若《女神》,其他篇目与去年一致。 其次,个别考点的表述有变,可能对命题和备考产生影响。主要有两处,一是古诗文阅读分析综合要求下的“归纳内容要点”后,删去了“概括中心意思”,表达更为简明,给命题的空间也更大。“内容要点”可以就文本材料的主要内容而言,也可以指相对次要的、只关乎文本局部的内容。二是写作基础等级要求的第(2)点,将“符合文体要求”改为“体现文体特征”,“符合”显然要求更全面,而“体现”则意味着在文体特征上要求的放宽。 其他的变动,更多属于语词的调整,目的是使表达简明严谨,无须深究其中的微言大义。比如现代文阅读部分探究考查的第(1)点,删去了“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并将“发掘作品的意义”中的“意义”改为“意蕴”,看上去变动很大,但考查内容和能力层级没有实质变化。再如“语言文字运用”的题数由4题调整为5题,与近两年的命题实际相符。另外,“典型题示例”也按惯例作了一些更新,采用了全国卷2015年的两道题。 2016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在内容和表述上作了适度微调,但命题的能力立意和考查重点没变,体现了稳中求进。复习备考时应准确理解考试说明,切实转变重知识轻能力、重试题轻问题、重训练轻阅读、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确立以能力素养为导向的新思路,精练多思,学会感悟与归纳;现代文阅读要摒弃“踩点复习”的思路和策略,强调整体感知,达到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融汇,帮助学生提高解读不同类型文本的能力;作文要强化思维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了解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注重情感与理性的个性化表达。 “能”为先 “思”为本 ——2016年高考英语科(江苏卷)考试说明变化解读 盐城市教科院 陈素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英语科考试说明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订,在保持总体目标和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替换了部分典型题示例,修订增补了一些单词的词性。2016年江苏卷英语科考试说明系统、连贯地体现了改革与创新的特点以及对高考备考的积极引领和指导作用。 一、2016年考试说明主要变化及意义 研读2016年英语科考试说明,我们感觉到其突出传达了两个重点信息:一是更加彰显“用英语做事情”的基本理念。典型题示例单项填空部分,替换了数道典型题。新增例题更加凸显语境在考生作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语言使用的时代感和鲜活性,重点考查作为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需要具备的根据具体条件和特定环境,去完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需要完成的语言任务的能力。二是更加关注高层次思维技能。书面表达的呈现方式在已有的图表,,文字信息输入的基础上,又新添加了“文字+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方式的变化表明高考测试题目将更加重视考查考生分析、推断、评价等高层级思维能力,同时更加关注考生的语言素质,即思维品质、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引导考生走出机械应试的怪圈。 二、2016年高三复习备考建议 针对2016年考试说明的这些变化,今年的高三英语备考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词汇学习要立足“语境” 在词汇学习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熟悉单词的某一词义,还应理解它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引申意义,学会在特定的语境中准确使用多种方式表达同一意思的本领。 2.语法复习要凸显“表意” 复习语法的目的不仅要熟悉语法结构的变化形式,还要理解这种结构在语境中的实用意义,更要达到在语言实践中进行准确的运用。即要能灵活运用语法资源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 3.技能训练要关注“话题” 高三复习要关注课标和教材中的话题,通过话题接触各种真实的语言环境,锻炼和培养听、说、读、写等技能,并将在话题语境中掌握的单词、语法规则和基本的交际功能和意念,尝试解决新情景中的新问题,提高运用已学到的语言知识来做事情的能力。 4.读写积累要聚焦“思辨” 复习中对不同语篇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识记和理解的层面,要重视提高分析、推断、评价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特别要自始至终地突出概括能力的训练。如有意识地分析所读语篇的基本结构、语言方式和写作特点等,尝试通过多读多分析多写,促进思维能力从低层到高层的稳步发展,提高在新语境中理解语言和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016年江苏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建议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孙旭东 一、说明解读 与2015年相比,2016年江苏省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整体保持稳定,变化细微。《说明》继续坚持了高考数学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考查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查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指导思想。对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的结构,《说明》延续了2015年的要求,这表明了新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实践和探索,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和鲜明的风格。 比较2016年和2015年的数学考试说明,变化主要来自于“典型题示例”。与2015年比较,2016年《说明》中的“典型题示例”共更换了三道题,分别是必做题部分的第13、19、20题,其中第13题是2014年江苏高考第13题,第19题是2013年江苏高考第20题,第20题是2014年江苏高考第20题。从整体上分析“典型题示例”,难度和结构保持稳定。具体分析更换的三道题,这三题都属于难题,其中第13题关注数形结合的思想,第19题关注严格的数学推理能力,第20题关注数学的探究能力,这些都与《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换句话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难题主要侧重的是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复习建议 从《说明》中可以看到,数学高考就是要考知识、考方法、考能力、考意识,因此高三复习就应该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发展能力,培养意识。 1.在总结归纳中构建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不应只是简单重复和记忆,而要通过归纳、总结,多角度认识数学知识和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分类、整理、综合,逐步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体系,以便在解题时,准确依据信息,寻求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最终在考场上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胸有成竹。 2.在实践操作中甄别算法,提升运算能力 运算求解贯穿于数学高考的始末,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提高运算求解能力的关键不仅仅是细心,更重要的思考算理,要让“思”在“算”之前,“算”在“思”之后。通过“思”,明确运算的方向,并对运算的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等。当然,一些常见的方法,如换元、消元等能有效的简化运算,提高运算效率,这些必须在复习的过程中亲身去体验,去思考。复习中要重视计算,涉及到计算问题,务必去做一做,算一算,比较不同的算法,最终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在反思比较中体验解题策略,培养创新的意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与解题密切相关,数学能力的提高不仅在于解题的数量,更在于解题的质量。通过反思,明确解题思路、知识背景、方法背景等;通过比较,明确问题的一般思维出发点和问题的不同切入点,最终达到从“做快题”到“做好题”,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关注《考试说明》变化 明确复习备考思 ——2016年高考生物科(江苏卷)考试说明变化解读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吴红漫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测试(选修学科)说明中,将考试内容的等级要求作了5点重要的调整,并在典型题示例中更新了6道例题。应对这些重要的变化,考生首先要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及要求,并在体验解答典型题示例过程中,领悟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感受生物学科高考试题的风格,从而确定科学而高效的复习备考策略。 一、《考试说明》中“不变”与“变”的意义 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往年相比是“稳中有变”,在4个大方面保持了稳定性。首先是命题指导思想不变,与现行的课程标准保持高度一致,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其次是考查等级的具体含义不变,让考生对每个知识和各种能力的考查要求明确知晓,并能分辨伯仲;三是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不变,试卷形式与结构的合理性在2014年、2015年的高考中已得到检验,并继续延用,其中,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和试题难度的合理设置,更保证了试卷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四是典型题示例中的例题类型和数量不变,给考生展示了不同情境呈现方式、不同设问风格、不同难度层次的试题和解析,为考生审题、析题和答题提供范例。 《考试说明》中显著变化之一是5个知识内容的等级要求的升降,其中“光合作用及其对它的认识过程”由C级降为B级,“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和“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均由A级升为B级。不难看出,今年的等级要求总体是升高了,试题将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应用的考查,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考试说明》中显著变化之二是典型题示例的更新,其中单项选择题2题,多项选择题2题,非选择题2题。从内容上可以看出,更换的试题中有1题是考查动物生理学功能,有3题是教材中的实验,有2题是实验综合题;从难度上看,将1条中等难度题换成了难题,使选择题“易、中:难”之比由“4:9:3”变为“4:8:4”。这样的调整对考生可能是一条重要信息,未来的命题可能更加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说明》中“变”与“不变”的启示 “变”是对“不变”的命题思想、风格、特点和要求等的进一步说明与补充,目的是启发和引导考生理解高考要求,有效备考。 建议首先要梳理考点,突出对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的复习,应特别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适当兼顾覆盖面,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二是活用教材,分析与归纳教材中基本概念、图形表格图像坐标曲线类、科学史类、反应式和表达式类、与健康有关的问题、特殊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等,保证基础扎实,拿足基本分;三是高度重视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重视实验方案设计,在动手实验中熟悉实验取材、方法、步骤、数据处理技术,学会分析实验结果,特别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实验设计基本原则和生物学科思想的应用,提升实验设计能力和题干分析能力;四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原理在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应用。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应特别关注多种生物学原理和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这样的有效备考,迎接高考的挑战。 从稳定中看微调 在选择中求高效 ——2016年高考化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变化解读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经志俊 一、 主要变化及意义 江苏省2016年高考说明(化学科)整体稳定,局部微调。命题指导思想略有变动,将命题原则归入首段,再从命题理念、命题内容和命题特色三点进行阐述,整合后编写脉络更加清晰,有利于一线教师的理解和把握。考试内容及要求有10处内容进行了微调,让要求更明确、文字更精炼、文本更规范、示例更典型,其中3处变化值得一线教师在备考复习中重点关注。 1. p30,对于技能要求层次中“综合应用”表述的调整,表明今后可能会更加注重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区分学生学科能力的高低。 2. p31,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⑧中用“理解物质的量”替换“理解摩尔(mol)”。决不能简单理解为对摩尔(mol)不作要求,“理解物质的量”这一要求中自然包含对其单位“摩尔(mol)”的理解。 3. p36,典型题示例中用2015年高考试卷的第3题替换了2014年高考试卷第6题(围绕NA计算与判断),提示“围绕NA计算与判断”的考查方式可能会有所调整 二、复习建议 鉴于江苏高考化学命题的稳定性和等级评价的特点,基于减轻备考负担,提升复习效率的宗旨,提出以下四点复习建议。 1.依据学情明确目标 依据学生基础明确备考目标,制定备考策略。以冲A为目标,需全面夯实必备知识,不留知识盲点,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不留能力死角;以达B为目标,应对照测试重点梳理知识,不求面面俱到,针对测试热点强化训练,不必分分计较。 2.依据考点精减知识 在“研读测试说明”、“剖析真题考点”及“分层定位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精减知识点,降低信息储存的容量,减少信息提取的干扰。在“凸显逻辑联系”、“突出转化关系”、“彰显归纳比较”和“强化方法指导”的原则下,通过“化”、“网络化”、“表格化”和“案例化”等形式高度整合知识点,提升知识内化效果,拓展能力提升空间。 3.依据题型优化策略 按题型划分复习专题,整合复习内容。通过“梳理考试热点”、“夯实必备基础”、“建构思维模型”、“剖析测试真题”、“仿真变式训练”、“典型错误归因”等环节聚焦必备知识、建构解题模型、提升思维水平,规范表达要求。 4.依据进度仿真训练 加强试题研究,精心筛选试题,摒弃偏离现行风格的陈题,删减超出江苏要求的考点。一轮复习重组高考真题中的热点素材进行针对训练,二轮复习针对题型进行仿真过关训练。力求知识训练不超“纲”,能力训练不超“标”。 夯实学科基础 突出能力培养 ——2016年高考物理科(江苏卷)考试说明变化解读 南京外国语学校 姚小琴 变化分析 我省今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与2015年相比,总体上变化不大,保持了延续性。在考试内容及要求、典型题示例上有做了一些调整,主要是: 第一,选考模块更加平衡。在选修3-3模块新增一个知识点,即“62.饱和汽、未饱和汽、饱和气压、相对湿度”,要求为“I”级。这一调整使得三个选考模块都含有13个知识点,进一步增强了选考模块之间的平衡。 第二,文字表达更加规范。将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中原“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修改为“7.共点力的平衡”。调整后的文字表述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修订原则。 第三,典型题示例特色更加鲜明。典型题示例的调整力度较大,原有试题仅保留了6道,有10道换成了2015年的试题。新示例大多情境新颖,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立意。与往年的做法一样,今年的典型题示例部分也没有做成一份完整的样卷。 复习建议 结合今年考试说明的特点和变化,对高三复习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关注典型示例,研读试题分析。在今年的考试说明中,选用的典型示例题有10道是2015年的试题,这是对命题的肯定,也是对我省试卷“厚重和谐,稳中有新”风格的肯定,表明我省高考将继续坚持能力立意,突出对考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可以仔细研读省考试院出版的《2015年江苏高考试题分析》一书,理解好能力立意的内涵。 第二,立足物理基础,强化核心素养。高考试卷对主干知识的覆盖率超过80%,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切实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掌握好物理学科的基本规律。要以提高学科能力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括对审题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要贯穿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引导学生结合当代科技发展,深刻领会诸如建模方法、等效替代方法、类比方法、控制变量法等典型的物理思想方法。 第三,重视实验探究,突出科学实践。考试说明中列举的两道实验题突出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探究性,提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实验操作,关注实验过程的具体细节。因此,实验复习要真正的带着学生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技能,懂得思考,学会探究。 第四,创设教学情境,践行学以致用。示例试题在素材选择、使用和呈现上都很精心细致,追求完美,这提示在复习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新颖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强学生在新情境中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对真实而有趣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爱生活、重实践、勤思考的习惯,防止和克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机械方式。 第五,关注内容变化,把握复习导向。一般来说,考试说明的内容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命题的价值意向,很可能在当年的考试中有所体现。今年新增加的第62个知识点,尽管是“I”级要求,但与常见的热学现象联系紧密,复习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由于江苏省属于自主命题,这些年来部分科目试卷的难度确实相对较难。全国卷注重学生对基础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而江苏卷则重在引导学生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试题更灵活。
2019年4月23日下午,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做综合发布,介绍了《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形成过程,以及江苏省《实施方案》的主要框架与内容。
葛道凯在会上宣布: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江苏省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定为“3+1+2”。高考总分为750分。语数外采用全国卷。
总分升为750分,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高考总分。
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