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院校 热门院校

新高考改革的思考_高考改革的思考

tamoadmin 2024-06-10 人已围观

简介1.深化完善高考改革的建议2.高考改革有什么意见3.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4.高考改革,加入体育,艺术作为评价标准,怎么看家长对高考改革的看法具体如下:家长对高考改革的看法因人而异,但大多数家长都希望高考改革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家长对于填报志愿的焦虑。高考改革带来了很多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取消了很多批次同时选择院校的策略,这意味着填报志愿的压力更加集中,也增加了家长

1.深化完善高考改革的建议

2.高考改革有什么意见

3.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4.高考改革,加入体育,艺术作为评价标准,怎么看

新高考改革的思考_高考改革的思考

家长对高考改革的看法具体如下:

家长对高考改革的看法因人而异,但大多数家长都希望高考改革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家长对于填报志愿的焦虑。高考改革带来了很多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取消了很多批次同时选择院校的策略,这意味着填报志愿的压力更加集中,也增加了家长和考生的焦虑感。

家长们普遍认为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以解除家长和考生的择校压力,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专业要求选择院校。家长对于高考考试的质疑。很多家长反映,当前的高考考试内容普遍偏向记忆性,而不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素质的考察。

家长们希望高考改革能够更加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这有助于缓解目前抢分的竞争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家长对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尽管高考改革带来了一定的变革,但是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家长认为有些富裕地区的学校设备、教师、校内环境等方面都比较优越,孩子们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相反,一些基础薄弱的地区则教育资源缺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家长们呼吁政府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考虑到公平性和合理性的问题。

总而言之,高考改革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家长们希望通过高考改革,能够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局限于五花八门的考试科目。

同时,教育公平性和教育资源优化也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学会改变命运”这句话似乎是为高考量身定做的。它通常被老师用来激励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可见,高考的重要性。

深化完善高考改革的建议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

高考改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进行试验了,近年来也是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家长,对于中国新高考的改革也是存在深深地担忧,新高考的改革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么?新高考的改革对改革下的考生有影响么?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给大家解读一下!

一:什么是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概念

新高考高考科目为:3+3,就是传统的语数外不变,也不分理综文综,由考生本人的兴趣特长和所报学校的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中选择3门考试。

外语实行了“一年两考”,分别在4月,6月参加两次考试,取高的成绩纳入高考总分。

实行新高考的意义:

1、选拔出优秀的人才;2、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3、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4、打破传统的教育育人模式

请点击输入描述

新高考的选科模式

新高考实行的是采取“3+3”和“3+1+2”的模式。

“3+3”模式中,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第二个3指的是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3门。

“3+1+2”模式中,3指的是传统的语数外,1指的是物理、历史二选一,2指的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两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由各省自主命题。

新高考涉及到的省份

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

新高考的满分是多少?

语数外各150分总分,选考科目每科100分。选考的3门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考生按照自己所在的等级,来获得分数。

怎么录取

招生录取方式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两依据指的是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一参考指的是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含:“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七个维度。

家长、学生要对新高考规则了熟于心,才能让孩子能能够考取到更好的学校,关于新高考的更多的政策解读,可以点击下方卡片了解。

请点击输入描述

二:新高考和旧高考的区别

考试科目不同

旧高考是语数外+综合考试,新高考是“3+1+2”模式,而且取消了文理的分科。

考卷不同

愿高考是文科理科不同的卷子,新高考是语数外部分文理。

新高考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主要就是去掉各个学科之间的分数差异。赋分的关键在于要明白自己的分数在全部考生中的排名,根据排名确定等级,再赋予对应的分数,纳入高考成绩。

高考改革有什么意见

以下是关于深化完善高考改革的建议:

1、要改变考试的选拔标准,要求考生既要综合素质合格,又要有突出的专业才能,这就要求高考分两步走,第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步考察学生的专业素质,考试分为综合素质考试和专业素质考试两种。

2、专业素质考试中专业的划分很关键。专业不能划分的太细,会缩小学生的知识面,导致日后个人的发展遇到瓶颈,也不能划分得太粗,失去按专业区分人才的意义。先不考虑艺术类专业,可以将普通高等学校的473个本科专业合并为16个考试专业。各考试专业的考试科目和各科目的分值比例将各不相同。虽然增加了大学相应专业的科目,但各考试专业的考试科目较现行高考仍缩减很多,和考试专业无关的高中课程都不在考试范围,譬如数学考试专业仅考数学一门课程。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当前,高考改革已成为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适逢《湖北招生考试》正在开展“中国高考向何处去”的专题讨论,现借此平台,将有关高考改革的思考与建议提出:  建议之一:确定改革目标,提出基本框架  现行高考的“基本框架”,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定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至今,中国国情已发生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已具体为小康社会,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也从“精英阶段”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今天我们已处于新的历史高度。现行的高考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中国的国情,迫切需要进行整体的、重大的改革。

据悉,教育部正研究高考改革问题。建议,首先确定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一个“基本框架”,先把基本的东西确定下来,再讨论细节。  建议之二:实行分类高考,把研究型大学的招生考试单独分立  统一考试的优越性是主要的,但现行统考的缺陷是“共性多,个性少”。

分省命题后,地区差异的问题可能改善,但不能解决招生学校、考生群体之间差异的问题。  在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分为不同类型,这些大学的培养目标、对质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30日)。因此,有专家建议,按学校的类型分别考试、录取。

如广西就曾把职业技术类的学校分离出去,根据这类学校的要求,单独考试、录取。这样,可以因材施教,考生各得其所,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择优,又有利于中学减轻负担。  目前,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指出,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她强调要继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

她说,“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问题,是中央经过深谋远虑作出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我们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推动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30日)。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也认为,研究型大学“应当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见《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5日)。不区别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要求的统考,可能把“精英”淹没在“大众化”中。  建议,把研究型大学的招生考试单独分立。在教育部宏观政策指导下,这类学校自愿参加,组成招生委员会,委托某考试机构组织考试,提供分数及有关资料;学校还可以加试,由中学按一定比例推荐德智体比较好的毕业生报考,招生学校单独录取。

建议之三:完善高中毕业生会考制度,或高考单独设水平考试  高考科目设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反反复复,始终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要求新生全面完成高中课程,反对文理偏科;另一方面,又希望新生具有特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决定,由高中毕业会考承担第一方面的任务,而考生特长则由“3+X”中的“X”体现。

然而,二十多年来,实践结果与原决定相距甚远,以至又出现了许多“综合”。  建议,或者完善高中毕业会考,或者由高考单独设置一个“水平考试”,范围包括“语数外”以外高中文化课,不计入总分,只作为资格。高考的选拔考试科目仍为“3+X”,“X”由大学选择。

建议之四:坚决把录取新生的权力还给高校  现在高考中最大的怪现象是高等学校几乎完全不关心高考的改革。究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定、办”太多。因此,高考改革几乎根本没来自高等学校的动力。  建议之五:将各级招生考试机构改变为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上述各项过去曾多次议论,都因“工作量太大”而告吹。

建议,各级招生考试机构改为“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量决定人员编制,实行个人所得报酬与工作量挂钩。  建议之六:以法治考。加大考试立法、考试法制化的力度,加快考试法制化建设的速度,尽快制定考试法,可先由国务院制订《高考条例》或《考务管理规则》。

建议之七: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考查能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考能力。  以上建议,是我长期从事考试管理实践和考试理论研究的结果,是否妥当,求证于方家。

高考改革,加入体育,艺术作为评价标准,怎么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资源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20〕15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深入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江苏省就普通高中完善课程与教学管理提出如下制度。

[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从学科特点、学生可接受度出发,探索长课与短课、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传统课堂与空中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样态。

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和学校周边社会公共资源开展走班教学。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

[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为学生选课走班、生涯规划、选科升学提供支持。

组建专业队伍,采用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关系,处理好高中学习与未来升学的关系。

探索专业指导教师加全员参与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学科教师在学习观、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对学生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

[完善学分认定制度]

各普通高中要组建学分认定委员会,科学制订学分认定的具体办法。

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我省课改要求,细化各类学科课程的学分分配方案,制定学年学分分配表,特别是要明确对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课程学分分配。

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完善学分认定办法,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

坚持学分认定标准,普通高中学生获得144个学分方可毕业。要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推进学生选科评估与指导制度]

各普通高中要制定包含全部组合类型的选科指南,明确实施办法,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志向、学习优势和职业倾向,结合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理性自主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

学校选科指导方案要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意见,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杜绝强制代替学生确定选考科目,严禁高中一年级结束前选科分班。

首先应该说是应对素质教育的一种评价方式上的变革,高考本身就是仅对于智育中部分能力的考察,体育和艺术的增加理论上就是增加了对于体育和美育的考察,这仅仅是认为从理论上的效果,实际上能否通过这种形式达到考察体育美育的目的有待考证;

再者,高考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根源之一,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评价方式实际上是影响课程教学的;

其次,高考存在的目的之一是教育公平的保证,那么,增加体育和艺术,是否能够维护公平值得研究,本身高考的地区差异就非常明显,一些地区可能是没有能力提供这方面的课程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提升其能力;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什么是高考改革,在我看来,主要是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高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一种选拔制度的同时,还要思考它是否是高效率的。

文章标签: # 高考 # 考试 #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