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198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1982年高考语文试题

tamoadmin 2024-05-27 人已围观

简介1.82年高考英语占分比例2.云南82年高考理科考哪几科3.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满分,如今她怎么样了?4.1982年江苏高考科目和总分5.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6.1982年高考难度7.82年江苏高考录取分数线8.82年能考啥一选出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A)干涸(hé) 闲暇(xiá) 桎梏(gào)(B)炽(zhì)烈 檄(xí)文 鞭笞(chī)(C)愤懑(mèn) 缔(dì

1.82年高考英语占分比例

2.云南82年高考理科考哪几科

3.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满分,如今她怎么样了?

4.1982年江苏高考科目和总分

5.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

6.1982年高考难度

7.82年江苏高考录取分数线

8.82年能考啥

198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1982年高考语文试题

一选出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

(A)干涸(hé) 闲暇(xiá) 桎梏(gào)

(B)炽(zhì)烈 檄(xí)文 鞭笞(chī)

(C)愤懑(mèn) 缔(dì)造 鞭挞(tà)

(D)真谛(dì) 酗(xiōng)酒 澹(dàn)然

二、下列标题中加点的字各有四种解释,选出正确的一种。(3分)

.《察今》( )

(A)察看(B)明察(C)视察(D)观察

.《原君》

(A)推究(B)究竟(C)原意(D)原因

3.《甲申三百年祭》

(A)典礼(B)追悼(C)祭文(D)祭奠

三、在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5分)

.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 )“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2.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地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 )一个小叔子( )十多岁( )能打柴了(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 )他本来也打柴为生( )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四、下边是四组作者或作品,从文学知识的角度看,每一组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把它选出来。(4分)

1.(A)《水浒》(B)《西游记》 ( )

(C)《红楼梦》(D)《聊斋志异》 ( )

2.(A)范仲淹(B)欧阳修(C)姚鼐(D)苏洵 ( )

3.(A)《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B)《为了忘却的记念》 ( )

(C)《包身工》(D)《为了周总理的嘱咐》 ( )

4.(A)莫泊桑(B)巴尔扎克(C)都德(D)海涅 ( )

五、《崇高的理想》(陶铸)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民英雄就揭竿而起,把反抗强权,救民于水火之中作为自己的理想。”

“揭竿而起”一语见于 时期文学家 写的《 》。其中讲到陈涉起义时,说他“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 之中,率 之卒,将 之众,转而攻秦; ,揭竿为旗,天下 , 粮而 从”(6分)

六、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3分)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 )→( )→( )→( )

七、按要求改写下边画横线的文字。(6分)

1.象“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他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改写成被动句: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

改写成排比句:

八、阅读下边三组句子,注意其中加红的字。读后填空,每个括号里只填一个字母。(3分)

(A)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适大病,不能行。

(A)公输盘不说。

(B)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D)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A)遂与秦王会渑池。

(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D)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在甲组中,( )和( )中的“适”意义相同。

在乙组中,( )和( )中的“说”意义相同。

在丙组中,( )和( )中的“会”意义相同。

九、下边(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见于《世说新语》和《资治通鉴》,二者记的是同一件事而略有不同。阅读后回答问题。(17分)

(甲)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jué,欺诈)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yuè,黄,帝王用的仪仗),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 〕。”(《世说新语》)

(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 〕?”(《资治通鉴》)

1.给(甲)中画横线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2分)

2.为两段文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3分)

(1)陈(A)chén陈列 (B)zhèn阵地

(C)zhèn阵容 (D)zhèn列阵

(2)觇(A)zhān察看 (B)chān窥视

(C)zhàn看望 (D)zhān偷看

(3)数(A)shuò屡次 (B)shù很多

(C)shǔ数说 (D)sù经常

3.从下列语气词中选出三个,分别填到文中相应的〔 〕里。(3分)

邪 也 矣 焉 耳

4.(甲)中的“晋宣王”是谁?(乙)中的“帝”指谁?“辛毗”和“辛佐治”是什么关系?(3分)

5.(甲)中说得“亮设诱谲万方”,(乙)中是怎么说的?摘出(乙)中相关原文,并把它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

译文:

6.诸葛亮不能把对方引诱出来作战,

按照(甲)的说法是因为:

按照(乙)的说法是因为:

(用现代汉简要说明)(2分)

7.《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它成书比《世说新语》早还是晚?(2分)

一○、阅读下边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20分)

①稍具动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哺乳类和鸟类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类群的动物,哺乳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纲,鸟类属于鸟纲,这两个纲的动物无论在形态结构上还是在生理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②从起源上说,鸟类和哺乳类都源于爬行动物。③然而,哺乳动物起源于3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一支,而鸟类则起源于2.6-2.4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支,这一支除了进化成今天的鸟类,还进化成今天的蜥蜴、蛇和鳄等动物。④因此,鸟类和蜥蜴、蛇、鳄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而与哺乳动物却没有直接的共同祖先。

1982年,英国伊丽莎白皇家学院的科学家加德纳却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a),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象传统观点所认为(b)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枣“哺乳鸟”。这一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是2.25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出来的,因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鸟类和爬行动物更接近。与众不同的是,加德纳提出这一学说时,并不象以往的动物进化研究者那样主要依据古代动物的化石资料,而是依据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加德纳提出,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之间存在着22个引人注目的共同特征,而且在动物界中,只有这两个纲的动物才具有这些特征。例如,这两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体内有调节体温的机制。此外,在心脏、头骨、脑的结构上,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生理和行为上,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具有显著的共同特征。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加德纳推论:这两类动物一定有共同的祖先。

加德纳的学说一提出,在学术界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部分生物学家认为这个学说站不住脚,加德纳提出的证据并不可靠,他那种完全不依靠化石资料的方法也不足取。而另一部分生物学家却十分推崇加德纳的学说,一位法国古生物学家甚至描绘出设想中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共同祖先枣一种热血恒温的、身上同时长有羽毛和毛发的树栖食虫动物:“哺乳鸟”!于是,在这一本来被人认为早已解决了的问题上,研究动物进化的科学家们展开了争论。1984年8月在伦敦自然历史和地理博物馆,300位来自英国、美国、欧洲大陆的专家学者聚会,对加德纳的学说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讨论会不仅探讨了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在进化起源上的关系,而且还对当前动物进化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传统的动物进化观点与加德纳的学说究竟谁是谁非?在伦敦的讨论会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似乎为时尚早。然而,多数科学家乐观地认为,在这样重大的动物进化理论上,学术界出现“裂缝”,传统观点面临挑战,这都是好事。它将促使动物进化的研究出现新的学派和新的进展。

1.下边的句子是从第一段中摘出的,指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原文中已用①②③④标出句码,请注意)。(3分)

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告诉我们,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关系,远不如鸟类和爬行动物那样密切。

(A)本段①句前面 (B)①句和②句之间

(C)②句和③句之间 (D)④句后面 ( )

2.在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

认为(a):

认为(b):

3.科学著作中常常用树枝形图表显示同类事物间的系统关系,这种图表叫“系统树”。参照下边按传统观点画出的系统树,在它的右边画出加德纳学说的系统树。(4分)

4.下列论断中的三项,两种学说在看法上有分歧,把它们选出来。(6分)

(A)地球上存在过“哺乳鸟”。

(B)鸟类和哺乳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C)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才具有共同特征。

(D)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大于不同特征。

(E)鸟类和哺乳动物应分属于不同的纲。

(F)鸟类与哺乳动物的关系比鸟类和爬虫类的关系近。

(G)鸟类起源的时间早于哺乳动物起源的时间。

(H)哺乳动物起源的时间早鸟类起源的时间。

5.加德纳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不同是:(3分)

(A)传统观点借助归纳,加德纳借助演绎。

(B)传统观点主要用化石资料推论,加德纳用现代生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推论。

(C)传统观点依据动物分类方法,加德纳则依据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

(D)传统观点依靠事实推导,加德纳利用想象建立学说。

作文(50分)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侯,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写在横线上。

题目:

树木·森林·气侯

枣谈

一九八六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分)C

二(3分)1.B;2.A;3.D(答对一小题给1分)

三(5分)

1.依次是:。,(对一处给0.5分,对两处给1分,对三处给2分)

2.依次是;,,;;(,),(对一处给0.5分)

四(4分)1.D;2.C;3.B;4.D(答对一小题给1分)

五(6分)

西汉、贾谊、《过秦论》、阡陌、疲弊 数百、斩木为兵、云集响应、赢、景

答对作者、篇名各给1分,答对其他一处给0.5分

六(3分)

(A)→(C)→(D)→(B)

全对给3分,A、C的顺序与答案相反而其他处对给2分

七(6分)

1.……直到他们被(带工老板)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2.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

答对一题给3分,其他改法符合题目要求的也算对

八(3分)

甲组A和C

乙组B和C

丙组B和D

答对一处给1分

九(17分)

1.(2分)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震动”后用逗号也不算错)

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3分)

(1)D(2)B(3)A

答对一处给1分

3.(3分)

也矣邪

答对一处给1分

4.(3分)

晋宣王即司马懿,“帝”指魏明帝,辛毗字佐治(或辛毗即辛佐治)

答对一问给1分

5.(2分)

原文: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

译文:诸葛亮就送给司马懿头巾之类妇女穿戴的服饰

摘对原文给1分,译文对给1分(“巾帼妇人之服”译成“妇女的衣服”不扣分,“遗”译错扣0.5分)

6.(2分)

(A)辛毗制止司马懿出战

(B)司马懿本来就不想打

答对一处给1分,意思相同即可

7.(2分)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它成书比《世说新语》晚

答对一问给1分

十(20分)

1.(3分)

B

2.(4分)

认为(a):从“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象”到“‘哺乳鸟’”

认为(b):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

由于题目要求的是写出“所认定的内容”而不是“认为”的宾语,答案不要求与原文字面完全相同

答对一处给2分

3.(4分)

全对给4分,所画直线方向错误不给分

直线方向正确而没有注意时间坐标要求的(分枝点位置不对),扣1分

没有标明时间数字和“哺乳鸟”的,分别扣0.5分

4.(6分)

A F H

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两处给3分,三处都对给6分

5.(3分)

B

作文(50分)

说明

1.评卷宜从三类卷入手,以此为分界线,确定类别。

2.要恰当地运用题中所提供的比喻,可以议论,也可以描述、抒情。至于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深浅、是非等,不宜深究。

3.不写副标题的扣2分。

4.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不计;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不清的酌扣1-2分。

5.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的,加1-2分;反之,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酌扣1-2分。

6.加、减分数,不能超出本类卷的上下幅度。

7.对于不足600字或没有写完的作文,应区别情况,参照评分类别酌情处理。

8.凡认为思想内容有所错误或其他方面有严重问题的试卷,提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一九八七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 语文试题

一、下列四个词语中加红字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选出正确的一种。(2分)

1.不遗余力

(A)漏掉 (B)剩下 (C)丢失 (D)赠送

〖答〗( )

2.将信将疑

(A)将要 (B)拿 (C)带、领 (D)且

〖答〗( )

3.大相径庭

(A)直 (B)比喻达到目的的方法

(C)经过 (D)门外的路

〖答〗( )

4.咸与维新

(A)交往 (B)赞许 (C)参加 (D)给

〖答〗( )

二、选出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

〖答〗( )

三、下列成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有关,从后面的四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组。(3分)

1.随俗为变 2胡服骑射 3鸡犬升天 4封狼居胥 5望帝啼鹃

(A)1.李冰 2.汉元帝 3.成名 4.贾谊 5.关汉卿

(B)1.李冰 2.赵武灵王 3.刘安 4.刘义隆 5.窦娥

(C)1.扁鹊 2.汉元帝 3.成名 4.辛弃疾 5.白居易

(D)1.扁鹊 2.赵武灵王 3.刘安 4.霍去病 5.杜宇

〖答〗( )

四、下面的四段选自要求背诵的课文,找出其中字句、出处无误的一段。(3分)

(A)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B)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去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答〗( )

五、下面三组列出的都是课文的篇名,画线的三篇是同属一类,分别从A、B、C、D中选出与画线的三篇同类的一篇。(3分)

1.《甘薯疏序》《<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

(A)《送东阳马生序》 (B)《鲁迅的精神》

(C)《陋室铭》 (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答〗( )

2.《小石潭记》《长江三峡》《游黄山记》

(A)《威尼斯》 (B)《苏州园林》

(C)《桃花源记》 (D)《雁荡山》

〖答〗(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梦游天姥吟留别》

(A)《敕勒歌》 (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过零丁洋》

〖答〗( )

六、以“犁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答〗( )

七、从句子A?/FONT>E中,分别找出同甲、乙两句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4分)

甲 人们才发现自己马群里的马在一夜间忽然变多了。

乙 他的报告能使听讲的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新知识。

(A)人家看见你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

(B)天才的布鲁诺要叫所有的人看见类似太阳的别的星星。

(C)他曾经看见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从这个桃园茶社里慢慢地走出来。

(D)交通局派来的一辆由最好的司机驾驶的最好的汽车,早已等在县委会门口。

(E)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

〖答〗与甲句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

与乙句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

八、“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4分)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答〗( )

九、下面的五句古文的译文,只有两句是符合原意的,把它们找出来。(3分)

(A)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译文)醒来时只看到枕席,方才的烟雾云霞都不见了。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我所喜欢的是“道”,进入了技艺的阶段了。

(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译文)在那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度,致力耕织,修治攻战的器械,在国外实行连衡而和诸侯相斗。

(D)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译文)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将猪腿放在上面,拔出剑切开来吃。

(E)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宝重器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译文)诸侯都很恐惧,在一起会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珍器重宝和肥沃的土地,来送给天下之士。

〖答〗( )( )

十、下面句子中的加红的词,有的是人称代词,有的不是。各句分别属于A、B、C、D中的哪一种?请回答。(4分)

(A)两个都是人称代词

(B)两个都不是人称代词。

(C)前一个是人称代词,后一个不是

(D)后一个是人称代词,前一个不是。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答〗( )

2.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以结盟好。〖答〗( )

3.予我千金,吾生若。〖答〗( )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答〗( )

十一、现代文阅读(24分)

1. 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中,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2分)得分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象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象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象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主人,谁少了谁,都象不应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答〗( )

2.下面引号的三段话反映了作品中人物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分别选出贴切的一种,把答案填入表格内。(3分)得分

(1)(鲁大海被打后,鲁侍萍说)“你是萍,……凭枣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雷雨》)

(2)(祥林嫂第二次回鲁镇后,经常说)“我真傻,真的,……”(《祝福》)

(3)(小菲利普把50个生丁给了于勒,心里默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叔叔于勒》)

(A)感慨万端,意在讥讽(B)满腹辛酸,欲说不能

(C)生性懦弱,本质善良(D)随机应变,不露痕迹

(E)骨肉相离,难舍难分(F)怜悯同情,感到不平

(G)痛苦不堪,悔恨莫及(H)惊疑不定,闪烁其词

〖答〗(1)( );(2)( );(3)( )

3.“又如槲寄生,它从某些树木吸取养料,它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它是雌雄异花,又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我们假使仅取外部环境,或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和好几种其它生物的关系,必定是同样不合理。”《<物种起源>导言》中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4分)

(A)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又难以解释的。

(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如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它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它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15分)

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思想明确,语言也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而就下笔写,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好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会思考,而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辛苦训练。谈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个方面。

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1)a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1)b在多数场合,(2)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3)a,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3)b地涌现出来。(4)A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4)B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4)C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4)D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象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乱。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两种经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它(5)a放下,让头脑冷静下来,得到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5)b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3)c,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很周全。多年来我体会到:读一部理论性的书,总要等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以后,才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掌握;想一个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必要的准备,写说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是片面的。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82年高考英语占分比例

1952到2014年历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市)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 读《画蛋》有感

1981年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实际具体、恰当

1982年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意:必须写成议论文……

1983年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1. 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

2.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1984年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 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 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

1987年

1.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400至600字之间

1988年作文题《习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你给他写封回信

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描写圆的想像物;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清理路旁的脏物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高三某班学生小张因病缺课两个月,请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后来,小张的学习成绩跟了上来,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给小王捎来200元作为报酬,小王很为难,找班主任谈谈自己的想法,班上的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在班会上,大家围绕这件事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你写一篇全面反映这件事和班上同学各种看法的广播稿。题目自拟

1994年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1995年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20分)要求:1.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像2.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1996年仔细观察下页《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一、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注意:

1.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2.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3.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4.200字二、以《我更喜欢漫 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注意:1.把你喜欢的那幅漫画的标题填写在作文题目的空白处2.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3.不少于600 字

1997年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写作文。现在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 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坚韧 ———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9年:材料命题——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 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 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000年: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 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 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 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学者这道 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2001年: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 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 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2002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 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 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2003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 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4年高考[微博]十五道作文试题

一、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二、全国卷(老课程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 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

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

D:阿Q!

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三、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四、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 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 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五、上海卷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1000字左右。(3)不要写成诗歌。

六、北京卷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七、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八、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3.67亿,在每个孩子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微博]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 庭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 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云南82年高考理科考哪几科

大约11%。

1982年的高考理科总分是640分,其中数学有20分加分题为120分,政治、语文、物理、化学各式各100分,生物50分;英语70分,70除以640约等于1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满分,如今她怎么样了?

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外语、政治,共7科。

1982年高考理科考数学一百二十分,语文一百二十分,物理一百分,化学一百分,政治一百分,生物三十分,外语五十分,总分是六百二十分。

1982年江苏高考科目和总分

罗曼罗兰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他说,这个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如果给你一次重新经历青春的机会,你有胆量去挑战吗?我想不是百分之百的人都有这个勇气。

1977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也是竞争残酷的一年,中国已经停滞十年的高考在这一年宣布恢复,参加高考的学子有五百多万人,但是最终的录取结果却只有三十万人,能够在这样情况下考取状元的刘学红,实力不容小觑。

改变命运的一次考试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时刻相连,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轻人时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刘学红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首个北京市文科女状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之前刘学红已经到农村插队两年,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日后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去当一个售货员,从来没想过自己还可以圆一个大学梦。

刘学红清楚地记着,1977年10月21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广播里突然传出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而此时正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下乡知青,听闻此语只觉得恍若隔世。

高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相对公平,且能够改变命运的一次考试,刘学红事后接受采访,坦然提起这次人生大起大落的感受,她直言四个字"感谢高考!"

机会向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歌德说:"善于捕获机会者为俊杰。"

刘学红报名高考之后,白天照常工作,有时间休息就拿出中学的旧课本来温习,直到距离高考开始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一同下乡的知青们集体请假回家备战高考,刘学红的父母为她找来了文革前历年的高考历史试卷,期望能对她有所助益。

1977年的高考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机会,高考破例在冬天举行。同时因为人员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在出题时,大多数都是以基础题常识题为主,当年的语文高考题作文为重中之重,占比分值很高,足有七十分之巨(总分为一百分)。

作文题目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刘学红洋洋洒洒写了两千个字,将知青生涯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隔开来,这些文字都是刘学红的真情实感,所以她写得一气呵成。

试卷上交,剩下的就又开始回归了正轨,刘学红继续回到农村种树,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回家后父亲拿着一张人民日报对着她念上面刊登的一篇文章,刘学红大吃一惊,这竟然是她的作文!原来当年人民日报,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三篇优秀高考作文,登报发表。

皇天不负有心人,之后刘学红顺利被北京大学新闻系录取,由于当年不透露成绩,事后经过查阅档案资料,人们才得知,刘学红的语文成绩距离满分只差一步之遥,差1分到100,名副其实的文科状元。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刘学红抓住了这次机会,一鼓作气战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四十三年后状元今何在?

现如今,刘学红已经到了退休年纪,居家安享晚年,2007年她将自己已经发黄陈旧的高考准考证交予国家博物馆收藏,重启那段尘封的岁月,这张小纸片记载了刘学红最光辉的岁月,和时代的发展。

她回忆起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眼神中满是感谢,说起1977年她的声音还是止不住的颤抖,刘学红说自己是个毫无疑问的"幸运儿"。

幸运迎来恢复高考,感谢政策让她重新追梦,考上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幸运地成功报考自己喜欢的新闻专业,感谢命运让她能够追逐热爱的方向,不负青春韶华;幸运地赶上分配工作的时代,感谢时代让她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

1982年,她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以第一志愿分配到中国青年报,在这里扎了根。刘学红一开始主要从事教育一类的新闻报道工作,后来从一名记者一直走到报业的管理层。

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期间,刘学红始终是头顶光环的,她既是北大毕业,又是从恢复高考后第一个文科状元,她不遗余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先后创办"教育导刊"、"电脑大屏幕"、"电脑·网络·市场"专刊等周刊。

迎合时代,抓住了互联网腾飞的羽翼,在2000年,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报网站-—中青在线,并担任总经理,可以说刘学红的眼光定位一直放得很长远,未来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网络媒体早晚会异军突起,中青在线是也是中国最大、最权威的集新闻发布和青年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青年类网站。

刘学红能够有今日的成就,除了她个人的努力,还有就是那场改变命运的高考。

高考制度发展到今天,它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比如说让教育失去了丰富性,教育是为了分数成绩,但有一点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那就是高考体现了面向社会所有青年人的教育公平。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身处何地,背景如何,只要你有知识,有才华,就可以通过高考实现个人梦想,改变人生轨迹。

当然如今说起高考,人们对于它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人仍然把它视作神圣的殿堂,一部分人却认为时代已经变了,不能单以成绩论英雄,在这个新社会人才想要得到出口,不一定需要高考来证明。

不过我们还是要承认,知识的确能够改变命运,高考还是目前最为公平的竞争方式,也是成就梦想最广大的舞台,这是多年来未曾改变过的事情。刘学红的故事告诉我们把握机会很重要,面对困难不要跑,努力奋斗才能写好人生的答卷

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

620分。1982年江苏高考15万名考生分别在5631个考场参加了考试,总分620分,其中语文100分,数学100分,政治10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英语70分,生物50分。英语是100分的试卷,按70%计入高考总成绩。

1982年高考难度

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唯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选自《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扩展资料

《紫藤萝瀑布》的美在于描写的细腻多姿和结构的玲珑精美。文章的写景细腻而又有层次感,有色彩的摹画,有形态的绘制,又有芳香的捕捉,从外象写到内质,从视觉形象写到味觉感应,用墨丰腆,笔致多变。

《紫藤萝瀑布》的语言清新隽雅,柔婉含蓄。文章的描写语言,不仅做到了形象、生动,逼真,而且带着独特而含蕴的抒情韵味。值得称道的是文与意的谐和结合: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情韵妙合贴切。

《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借助于辉煌的色彩所形成的气势与活力,极状了紫藤萝新生后生命的繁茂与蓬勃。表明了花的生命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它和人一样,在历史的行程中注定要遭遇各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和不幸。花开花谢连着人类命运的沉浮与漂泊,花荣花枯胶结着社会的兴衰与变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紫藤萝瀑布

82年江苏高考录取分数线

难度较高。1982年社会环境差,生活水平低,教育文化不受重视。

1、高考科目较多,包含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英语和生物,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相对更广泛。

2、满分标准条件苛刻,需要对各个科目的知识点有扎实的掌握。

3、高考在炎热的夏天进行,对于考生的体力和心理都是不小的考验。

82年能考啥

82年江苏高考录取分数线是640分。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1982年的高考理科总分是640分,其中数学有20分加分题为120分,政治、语文、物理、化学各式各100分,生物50分。英语70分。

1982年高考时间三天要考6科,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和地理。考试时间是7月7、8、9日三天。各科分值:语文和数学各120分,其他各科各100分,总分640分。当年在高考前,所有考生还必须要参加筛选考试,获得高考考试资格才能参加高考。在当时能够考上中专就很不错,当时的专科至少要相当于今天的211大学。

文章标签: # 高考 # 一个 # 1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