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高考历史偷分技巧_高考历史无耻得分法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历史大题答题套路及解法技巧总结2.历史高考为什么这样难3.高三历史的答题注意事项分析在高考试题中,历史解答题常常以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就一一介绍六种题型考法,以及答题技巧有哪些~六种题型1、叙述型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
1.高考历史大题答题套路及解法技巧总结
2.历史高考为什么这样难
3.高三历史的答题注意事项分析
在高考试题中,历史解答题常常以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就一一介绍六种题型考法,以及答题技巧有哪些~
六种题型
1、叙述型
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
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你的认识”等。
解题技巧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要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
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
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 生产力标准;
(2)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 阶级的观点;
(4) 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5) 不要以偏概全;
(6) 客观公正,不要带感彩;
(7) 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学会自主概括和归纳材料的能力。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套路及解法技巧总结
高考文综估分的要领是宽严适度、有理有据,估分要把“踩点”和“踩意”结合起来,“踩点”是指答的要点是否全面,“踩意”是指意思与标准答案相似。历史、政治、地理三科名师对主观题给分点进行了细致的拆分。
地理:找好关键词和得分要点
刘驰罡
大连二十四中学地理组组长
36.
(1)共6分
要点1:答出河流多泥沙,沉积的关键词,得3分。若没有写沉积,可酌情扣1分。要点2:答出枯水期河床裸露,得2分。若只答水位季节变化大,不得分。要点3:按答案估,1分。
(2)共8分
要点1:答出风向得2分。要点2:河谷方向与风向一致或平行得3分。
要点3:答出地形、狭管效应得3分。此题得分要点给得较为明确。
(3)共8分
此题分值均给在论据上,选择观点上是没有附分值的。
观点A:要点1:大风带来沙尘,得2分;要点2:河流搬运泥沙,得2分;要点3:用水量增加,河床裸露期增长得2分,若只写用水量,未写裸露期,不得分;要点4:风速降低,得2分。
观点B:要点1:降水多,风沙发生季节短,得2分,只答降水多也可得2分;要点2:植树造林得2分;要点3:沙源集中地的面积狭小,得2分;要点4:难以向周围扩展,得2分。
37.
(1)共6分
原因:要点:天然次生林与灌丛涵养水源得2分,关键词是涵养水源;
过程:要点1:减缓地表径流得2分;要点2:增加下渗得2分。
(2)共8分
植被变化:要点1: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得2分;要点2:沼泽萎缩得2分。
原因:要点1: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得2分,要点2:地下水位下降得2分。
(3)共6分
要点1:成材快,良好的原料(共3分),若分成两点做答,也得3分;要点2: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得3分。
(4)共4分
要点1:年降水总量少得2分;要点2:旱季时间长得2分,或答季节变化大也可得2分。
选修:每题10分
42.旅游地理
地处亚热带、海拔高、植被繁茂,夏季强调凉爽,冬季强调有积雪,共5个要点,每点2分。
43.灾害地理
要点1: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得2分;要点2:春播推迟导致生长期缩短得3分;
要点3: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得3分;要点4: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得2分。
44.环境保护
危害:要点1:危害身体健康得2分;要点2: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得2分。
原因:要点1:自然净化周期长(或自净困难)得2分;要点2:人工净化困难得2分;
要点3: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得2分。(或分布广,难以集中治理也可得2分。)
政治:踩意得分要把握适度原则
卞丽萍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大连市骨干教师,大连市优秀班主任,大连市优秀教师。大连市教育学会高中政治专业委员会理事,大连市高考指导组成员,高中教师优质课评委。
目前高考政治主观题阅卷的主要方式是“踩点给分”,答案中的关键词是得分的重点。一般来讲,阅卷教师只能从学生答案中找出最显眼的所谓“关键词”,因此,关键词才是最主要的得分点。其次,学生答题时组织的语言可能同标准答案不完全一样,这时需要“踩意得分”。即学生的答案要点符合所给答案的主旨内容,也可得分。“踩意得分”不是随意得分,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另外,试卷的字迹是否干净整洁对于得分也是至关重要的。
38.(26分)(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评分标准是: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2分)促进了产值增加或推动经济增长(2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1分),提供了劳动力或增加就业(2分);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或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3分)(在这一点中只答土地利用率)得(2分);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2分)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2分)或有利于扩大内需也可得(2分)。(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每个都可酌情给2分,但不能重复给分。)
(2)假设你是M省人大代表,请结合材料二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12分)
评分标准是: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机制。(3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3分)扩大保障体系覆盖面,并提高保障水平。(3分)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监督,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3分)。如果答出监督或保护合法权益的一个方面,只能得2分。以上内容必须从政策建议的角度进行分析,否则都需要酌情扣分。(如果只答出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等,没有具体结合材料提建议,只能得6分。)
39.(26分)(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评分标准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若这两点只答出一方面得(2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2分),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2分)。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若两个方法论只答出一个得(2分),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2分),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
评分标准是: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3分)或答出科技能最大限度的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各地信息也可得(3分)。科技创新带来文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3分)。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4分)
评分标准是: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每项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这道题的答案较宽泛,只要言之有理就可得分。
由于高考政治主观题采用“踩点给分”和“踩意得分”相结合的方式阅卷,因此考生一定要认真仔细对试卷进行回顾,结合自己的答题情况,理性估分。
历史:不要拘泥于答案原话
孙玉萍
二十四中学历史教师,曾获大连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大连市“知识型职工”、中山区“三热爱”先进个人、学校“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总则:
历史估分不要拘泥于答案原话,将“踩点”与“踩意”结合赋分。主观题估分建议遵循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及时整理提纲,不要求证他人答案。二是科学把握评分标准,如考生文字表述与参考答案相同或相近,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三是细读评分细则,抓住关键词。四是宽严各估一次取平均值。
40题:关键词
(1)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发展,引起重视(2分);相对论的提出(2分);观测结果的证实(2分);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2分)。
(2)态度:欢迎或宣传。(2分)
评析:西学东渐或;(2分)提升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2分)
态度:质疑。(2分)
评析:西方文明弊端,一战教训;(2分)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2分)高估传统文化价值,(2分)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主张保守思潮。(3分)
41题:此题为看图说话,提取信息准确。开头与结尾部分应出现类似政治制度与建筑风格之间的关系,政治文明的多元与建筑艺术的不同等。参考答案的关键词必须出示皇权至上、君主立宪制、民主政治。如写封建等级制度、英国的代议制民主也可得分。
45题:
(1)土地兼并(2分)贫富分化(2分)
财政紧张(2分)
(2)简化税制,扩大纳税面;(2分) 增加收入;(2分) 商品经济发展;(2分)
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负负担相对公平。(3分)
46题:
(1)议员选举与科举功名相联系;(2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3分)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3分);军国大政仍归君主。(2分)
(2)制度设计;(2分)为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础。(3分)
47题:
(1)一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2分)二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处。(3分)
(2)对国际法的发展或创新;(2分)为处理战争问题提供法律依据(2分);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罪行;(2分)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2分)保护人权。(2分)
48题:
(1)北宋褒奖王安石,(1分)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2分);南宋贬斥王安石(1分),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2分)
(2)目的:弘扬并推行改革,(2分)挽救民族危亡。(2分)
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2分)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3分)
考生应多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主观题答案不同说法的评分标准及给分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估分的准确率。
历史高考为什么这样难
25 分大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根据主观题的设问方式,我们可以将其主要分为五大类。
解题方法:
对材料解析题要从两个方面分层,一是对设问分层,二是对材料分层。对于试题设问的分层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即审四语。
对于材料的分层,一要明确材料主旨,这一信息结合材料和设问内容或材料开头语和材料出处即可获取;二要明确材料内容,即材料包括或涉及材料主旨的哪几个方面。划分材料内容层次的主要依据是:
1.内容的关联性。
2.材料的断句构成、标点符号,主要是句号、分号、省略号等。
3.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2分,分值为6—8分,则要点为3—4个,即3~4个层次。
分层之后,最后返回问题,根据对设问和材料的分析,联系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12分开放探究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1.命题形式:一般是1个材料、1个设问,分值在12分。
2.考查知识:以纵向或者横向命题为主,以当前社会热点及学术热点等切入,考查学生纵向综合及横向对比的能力。
3.考查能力:以概括、比较等设问方式呈现,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和归纳信息、对比分析的能力。.
解题方法:
1.审设问:审清答题来源和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明确答题方向。
2.读材料:首先读材料出处,、图表、表格信息,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信息等。其次,审读材料正文,找出材料的中心论点、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和关联点(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3.扣教材: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和读完材料后,应回顾与所学知识的连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
4.组答案: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1)一个前提:即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在规定区域内答题。
(2)两个原则:第一,答案在按分估点的基础上“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也就是要多角度组织答案,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用“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时应“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第二,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在前面。要紧扣设问,把答案要点按①②③分别写出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回答的要点。
15分选考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1.命题形式: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一般两问,第一问多是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改革的原因、内容、措施、特点;第二问基本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简析”改革的意义、作用或影响。
2.考查知识: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材,多以中国的改革尤其古代的改革或人物为主,与当前社会热点有关,如“三农”“民生”“民主政治发展建设”“一带一路”等,力图给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提供借鉴。
3.考查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
1.根据材料,按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或评价划分材料的层次。
2.根据材料的句意和段意,粗略列出答题的关键点及答案条数。
3.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丰富答案,如改革的背景,可以从国内外各种矛盾、生产力发展等角度分析;改革的评价要从积极、消极等方面分析。
4.根据设问结合粗略列出的答案,组织出完整的答案。
典题示例: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全国Ⅲ,46)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据《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6分)
(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
答案:
(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培养人才。
(2)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政治智慧。
方法指导:
概括时:要充分依托材料、理解概括对象、根据分值提示,结合相关知识罗列要点,注意概括的点要全,面要广。
说明时:首先要分析材料,提炼关键信息,找出材料中与问题紧密相关的解题切入点,然后紧扣题意,回归教材,运用教材基本原理或知识准确、缜密地组织答案。
简析时:重在“析”,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高三历史的答题注意事项分析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讲解及训练
一、主观题得分技巧
1、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2、点多而全,回答直接,使用专业词句。
例: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2)改变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弊端。
(3)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4)解放生产力、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5)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巩固政权。
(6)促进农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发展;为工业化提供物质基础。
(7)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探索基本模式、规律和公式
(1)模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内国际;积极、消极;直接、根本。
(2)经济发展原因:政治社会环境;政策;科技;内外交流;人民辛勤。
(3)革命爆发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社会矛盾交织;思想传播;导火线。
(4)改革原因:社会矛盾、统治危机;旧生产关系阻碍;民族危机;外部工业文明(先进文明)冲击。
4、明确题目主题、紧扣呼应主题
例观点评析题:亮出观点(对否)-事实依据-观点谬误所在-正确认识、解决方法-总结。
5、杜绝错别字。
二、审题技巧
1、审题目类型:叙述题、论证题、分析题、比较题、评价题和综合题。
2、审限定条件。题目的限定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物、设问角度等。
3、审求答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是原因、影响、异同点、特点、性质、结局、意义之类。
4、审能力要求。试题考查我什么能力?是识记?理解?还是应用?题目的要求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5、审题目分值。一个2分的求答项,不可能要你用很多话回答。
结构严谨是提高答题质量的关键。一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做到紧扣题意,有问有答;二要讲究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做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三要有正面的回答,也要有一二句话的小结。力争内容完整是解题的重中之重。
例1:以历史原因的分析为例,总结中国古代史上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与分裂,社会动荡与安宁,政府重视与摧残。(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与停滞,发展的新突破与新的生产方式出现。(3)民族关系:民族友好与战争,民族融合与交流。(4)对外关系:友好往来与频繁交往,闭关政策与开放。按此思路和技巧,可得出中国古代史上任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历史条件。
#高三# 导语答题中想要获得比较高的分数,需要学生注意一些的答题的注意事项,下面 无 将为大家带来高考的答题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注意高考历史的答题注意事项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3、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4、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5、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6、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首先要在正式答题前,在草稿纸上列举本论述题的简单提纲。其次按照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取有效的、有足够历史依据的信息结论;第二,列举史实,分层次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主要是提升自己看问题的层次、体现自己的知识联系水平)。最后还要注意:论述题不要罗列要点,不加序号如①②③,利用段落来体现你回答问题的层次。
高考历史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
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
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1、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
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2、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3、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
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4、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5、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6、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
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
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7、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
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
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8、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9、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0、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
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1、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2、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
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
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生产力标准
(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彩
(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高中历史的有效复习的方法
改善记忆效率的策略
普及人脑记忆的科学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主要利用历史第二课堂,开设高中历史复习记忆微型讲座,邀请在记忆心理学方面有专长的老师讲解人脑记忆的科学知识,也适时地让少数在这方面学有心得的学生现身说法。当然,记忆心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指望通过几次讲座就能让学生谙熟其规律是不现实的。为了能够让学生持久关注这一问题,课题组成员还分工编印了名为“探究人脑记忆奥秘,改善历史记忆效能”的小册子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一步学习和消化。
杜绝满目地背诵
高中历史课外书看得太多太杂溶剂记不住,甚至混乱你原本已经记住额高中历史知识,这个现象在我们当时的班上的一些女生身上我感觉特别严重,这是个误区。
调动各种感官
实践告诉我们,记忆时若只有一种感官单通道地记忆,效果远不如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好。高中历史复习有效复习所以在记忆高中历史知识时,除了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外,还应多动口、多动手,以增强记忆效果。当然,历史记忆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在今后的教研实践中充分调动广大师生,不断挖掘校本资源,才能把“如何改善历史记忆效率”这一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为实现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理解是高中历史复习记忆的前提,而有效复习方法则提高记忆效率的保障。
而实际上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经常运用多种方法的只占五分之一左右,偶尔用一两种方法不到一半,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几乎从不讲究方法。“我脑子聪明,不需要方法”甚至成为个别优等生的口头禅,自豪感溢于言表。事实上,高中历史复习即使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从外部环境选择、高中历史复习记忆主体变通、记忆对象重组和记忆手段创新等方面去因地制宜地掌握恰当的技巧,要想铭记历史,也只能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