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高考文科数学数列经典大题训练(附答案),高考文科数列专题

tamoadmin 2024-06-17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三文科数学公式总结2.#高考提分#关于数列的求和方法共有哪几种3.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卷19题如何做才好,算是高考压轴题吧应该,难度好大。4.2012山东高考数学文科第二十题5.2010浙江高考文科数学卷第十九题数列问题第二个答案没看懂。6.高考数学数列问题求解!07年全国I卷文科21题表示答案解释地很详细,不知楼主哪里不懂因为{tn}是等比数列,所以t1t(n+2)=t2t(n+1)

1.高三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2.#高考提分#关于数列的求和方法共有哪几种

3.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卷19题如何做才好,算是高考压轴题吧应该,难度好大。

4.2012山东高考数学文科第二十题

5.2010浙江高考文科数学卷第十九题数列问题第二个答案没看懂。

6.高考数学数列问题求解!07年全国I卷文科21题

高考文科数学数列经典大题训练(附答案),高考文科数列专题

表示答案解释地很详细,不知楼主哪里不懂

因为{tn}是等比数列,所以t1t(n+2)=t2t(n+1)=...=tit(n+3-i)=(t1^2)q^(n+1)=1*100=10^2

①×②,得Tn^2=10*10*10*...*10,共2(n+2)个10

=10^2(n+2)

Tn=10^(n+2)

an=lgTn=lg10^(n+2)=n+2

高三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特别的学科,高考要想数学分数高,必须掌握必考知识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

第一,函数与导数

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

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

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

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主要考察对定理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

第七,解析几何

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文科数学高频必考考点

第一部分:选择与填空

1.集合的基本运算(含新定集合中的运算,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常用逻辑用语(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判定);

3.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奇偶性、对称性、单调性、周期性、值域最大值最小值);

4.幂、指、对函数式运算及图像和性质

5.函数的零点、函数与方程的迁移变化(通常用反客为主法及数形结合思想);

6.空间体的三视图及其还原图的表面积和体积;

7.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角的计算、球与多面体外接或内切相关问题;

8.直线的斜率、倾斜角的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线距离公式的应用;

9.算法初步(认知框图及其功能,根据所给信息,几何数列相关知识处理问题);

10.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理科: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正态分布、统计案例、回归直线方程、独立性检验;文科:总体估计、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11.三角恒等变形(切化弦、升降幂、辅助角公式);三角求值、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12.向量数量积、坐标运算、向量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13.正余弦定理应用及解三角形;

14.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能应用简单的地推公式求其通项、求项数、求和;

15.线性规划的应用;会求目标函数;

16.圆锥曲线的性质应用(特别是会求离心率);

17.导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定积分简单求法

18.复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及几何意义;

19.抽象函数的识别与应用;

第二部分:解答题

第17题:向量与三角交汇问题,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第18题:(文)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相结合型)

(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及其数字特征;

第19题:立体几何

①证线面平行垂直;面与面平行垂直

②求空间中角(理科特别是二面角的求法)

③求距离(理科:动态性)空间体体积;

第20题:解析几何(注重思维能力与技巧,减少计算量)

①求曲线轨迹方程(用定义或待定系数法)

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灵活运用点差法和弦长公式)

③求定点、定值、最值,求参数取值的问题;

第21题: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

这是一道典型应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的试题,是考查考生解题能力和文科数学素质为目标的压轴题。

主要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迁移思想;整体代换、分与合思想

一般设计三问:

①求待定系数,利用求导讨论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②求参变数取值或函数的最值;

③探究性问题或证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第22题:三选一:

(1)几何证明主要考查三角形相似,圆的切割线定理,证明成比例,求角度,求长度;利用射影定理解决圆中计算和证明问题是历年高考题的 热点 ;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主要抓两点: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互化为普通方程;有参数、极坐标方程求解曲线的基本量。这类题,思路清晰,难度不大,抓基础,不做难题。

(3)不等式选讲:绝对值不等式与函数结合型。设计上为:①解含有参变数关于x的不等式;②求解不等式恒成立时参变数的取值;③证明不等式(利用均值定理、放缩法等)。

2018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高中数学知识点 总结

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这部分知识高考占22---27分

2、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3、圆方程:

必修三:1、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必修四: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平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必修五: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X1__X2=c/a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公式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公式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__2+2__3+3__4+4__5+5__6+6__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2北京卷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中导数知识点总结大全

★ 山东2022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湖北2022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河北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中文科数学复习指导与注意事项

★ 2017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考提分#关于数列的求和方法共有哪几种

高三文科生在复习数学科目时,首先需要掌握数学公式。为了帮助高考考生掌握数学公式,下面我为高三文科生整理数学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文科数学公式

 一、对数函数

 log.a(MN)=logaM+logN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logbN=logaN/logab(a>0,b>0,N>0 a、b均不等于1)

 二、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S直棱柱侧=c*h(底面周长乘以高)

 S正棱椎侧=1/2*c*h?(底面的周长和斜高的一半)

 设正棱台上、下底面的周长分别为c?,c,斜高为h?,S=1/2*(c+c?)*h

 S圆柱侧=c*l

 S圆台侧=1/2*(c+c?)*l=兀*(r+r?)*l

 S圆锥侧=1/2*c*l=兀*r*l

 S球=4*兀*R^3

 V柱体=S*h

 V锥体=(1/3)*S*h

 V球=(4/3)*兀*R^3

 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

 (2) 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

 |AB|=sqr[(x2-x1)^2+(y2-y1)^2]

 (3)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 d=|Ax0+By0+C|/sqr

 (A^2+B^2)

 (4) 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

 C2|/sqr(A^2+B^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sin(2*k*兀+a)=sin(a)

 cos(2*k*兀+a)=cosa

 tan(2*兀+a)=tana

 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

 sin(兀+a)=-sina

 sin(兀-a)=sina

 cos(兀+a)=-cosa

 cos(兀-a)=-cosa

 tan(兀+a)=tana

 四、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使用

 1、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tan2a=(2*tana)/[1-(tana)^2]

 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cosa)^2=(1+cos2a)/2

 (sina)^2=(1-cos2a)/2

 tan(a/2)=sina/(1+cosa)=(1-cosa)/sina

 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A=(b^2+c^2-a^2)/2bc

 cosB=(a^2+c^2-b^2)/2ac

 cosC=(a^2+b^2-c^2)/2ab

 tan(兀-a)=-tana

 sin(兀/2+a)=cosa

 sin(兀/2-a)=cosa

 cos(兀/2+a)=-sina

 cos(兀/2-a)=sina

 tan(兀/2+a)=-cota

 tan(兀/2-a)=cota

 (sina)^2+(cosa)^2=1

 sina/cosa=tana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cosa*sinb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高中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

 1.《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2.《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

 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

 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

 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

 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加余弦想余弦,1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

 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

 3.《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 方法 ,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4.《数列》

 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N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

 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

 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

 首先验证再假定,从K向着K加1,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

 5.《复数》

 虚数单位i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

 对应复平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箭杆与X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

 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代数几何三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

 代数运算的实质,有i多项式运算。i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

 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

 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平行四边形,

 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逆向顺向做旋转,伸缩全年模长短。

 三角形式的运算,须将辐角和模辨。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开方极方便。

 辐角运算很奇特,和差是由积商得。四条性质离不得,相等和模与共轭,

 两个不会为实数,比较大小要不得。复数实数很密切,须注意本质区别。

 6.《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

 7.《立体几何》

 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 台球 为代表。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

 垂直平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

 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

 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平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

 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

 8.《平面解析几何》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平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高三文科 数学 学习方法

 一:加深理解

 对数学课本里的概念要重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认真看书,多练习,全面掌握,结合所有资料,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更深知识的理解。

 二:认真做笔记

 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做笔记。听课不只是要听而已,还在积极的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要用什么方法,什么公式等等。老师上课时讲的,都会有一些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还有平时都会出错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判断。所以上课做好笔记是必须的。

 三:反复练习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卷19题如何做才好,算是高考压轴题吧应该,难度好大。

后面有不清楚的,请等这个网站)

一、公式法求和

对这些比较简单常见的数列,我们可以记下他们的前项和,在题目里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求某些数列的和。

二、分组结合法求和

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中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利用分组结合法。

三、倒序相加法求和

如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求法就是采用这种办法,即一个数列,与首末两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把原数列和倒写后的数列对应项相加可以求得原数列的前项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四 、错位相减法求和

若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中、中一个是等差数列,一个是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可在已知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公比,然后再将所得新和式与原和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这种方法叫错位相减法。

五、裂项相消法

若一个数列的每一项都可以化为两项之差,并且前一项的减数恰与后一项的被减数相同,求和时中间项互相抵消,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就是裂项相消法。

一般地,当数列的通项往往可以将变成两项的差,采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六、转化法求和

转化法就是把非特殊数列的求和问题转化为等差(比)数列求和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6:求

解:此数列的通项为,既不是等差也不是等比数列,但却是等比数列,因此可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七、数学归纳法

在2006年的高考题中,出现了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中要先求出该数列前项和,然后根据其前项和来求其通项公式。在求前项和时没有用到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几种方法,而是根据归纳猜想验证即数学归纳法来得到的。

例7(2006年全国高考理科22题):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1,2,3,…,(1)求a1,a2;(2)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1)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

于是(a1-1)2-a1(a1-1)-a1=0,解得a1=,

当n=2时,x2-a2x-a2=0有一根为S2-1=a2-,

于是(a2-)2-a2(a2-)-a2=0,解得a2=

(2)由题设(Sn-1)2-an(Sn-1)-an=0,即Sn2-2Sn+1-anSn=0

当n≥2时,an=Sn-Sn-1,代入上式得 Sn-1Sn-2Sn+1=0   ①

由(1)知S1=a1=,S2=a1+a2=+=,由①可得S3=,

由此猜想Sn=,n=1,2,3,…

八、构造法求和

1.对于这种类型的数列一般利用待定系数法来构造等比数列,即令则,与已知递推式比较得:即,从而转化为是公比为A的等比数列。

例8:在数列中,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 对于这种类的数列一般把它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

①若p=q,则化为,从而化为以为首项,公差等于r的等差数列{}后来求和。②若p≠q,则化为,进而转化为类型(1)求通项后再求和.

例9: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 ∵ ∴

令,则

∴{+1}是以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3)对于这种类型的数列一般把它转化为,再化为,对照系数,解出x,y,进而转化为类型(1)来求解

例10(2006年山东高考文科):已知数列{}中,,)在直线y=x上,其中n=1,2,3…,求数列前项和.

解析:∵)在直线y=x上

 ∴ ①

令,可化为:

与①比较系数得

(4) 对于这种类型的数列一般采用取倒数后得,化为类型(1)后求解。

例11:已知数列{}满足a1=1,,求数列{}前项和。

解析:由,得

 即:,

∴是以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 即

 (5)对于这种类型一般把它转化为等比数列来求解,

①若p=1,则等式两边取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化为:,得到首项为,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所以=,再求和.

②若p≠1,则等式两边取以p为底的对数得:,转为类型(1).

例12(06年石家庄模拟):若数列{}中,且,求数列前项和。

解析:∵及知,两边取对常用对数得:

 ∴{}是以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6) 对于这种类型一般采用两端除以得:,再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来求解。

①,则构成以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例13(07保定摸底):已知数列{}满足时,,求数列{}前项和。

解:数列{}是以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②,转化为类型(1)求解。

(7)对于这种类型的数列一般把它转化为,利用与恒等求出x,y,从而得到等比数列,得=f(n),进而化为类型(3)。

九、巧用求数列的前项和

例14(2007年福建高考文科):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an+1=2Sn (n∈N*).求数列{an}的前项和。

解:∵an+1=2Sn,,∴Sn+1-Sn=2Sn,

∴=3

又∵S1=a1=1,

∴数列{Sn}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Sn=3n-1(n∈N*).

十、利用导数求数列的前项和

对于一些难求的数列的前项和,如果能把它看成某个已知的和式的导数,那么所求和式就转化为容易计算的导数。反之把一些基本的和式、公式用导数的方法就能得到一些新的求和公式。

例15:求和

 分析:当时,易知:

当时,由于,故知数列是等比数列求导而来。

 解:(1)当时,;

(2)当时,由于 两边对求导得:

2012山东高考数学文科第二十题

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裂项求和法,还用到了放缩法,计算量较大,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属于难题.答案看主要是我也懒得做了,就直接搬运咯。

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Sn?-(n?+n-3)Sn-3(n?+n)=0, n∈N*

(1)求a1的值;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1/a1(a1+1)+1/a2(a2+1)+...+1/an(an+1)<1/3

2010浙江高考文科数学卷第十九题数列问题第二个答案没看懂。

2012山东高考数学文科第二十题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5项和为105,且a20=2a5.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对任意m∈N*,将数列{an}中不大于7^(2m)的项的个数记为bm.求数列{bm}的前m项

和Sm.

高考数学数列问题求解!07年全国I卷文科21题

你应该是第三步到第四步看不懂,方法是只要在第三步两边都乘以8,再在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个d^2,使得左边形成一个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来化简的式子,再在把8从左移到右,这样就变成了第四步这样这样子了。分析发现第四步左边大于等于0所以右边也一样,于是推出d^2大与等于8

所以就得到这个答案了····

哦,好的,我来回答,题目下面有答案,解法我不说了,至于错位相减,是由于an/bn是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之商,故将Sn写出后,将Sn乘以公比q,然后将下式的第二项与第一项对齐,依次写出,上式前面多一项,而下式后面会多一项q

an/bn,下式减上式,则中间的各项之差成等比数列,再用等比公式算,会了?,看起来很麻烦吧,动手做一下吧,很容易掌握的,加油,

文章标签: # 数列 # 高考 # 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