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孔雀东南飞高考,孔雀东南飞高考要背吗

tamoadmin 2024-07-12 人已围观

简介1.文言文偏义复词详解2.高考语文诗歌比兴手法的介绍3.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什么?4.高考题中都出现过哪些古诗词?5.全国2卷文言文出处6.2008年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是一种民族政策,各国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类似政策,主要是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和体现国家对少数民族人民的一种关怀。另外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你可以看看少数民族多数都是居住在偏远的地区,教育

1.文言文偏义复词详解

2.高考语文诗歌比兴手法的介绍

3.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什么?

4.高考题中都出现过哪些古诗词?

5.全国2卷文言文出处

6.2008年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

孔雀东南飞高考,孔雀东南飞高考要背吗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是一种民族政策,各国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类似政策,主要是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和体现国家对少数民族人民的一种关怀。另外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你可以看看少数民族多数都是居住在偏远的地区,教育欠发达,考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要少,而且近年来国家都开始对农村贫困地区考生在高考中给予适当的降分等,也是一种对于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边穷地区留不住优秀教师等而造成的考生成绩无法跟大城市和发达省份城市教育资源差别。这些都是国家的一种政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个情况会慢慢有所改变,但是不会很快改变,从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孔雀东南飞”现象看,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优质人才还是外流较多。

文言文偏义复词详解

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2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高考语文诗歌比兴手法的介绍

对偏义复词有两种考查形式:

 1.判断是否为偏义复词

 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14:.《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 )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

 答案为C(解析见参考答案)

 2.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

 如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翻译成了?张不开,闭不上?的错误答案。

 又如2010年全国II卷第11题要求将 ?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译成现代汉语,其中的?面目?也是偏义复词:?面?,脸面,?目?,眼睛,此处偏用?面?的意思。

 在古代诗文中偏义复词出现频率很高,是学生理解文言文和解答翻译题时的难点,准确识别并理解偏义复词有益于我们对文言文的解读。

 知识梳理

 一、偏义复词的类型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公姥?只有?姥?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二、偏义复词的识别

 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父兄?一词的意义当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又如《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远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字来表明诗人信步自适的心境。

 2.根据语法关系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而不能修饰

 ?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又如《礼记》?士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中,因?车?与?造?构成动宾关系,与?马?不搭配(一般而言,我们不能说造?马?),故?马?无义,起陪衬作用,?车马?偏指?车?义,

 3.根据词语照应来判定。

 如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巷陌?偏义在?巷?,?陌?是衬字,这从后面的?住?字可以判定。

 识别的注意事项:

 1.偏意复词中的陪衬语素没有固定的位置,可前可后。例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句中?出入? 偏义在?入?,?出?字陪衬在前,译为:防备别的强盗闯进和意外的变故。?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中的?出入?偏义在?出?,?入?字陪衬在后。译为:有子女在母亲没有再嫁,出门没有一件好衣服。

 2. 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露出来,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临时性便随即消失。因此,对于偏义复词不能死记硬背,要结合语境来识别,在一个语言环境中是偏义复词,而换一个语言环境就不一定是偏义复词。如:?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这句中的?弟兄? ,从文中内容知道,逼迫刘兰芝的是她的哥哥, ?弟兄?是偏义复词。?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孟子《庄暴见孟子》)这句中的?兄弟?不是偏义复词。

 3.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共同表示一个意义。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三、偏义复词的翻译

 ?偏义复词?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将?陪衬意?去掉,把表示意义的那个语素翻译出来即可。如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中?死生?偏义在?死?,意为死难。这句话可译为为:也以此来表明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四、中学教材中常见的偏义复词梳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存亡?偏义在?亡?,灭亡。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偏义在?辱?, 此处可译为?遭贬谪的不幸?。

 4.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司马迁《鸿门宴》)?置?,丢弃。?车骑?:?车?,车马,?骑?,骑士,偏义在?骑?。

 5.我有亲父母。(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父母?偏义在?母?,指刘兰芝的母亲。

 6.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女子? 偏义在?女?,女儿。

 7.孰与君少长? (司马迁《鸿门宴》) ?少长? 偏义在?长?,年龄大。

 8.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琵琶行》) ?去来?偏义在?去?,意为离开。

 9.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孔雀东南飞)?进退?,?进?,指?进来?,?退?指?退出?,义偏?进?。

 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异同?偏义在?异?,不同。

 11.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南录〉后序》) ?往来?偏义在?往?,指宋朝的使者北

 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12.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指南录〉后序》)?虚实?偏义在?实?,实情。 双基题板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其日牛马嘶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

 B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韩非子〃喻老》) ..

 C死生,昼夜事也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

 B固知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 却看妻子愁何在(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B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C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刘向 《唐雎不辱使..

 命》 )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

 提升空间

 指出下面各句中的偏义复词并释义。

 1.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汉乐府〃相和歌〃白头吟》)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司马迁《屈原列传》)

 3.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曹操《却东西门行》)

 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夜雪》)

 5.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6.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司马光《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7.凤姐虽然如此之忙,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筹划的十分整齐。(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8.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贾谊《论积贮疏》)

 9.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苏轼《石钟山记》)

 10.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11.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12.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

 13.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李渔《芙蕖》)

 14. 而某不量敌众寡。(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5.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梁惠王下》)

 参考答案

 考点综述

 1996年高考14题解析:

 A项的?奸?,求取,与?利?构成动宾关系,不是偏义复词;B项的?宴?飨?都是

 宴请的意思,是同义复词;D项的?利病?,按文句意应是?利益和危害?,两个词素都起作用,也不是偏义复词。只有C项的?刺?短长?,?刺?是指责,其宾语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短长?是偏义复词。

 2003年上海卷例题译文:

 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

 2010年全国II卷例题译文:

 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双基题板:

 1. D

 解析:A ?牛马?偏义在?牛?,?马?为衬字。B ?肌?指肌肉,?肤?指皮肤。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时就己指出他的病己在?腠理?,即皮肤和肌肉之间,而这一句是说齐桓公的病情加重,逐渐向身体内部深入,故?肌肤?应偏指?肌?。 C ?死生? 偏义在?死?,死亡。D ?寒暑?两个词,冬季和夏季。

 2. B

 解析:A ?利害?偏义在?害?,害处,祸害。B?生死?两个词,生和死。C ? 去留?偏义在?去?,离开的意思。D ?国家?偏义在?国?,国家。

 3. C

 解析:A ?妻子?是古今异义词,意为妻子和孩子。B?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 C ?休祲?,?休?,吉兆;?祲?,阴阳相侵的灾祸之气。偏义在?休?,从天而降的灾祸。D ?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

 提升空间:

 1.?嫁娶?,偏义在?嫁?,出嫁。

 2. ?形容? 偏义于?容?,容貌。

 3. ?行止?,偏义在?行?,行动,飞行。

 4.?窗户?偏在?窗?,窗子。

 5.?动静?偏义在?动?,意为行动。

 6.?成败?,偏义在?成?,成功。

 7.?褒贬?,偏义在?贬?,意为指责。

 8.?饥穰?偏义在?饥?,灾年。

 9.?浅深?便义在?深?,意为?深度?

 10.?风雨?,偏义在?雨?,雨水。

 11.?鲧禹?,偏义在?禹?,用疏导之法治水的是禹,?鲧?为衬字。

 12.?寒暑?,偏义在?寒?,寒冷。

 13.?耳目?义在?目?,眼睛。?芙蕖?,荷花

 14. ?众寡?,偏义在?众?,多。

 15. ?云霓?,偏义在?云?,云彩,乌云。

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什么?

什么叫“比”“兴”

 “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教材中的“比”“兴”运用

 人教版中的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高中语文第三册。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比”“兴”句: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

 在这里,既有“比”,也有“兴”。比单纯的“兴”或“比”更富于艺术魅力。诗人以桑叶来比喻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不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征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爱情由盛而衰。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在这里,诗人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既有“比”,也有“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短歌行》)

 这三处,单用“比”,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接纳人才越多越好。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

 这里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比”“兴”手法的妙处

 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高考题中都出现过哪些古诗词?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②图穷而匕首见。(《史记·荆轲刺秦王》)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

婉贞》)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②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做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音节助词

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2.代词

(1)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

①豫州今欲何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3.复音虚词

“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做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介词,相当于“于”

①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师说》)

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3.用于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词

(1)表示顺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左传·曹刿论战》)

(2)表示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

臣乃敢上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2.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五、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做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做宾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做主语)(《师说》)

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做宾语)(《芙蕖》)

(3)第一人称代词。可用做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做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大概)(《师说》)

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游褒禅山记》)

③汝其勿悲!(表婉商,可要)(《与妻书》)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一定)(《伶官传序》)

⑤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烛之武退秦师》)

3.连词

做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表假设)(《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或反诘,难道)(《马说》)

六、且

1.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又”。

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①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七、若

1.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2.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复音虚词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①若夫*雨霏霏。(《岳阳楼记》)

②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八、所

1.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

后序》)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3.复音虚词

“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示原因)(《出师表》)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示手段或凭借的方法)(《师说》)

九、为

1.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鸿门宴》)

(2)可译为“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史记·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可译为“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鸿门宴》)

2.介词

(1)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表示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②公为我献之。(《史记·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6)表示被动。读“wéi”,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结构。

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助词

读“wéi”,常用于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十、焉

1.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予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用在形容词、副词词尾,起附加作用,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

(1)相当于人称代词“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3.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是”。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在这件事情上)(《五人墓碑记》)

十一、也

1.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判断。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2)表肯定。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表疑问。“也”表示疑问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4)表感叹。“也”表示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商量。可译为“吧”。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送东阳马生序》)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二、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①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问:“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④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

(1)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承接,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等。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因果,可译为“因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表修饰,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6)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助词

(1)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4.动词

可译为“认为,以为”“用”“行”等。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5.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十三、因

1.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根据、前提。可译为“根据”“依据”“按照”等。

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依靠、依赖的事物或条件。可译为“凭借”“依赖”“依靠”“凭(着)”等。

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借助的时机、条件。可译为“乘”“趁着”“趁”“顺着”等。

不如因善遇之。(《史记·鸿门宴》)

(4)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或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通过”“由”等。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2.副词

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连词

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时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4.动词

沿袭。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1.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①得复见将军于此。(在)(《史记·鸿门宴》)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墨子·公输》)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出师表》)

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故燕王欲结于君。(跟、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师说》)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①良曰:“长于臣。”(《史记·鸿门宴》)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复音虚词

“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十五、与

1.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鸿门宴》)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连词

和,跟,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3.动词

(1)给予,授予。

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鸿门宴》)

(2)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4)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十六、则

1.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史记·鸿门宴》)

(2)表假设,相当于“假使”“如果”或“那么”“就”。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并列,这种用法都是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转折、让步,可译为“可是”“却”,或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2.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七、者

1.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表示“……的”,“……的(人、东西、事情)”。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鸿门宴》)

2.助词

(1)语气词,用于词、词组之后,表示提顿、说明与判断。经常与“也”配合,组成“……者,……也”这一文言典型判断句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与“如”“似”“若”等相呼应,表示同类事物或类似事物的关系,可译为“……的样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十八、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她(们)、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作《师说》以贻之。(代人,做宾语)(《师说》)

② 使之然也。(代物,做兼语)

(《劝学》)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做复指性定语。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

为“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于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意义,译时应省去。

全国2卷文言文出处

将进酒》《兵车行》《旅夜书怀》《过秦论》《师说》《阿房宫赋》

《卫风氓》《孔雀东南飞》(一部分)

《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一部分)

《山居秋暝》《登高》

《锦瑟》《书愤》《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李凭箜篌引》《过华清宫》《桂枝香金陵怀古》《一剪梅》《六国论》《游褒禅山记》(部分)

《石钟山记》《窦娥冤*滚绣球》《(前)赤壁赋》《劝学》《定风波》

2008年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

1. 2011年全国2卷(语文)古文背诵篇目

1. 古文(9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 《荀子》

过秦论(节选: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 谊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 勃

师说 韩 愈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

前赤壁赋 苏 轼

2. 诗词曲(28首)

氓 《诗经》

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道夫先路也”) 屈 原

孔雀东南飞(并序)(节选:从“鸡鸣外欲曙”到“二情同依依”,

从“府吏闻此变”到“千万不复全”) 汉乐府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 曹 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

山居秋暝 王 维

蜀道难 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蜀相 杜 甫

登高 杜 甫

登岳阳楼 杜 甫

石头城 刘禹锡

琵琶行(节选:从“寻声暗问弹者谁”到“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 牧

锦瑟 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永

桂枝香(登临送目) 王安石

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 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 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 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

2. 高中必备课文有哪些

mp3是没有 这个背诵篇目倒是有背诵篇目建议必修(一)1.沁园春 长沙 —— *** P32.兰亭集序 ——王羲之 P193.赤壁赋 ——苏轼 P22必修(二)1.氓 ——《诗经》 P212.离骚 ——屈原 P24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P334.短歌行 ——曹操 P33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P346.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P36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 P38必修(三)1.蜀道难 ——李白 P452.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P47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P474.登高 ——杜甫 P485.锦瑟 ——李商隐 P526.马嵬(其二) ——李商隐 P527.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P558.劝学 ——《荀子》 P57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宜 P59必修(四)1.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P412.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P423.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P43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P44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P456.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P46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P488.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P48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P69必修(五)1.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P25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P293.陈情表 ——李密 P36。

3. 跪求文言文出处

文言文出处:《管子》;

《管子》一书托名管仲所作。它大约是战国及其后的一批零碎着作的总集。汉代刘向编订时定为86篇,今存76篇。

管仲,春秋初期政治家,名夷吾,字仲。早年经商,公元前685年为齐卿,辅佐桓公,在经济、政治方面有很多革新,齐国因之富强,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管子》一书的军事思想十分丰富,它全面地反映了齐国法家学派对战争理论问题的理性认识。在战争观、治军理论、国防建设思想作战指导思想上,均有精辟的论述。

一是战争观上强调战争的重要作用,肯定战争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认为战争直接决定着君主地位的尊卑,国家处境的安危,是实现君尊贵、国家安定的重要途径。“君之所以卑尊,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参患》)反对无条件的偃兵息武,指出兵不可废置。同时,也主张“慎战”,反对轻易发动战争。认为战争是本身充满危险的事情,“兵事者,危事也。”

二是在治军上把军队建设与修明政治、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治国》)把严明赏罚作为治军的中心环节。“赏罚不信,五年而破。”(《八观》)“战而必胜者,法度审也。”(《兵法》)主张加强军队的教育和训练。“器盖天下,而士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七法》)“定选士,胜。”(《幼官》)重视军队的武器装备,把完备而精良的武器装备看作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明确主张,“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参患》)强调要在武器装备方面胜过敌人,做到“器无敌”。重视对将帅的培养和使用,认为国家的安危往往取决于将相大臣,所以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罗致,“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七法》)

三是作战指导方面主张把握时机,利用形势,精于筹算,争取主动。“为兵之数……存乎明于机数,而明于机数无敌。”(《七法》)所谓“明于机数”,就是指对战机的把握和对情况的筹算。主张知彼知己,明察敌情,了解全局。“为兵之数……存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无。”(《七法》)“遍知天下”,不单是指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还包括对所有相关国家的态度、力量、可能采取的行动等情况的全面了解。主张用兵行动诡秘,变化无方,灵活自如,因敌制胜。高度推崇“无方,胜之机。”(《幼官》)“无方”即用兵打仗无固定的模式,“机”即关键之点。主张用兵进敌强点,乘隙蹈虚。“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脆,释难而易。”(《霸言》)

4. 文言文出处和译文

《石林诗话》 卷上赵清献公以清德服一世,平生蓄雷氏琴一张,鹤与白龟各一,所向与之俱。

始除帅成都,蜀风素侈,公单马就道,以琴、鹤、龟自随,蜀人安其政,治声藉甚。元丰间,既罢政事守越,复自越再移蜀,时公将老矣。

过泗州渡淮,前已放鹤,至是复以龟投淮中。既入见,先帝问:“卿前以匹马入蜀,所携独琴、鹤,廉者固如是乎?”公顿首谢。

故其诗有云“马寻旧路如归去,龟放长淮不再来”者,自纪其实也。 刘贡父天资滑稽,不能自禁,遇可谐诨,虽公卿不避。

与王荆公素厚,荆公后当国,亦屡谑之,虽每为绝倒,然意终不能平也。元丰末,为东京转运使,贬衡州监酒,虽坐他累,议者或谓尝以时相姓名为戏恶之也。

元佑初,起知襄州。淳于髡墓在境内,尝以诗题云:“微言动相国,大笑绝冠缨。

流转有余智,滑稽全姓名。师儒空稷下,衡盖尽南荆。

赘婿不为辱,旅坟知客卿。”又有续谢师厚善谑诗云:“善谑知君意,何伤卫武公。”

盖记前事,且以自解云。 晏元献公留守南郡,王君玉时已为馆阁校勘,公特请于朝,以为府签判,朝廷不得已,使带馆职从公。

外官带馆职,自君玉始。宾主相得,日以赋诗饮酒为乐,佳诗胜日,未尝辄废也。

尝遇中秋阴晦,斋厨夙为备,公适无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公,曰:“已寝矣。”君玉亟为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

公枕上得诗,大喜,即索衣起,径召客治具,大合乐。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

前辈风流固不凡,然幕府有佳客,风月亦自如人意也。 欧阳文忠公记梅圣俞《河豚诗》:“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谓河豚出于暮春,食柳絮而肥,殆不然。

今浙人食河豚始于上元前,常州江阴最先得。方出时,一尾至直千钱,然不多得,非富人大家预以金啖渔人未易致。

二月后,日益多,一尾才百钱耳。柳絮时,人已不食,谓之斑子,或言其腹中生虫,故恶之,而江西人始得食。

盖河豚出于海,初与潮俱上,至春深,其类稍流入于江。公,吉州人,故所知者江西事也。

姑苏州学之南,积水弥数顷,旁有一小山,高下曲折相望,盖钱氏时广陵王所做。既积土山,因以其地潴水,今瑞光寺即其宅,而此其别圃也。

庆历间,苏子美谪废,以四十千得之为居。旁水作亭,曰沧浪,欧阳文忠公诗所谓“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者也。

子美既死,其后不能保,遂屡易主,今为章仆射子厚家所有。广其故址为大阁,又为堂山上,亭北跨水复有山,名洞山,章氏并得之。

既除地,发其下,皆嵌空大石,又得千余株,亦广陵时所藏,益以增累其隙,两山相对,遂为一时雄观。土地盖为所归也。

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

如“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读之初不觉有对偶。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但见舒闲容与之态耳。

而字字细考之,若经檃括权衡者,其用意亦深刻矣。尝与叶致远诸人和头字韵诗,往返数四,其末篇有云:“名誉子真矜谷口,事功新息困壶头。”

以谷口对壶头,其精切如此。后数日,复取本追改云:“岂爱京师传谷口,但知乡里胜壶头。”

至今集中两本并存。 蔡天启云:“荆公每称老杜「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之句,以为用意高妙,五字之模楷。

他日公作诗,得「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自谓不减杜语,以为得意,然不能举全篇。”余顷尝以语薛肇明,肇明后被旨编公集,求之,终莫得。

或云,公但得此一联,未尝成章也。 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

其深浅以是为序。余尝戏谓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

“波漂菇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函盖乾坤句;“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为随波逐浪句;以“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若有解此,当与渠同参。

欧阳文忠公诗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故其言多平易疏畅,律诗意所到处,虽语有不伦,亦不复问。而学之者往往遂失于快直,倾囷倒廪,无复余地。

然公诗好处岂专在此?如《崇微公主手痕诗》:“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此自是两段大议论,而抑扬曲折,发见于七字之中,婉丽雄胜,字字不失相对,虽“昆体”之工者,亦未易比。

言意所会,要当如是,乃为至到。 许昌西湖与子城密相附,缘城而下,可策杖往来,不涉城市。

云是曲环作镇时,取土筑城,因以其地道潩水潴之。略广百余亩,中为横堤。

初但有其东之半耳,其西广于东增倍,而水不甚深。宋莒公为守时,因起黄河春夫浚治之,始与西相通,则其诗所谓“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者也。

其后韩持国作大亭水中,取其诗名之曰展江。然水面虽阔,西边终易堙塞,数十年来,公厨规利者,遂涸以为田,岁人才得三百斛,以佐酿酒,而水无几矣。

余为守时,复以还旧,稍益开浚,渺然?嬗薪ぁ\旃?姼?幸黄?性疲骸赶蛲砼f滩都浸月,遇寒新水便生烟。”尤风流有味,而世不传。

5. 2010高考语文全国二卷文言文的翻译

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

祖父叫康志忠,在攻打汴梁时战死了。父亲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友死在战场上。

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等到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了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做了登州刺史。

不久又作代州,又做深州刺史,还做过凉州观察使。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勤加奉养,哪上等的尊酒茶米赐给他。

皇帝下诏书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的士兵参与战斗,恰逢傍晚,同契丹人约定第二天早晨打一仗。

但第二天一早,契丹人就把他们重重包围,手下劝康保裔换掉盔甲骑马突围逃跑,康保裔说:“面临大难不能苟且偷生。”于是就决战。

打了两天,杀死了不少契丹人,地下尘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弹尽粮绝,援兵却迟迟不来,所以战死了。当时皇帝驻扎在大名,一听到康保裔战死了震惊难过,皇帝两天不上朝,追赠康保裔为侍中。

封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英等奉旨谢恩说:“父亲没有打胜仗就死了,陛下你不降罪给我们,我们就感到侥幸了,我们蒙受了超出一般的恩惠啊!”说完就流泪哭得爬不起来了。

皇帝悲伤地说:“你爹是为国家而死的,封赏,当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对左右的大臣说:“康保裔的父亲、祖父,全部战死沙场,现在他也战死了,他们祖辈都有忠心,绝对值得褒奖。”

康保裔为人恭谨仁厚知礼节,好结交宾朋,擅长骑马射箭,箭无虚发,射飞鸟走兽没有不射中的。曾经手握三十支箭,拉满弓射出去,筈镝一个个被射了下来,人人都佩服他的射术之妙。

康保裔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战伤。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皇帝知道后,就重重赏赐他。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的时候,援兵却迟迟不至,只有张凝、李重贵分别领兵策应,遇到契丹兵交战,康保裔被敌人包围,李重贵与张凝去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到寅时全力作战,才把敌人击退。

当时各个将领都损失大半了,只有李重贵与张凝回到军屯,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皇帝听说了这事,就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

1. 谁有08年天津卷的语文古文翻译

08天津卷语文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2.A 3.C 4.A

二、(18分,每小题3分)

5.C 6.D 7.C 8.B 9.D 10.C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 12.A 13.B 14.C

四、(18分)

15.(8分)

⑴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⑵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⑶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16.(5分)

⑴"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⑵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

17.(5分)

⑴①多于在庚之粟粒子 多于周身之帛缕 ②蜀道难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⑵①谗陷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②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五、(18分)

18.(4分) 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 迈着舞步的马 美丽的菩萨 童子媳戏图

一笔一画抄出的经书 顶天立地的佛像

19.(4分)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20.(6分)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21.(4分) B D

六、(12分)

22.(3分) " " 、-- 《 》" " 。

23.(4分)⑴功亏一篑 ⑵越俎代庖 ⑶蔚然成风 ⑷淋漓尽致

24.(5)表意完整 修辞手法 某种感悟 文采

七、(60分)

25.(60分)略

2. 200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答案与解析

.cn/zthb085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闷(mēn)热 镌(juān)刻 通缉(jí) 咸与(yù)维新 宁缺毋(wú)滥B.生肖(xiāo) 克(kē)扣 梵(fàn)文 混(hún)水摸鱼 方枘(ruì)圆凿C.嘈(cāo)杂 绷(běng)脸 订(dìng)正 歃(shà)血为盟 徇(xún)私舞弊D.卓(zhuó)越 坍圮(pǐ) 拮据(jū) 自作(zuò)自受 桀(jié)骜不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身 诡谲 流金铄石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B.桥礅 碑帖 原物璧还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C.简练 宽宥 犯而不较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D.更迭 歆享 濯污扬清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或实际显示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C.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D.为庆祝戛纳**节60华诞,**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曾经摘取过戛纳金棕榈奖的35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3分钟的纪念短片。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民,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诚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5.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D.绿色经济的突出待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6.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B.绿色经济。

3. 急求08年天津高考语文全部背诵篇目,谢谢

劝学》、《过秦论》、《邹忌讽秦王纳谏》、《归去来兮辞》、《阿房宫赋》、《六国论》、《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游褒禅山记》、《诗说》

30首诗词:《氓》、《短歌行》、《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孔雀东南飞》、《山居秋暝》、《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旅夜书怀》、《登高》、《兵车行》、《秋词》、《石头城》、《琵琶行》、《李凭箜篌引》、《过华清宫绝句》、《鹊桥仙》、《锦瑟》、《雨霖铃》、《桂枝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剪梅》、《声声慢》、《书愤》《永遇乐,今口北……》、《扬州慢》、《窦娥冤~滚绣球》、《长亭送别~端正好》、《定风波》

4. 求09天津语文高考中古文翻译

原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胃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受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僇;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译文

齐桓公从莒回到齐国以后,任命鲍叔牙当宰相。鲍叔辞谢说:“我是您的庸臣。国君要加惠于我,使我不至于挨饿受冻,就算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则非我之所能,那只有管夷吾才可以当此重任。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可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将欲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父母。”桓公说:“管夷吾亲自射我,射中了带钩,几乎使我丧命,现在竟要起用他,可以吗?”鲍叔说:“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这样做的。您只要赦罪而让他回国,他将同样为您效力。”桓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鲍叔说:“您可派人到鲁国去要回他。”桓公说:“施伯是鲁国的谋臣。他知道我将起用管仲,一定不肯放回给我。”鲍叔说:“您教使者这样说:‘我君有一个不忠之臣在贵国,需要引渡回来在群臣面前处死。’鲁国的国君必然应允。不过,施伯知道夷吾的才干,一定设法让他在鲁国执政。夷吾如果接受,鲁国就能削弱齐国。夷吾不接受,他估计管仲将要回齐,一定要杀死他。”桓公说:“那么你估计管夷吾会接受么?”鲍叔说:“不会,夷吾事君,是没有二心的。”桓公说:“他对我也能这样么?”回答说:“不是为了您,而是为了先君和国家的原故。您若想安定国家,就赶快去要回他,否则,就来不及了。” 桓公派遣鲍叔去鲁国议和,对鲁国说:“公子纠,是亲人,请您们替我国杀掉。”鲁国便替齐国杀了公子纠。又说:“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交我国自己处理才甘心。”鲁君答应了。施伯对鲁侯说:“不要交回。齐国不是要杀他,而是要用他为政。管仲是天下的贤人,是大材。楚国用他则楚国得志于天下,晋国用他则晋国得志于天下,狄国用他则狄国得志于天下。现在齐国要是得到他。将来必为鲁国之患,您何不把他杀掉而还之以尸体呢。”鲁君说;“好。”将要杀管仲,鲍叔进言说:“在齐国杀,是杀齐国的;在鲁国杀,是杀鲁国的。我们国君要得到活的,把他处死在齐国,是为教育群臣而行杀;若是得不到活的,就等于您和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二起了,这不是我们国君所要求的。使臣我不敢从命。”于是鲁君不杀管仲,把管仲活着捆起来押送回齐。

5. 急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

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

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

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1},终无所案验。

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

驭吏因至公车刺取{2},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

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

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丙吉传》)[注]{1}长休告:放长假,使……离职。{2}刺取:刺探。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丙吉“为人宽厚”和“于事善分主次”的一组是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

公府不案吏,自吉始。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

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丙吉以狱吏出身,修习《诗》《礼》,通晓大义,最终官至丞相。他处理政务以宽松礼让为怀,三公之府不直接处分属吏,从丙吉开始而形成惯例。

B.丙吉的车夫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西曹主吏报告丙吉并主张赶走车夫,丙吉认为因醉酒将他赶走,会使他无处容身,于是劝西曹主吏予以容忍。C.车夫被丙吉的宽容所感动,他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并详尽报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问时,丙吉能从容应对,受到褒奖。

D.丙吉观察问题十分细致,长于以小见大。他见到牛近行即喘息吐舌,进而联想到气候可能出现异常,将产生不利影响,他的下属对此十分佩服。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2)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参考答案:8.B 9.D 10.C11.(10分)(1) 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2)正当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害怕牛行走不远却因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会有所伤害。[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其先自北海徒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底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

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

令囚请假,临召囚恩令归家耕地,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墓诣,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中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憧自归取白衫,家憧误将趁农,惧未敢进。

临察知之,使招谓曰:“今日气遂,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喂曰:“阴晴不宜服药,宜即弄之。”

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高宗即位,检校史部侍郎。

其年,进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四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甘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成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畸骨相委,故受卿此任。

然为国之亡,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寿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帝怪问状,囚曰:“罪时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艳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

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隶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湖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1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

6. 2007年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参考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考察,由于多次流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大了。这是愚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了如果能仔细考察,就有好处;听到了如果不仔细考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了解了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了解了孙叔敖,并仔细考察了他们,因此国家在诸侯中称霸。吴王从太宰嚭那里了解越王勾践,智伯从张武那里了解赵襄子,没有考察(就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也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必须仔细选择,对于人都必须按照情理来检验。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把音乐传授给天下老百姓并教化他们,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任用了他,舜把他任命为乐正。夔于是确定了六律,使五声谐和,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让音律调和,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因而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这件事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谈论这件事,以至传播这件事到了宋君那里。宋君派人向姓丁的询问这件事,姓丁的答道,“(额外)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从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获取见闻,不如没有见闻。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形相似。”到了晋国探问这件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乎错误却是正确的,有很多似乎正确却是错误的。是非的界限,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既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做到慎重呢?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考察听到的传闻,就可以了解真实的情况了。

7. 求98年到08年的天津卷高考语文试题

.cn/zthb· 2008高考语文四川延考区2008年8月24日 · 2008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宁夏海南卷全国卷3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I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7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3高考语文题详解 · 2002高考语文题详解 · 2001高考语文题详解 · 2000高考语文题逐题详解 · 1999年高考语文题 · 1998年高考语文题。

8. 2009天津语文高考考纲要求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现代诗有

1、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行路难》《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秋浦歌》2、杜甫《旅夜书怀》《兵车行》《蜀相》《登岳阳楼》《客至》《登高》《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春夜喜雨》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4、白居易《琵琶行》《钱塘湖春行》《忆江南》《长恨歌》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6、杜牧《泊秦淮》《阿房宫赋》《秋夕》《江南春》《过华清宫》《山行》《清明》7、王勃《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青玉案》《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9、韩愈《师说》10、李煜《虞美人》《浪淘沙》11、李商隐《锦瑟》《无题》《夜雨寄北》12、李清照《声声慢》《一剪梅》《武陵春》《如梦令》13、秦观《鹊桥仙》《踏莎行》14、柳永《雨霖铃》15、陆游《书愤》《游山西村》《示儿》16、王实甫《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17、曹雪芹《红楼梦》宝黛相会18、孔子《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十则》19、庄子《逍遥游》20、荀子《劝学》21、司马迁《屈原列传》《报任安书》。

文章标签: # 高考 # 语文 #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