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2014年高考语言运用题_2014年高考语言运用题及答案
tamoadmin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预测:“追求与放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有了太多的希望和梦想,才有了社会的进步和光明的未来,人类从未停止过自己不断追求的脚步。 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东西产生,所以在拥有的同时又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 请以“追求与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立意 ①舍得“失去”是人
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预测:“追求与放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有了太多的希望和梦想,才有了社会的进步和光明的未来,人类从未停止过自己不断追求的脚步。
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东西产生,所以在拥有的同时又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
请以“追求与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立意
①舍得“失去”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②人生有“得”就有“失”;什么都想“得到”的人,往往什么也得不到,而懂得“放弃”的人,往往会收获到最丰美的果实。
③执著一念的人,必然会甘愿“放弃”那些与自己的事业“无关”的东西,包括享受。
④成功往往取决于正确的取舍。
题目
①放弃并不都是无奈
②已入宝山,莫要空手而归
③站在彩虹之上的人
④鱼·熊掌·人生
⑤一箪食·一瓢饮·一辉煌
好的段落
①鸟儿在天上飞,每日里与圣洁的白云对话,是因为它放弃了在清澈如鉴的水中嬉戏的快乐;花儿在幽谷里怒放,每日里跟露珠一切迎接阳光的爱抚,是因为它放弃了在温室中无风无雨的悠闲自在……人,也一样。什么都不想放弃的,最终,只能落得个“已入宝山,却空手而归”的苍白人生。
②想“乘长风破万里浪”吗?那好,你就必须“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想实现“拿云”的少年志吗?那好,你就必须放弃在电脑房里狂打游戏的欢愉;想要追求你那“挟飞仙以遨游”的凌云志吗?那好,那就必须放弃歌舞撙前的寻欢作乐。
[例文①]
“轻装”才能“远行”
高三学生 侯新觉
巨树将一身的葱茏抖落,才得以在风刀霜剑的严冬坚挺它的傲骨;溪流将一路的沙石沉积在河床上,才得以在壮阔的入海口将自己的汪汪一碧汇入自己蓝色的梦。“飞将军”卸铁甲以日行千里,才终使“阴山胡马久逡巡”……
人生苦短,有限的行囊装不下世间的一切。因此,我们应学那巨树,学那溪流,学学李广,要敢于一路走,一路弃,收获最终的辉煌。
回首岁月长河,我们早已从汨罗江边“长太息以掩涕兮”的三闾大夫的身上看清了是非与浊清,早已从忍辱负重的史迁眼中读懂了“泰山”与“鸿毛”的孰轻孰重,早已从“戊戌六君子”的“去留肝胆两昆仑”中感悟到了“舍生取义”的真正内涵。但却鲜有人为我们解读古圣先贤们,也早已用他们的磊落、坦荡与“正道直行”的坚忍,为我们掂量了梦想与追求的重轻。那么就让我们拾起自己最心仪的那块美玉,用你的理由走出自己的光彩。
然而每至岔道口,陡峰前,深谷处……你可曾犹豫过?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所得却并不多,值吗?旁边的那条路上,是否还有着更美的风景,已经被自己错过?如果你是我的朋友,那么请听我说给你:放弃了高山的巍峨,你已经收获到了清泉的甘甜;选择了咖啡的醇香,就别再去奢求碧罗的秾酽;告别了竹林的幽居,闹市里也有着浓浓的人情……即使命运不小心,把满怀壮志的你我塑造成了一个小卒,那就坚定你我梦的方向,在人生的大棋局上吼出你我最有力的一声:“将!”
的确,追求是一种勇敢,一种执著,一种能够把梦变成现实的果敢行动,但放弃却是一种智慧,一种洒脱,一种在失去中收获到人生真谛,人生真价值,人生真参悟的必须!因为放弃了对神学的钻研,巴尔扎克站在了文学的颠峰之上;放弃了医学救国的夙愿,鲁迅化作了一个泱泱华夏的“民族魂”;放弃了高官厚禄洋房汽车,田间地头上就挺立起一代“水稻杂交之父”的风骨……
朋友,让我们一起铭记住无数的前人用自己一生的追求,总结出的一句话吧:轻装才能远行!
点评
没有人会拒绝美!美的景色,那是大自然用来给沉重的心卸载的礼物,就如九寨沟吧,连天上飘来的雨花都吐露着别样的芳香;美的歌声,那是从甜润的歌喉中流淌而出用来温暖这个嘈杂的世界的天籁,就如《月圆花好》吧,连那无声的休止中都摇漾着醉人的晶莹……是积习,还是偏执,美的文章,是我的最爱!
就像“上帝不会把所有的优点集中在一个身上一样”,缪斯女神也不会把所有的文采都赏赐给同一颗大脑,浓聚在同一篇文章里的。我始终认为,如果每一个正在积极备考的高中生,都能写出与侯新觉的《“轻装”才能“远行”》一文相当的文字来,作为老师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开头多“俏”!总是忘不了年轻时候的我,曾经干过的许多荒唐事中的一件:一个姑娘骑着自行车,飞驶在我的前面,似乎是很随意挽起来的乌黑发髻上,扣着一定绝对“迷你”的小草帽,车子在颠,草帽也就上下翩跹开来,翩跹得正处在急于要看到“世界的另一面”的那个年纪的我,心乱了,也醉了,竟至于跟着人家骑行了许久,直到被一块石头一硌,摔倒在地,才……写评语就好好写评语,说这些丢人的事儿干嘛?其实,极喜欢宽恕自己的我,心里还是很清楚的,说来说去,还是在强调文章的开篇之语一定要有那么点不同凡响的劲儿,爽心爽肺的味儿,最上者莫过于在“乌黑的发髻上扣上那么一定‘迷你’小草帽”!侯新觉是很知道“小草帽”的妙处的!“巨树”、“溪流”跟“轻装”才能“远行”简直就如参与商一样,想“见个面”都是奢望,可是妙就妙在侯新觉独具只眼,发现了“叶枯叶落”、“水过沙沉”这稀松平常又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自然现象与人世间的“卸载”竟然如此“不谋而合”,“得以坚挺傲骨”、“得以汇入蓝色的梦”,人格化一点,离得开“卸载”(即“轻装”)这个前提的“功劳”吗?这叫什么?这就是为了应付(也可说成“应对”)令人感到那般无奈的“中国式高考(微博)”笔者不得不倡导的“类比切题法”!
文章的第三段似乎有“离题之嫌”!其实这正是小作者的高明之处。屈原、司马迁、“戊戌六君子”……这些古圣先贤们用他们的惊人惊世之举,为我们解读了“是非与浊清”、“‘泰山’与‘鸿毛’的孰轻孰重”、“舍生取义”的真正内涵,为我们的人生树立了高标,于是耸立成了一座座不休的历史丰碑;还不仅如是,他们早已用他们的无奈的辉煌最为深刻地诠释了“取”与“舍”的一切要义;只不过鲜为人“知”与“识”罢了!说来说去,小作者就是要告诉人们,“轻装”永远也不等于“弃一切于江海”,而是舍弃那些有碍于前行的“杂念”,于是没有了“旁骛”的累赘,从而就甘之如饴地带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不大不小的责任阔步远行!也正是在这样的“推敲”之下,于是才有了小作者那因落地有声而醒人心智的“那么就让我们拾起自己最心仪的那块美玉,用你的理由走出自己的光彩”的结论吧。
文章的第四、五两段,可以说,既是文章的高潮,又是本文最精彩的部分,更是容不得笔者强聒不舍地再去饶舌的!因为美与丑是不一样的,美的东西一眼就看得见,而许多“丑”的东西是需要辨析的!(孙长江)
人生的一抹亮色
高三学生 刘恺希
倾听春的莺歌燕语,感受自然的魅力,不是小草不懂得泥土下的安逸,只为了春的生机,擎出了一片新绿;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感受激越的旋律,不是水滴不懂得小溪的平静,只为了海的浩瀚,汇出了一望无际;倾听校园的书声琅琅,不是我们不懂得生活的梦幻美丽,只为了一个信念,追寻出最绚烂的轨迹。
茕茕孤鸿,漫漫黄沙,身穿嫁衣,怀抱琵琶的你,缓缓推开边塞的大门!这一刻,征战的号角,呼喊,厮杀戛然而止。你,离开汉宫,带着橄榄枝走进单于的幕帐之中,将你的思念、眷顾化作一颗滑过面颊的泪滴,拨弄手中的琴弦,如歌、如诉、如泣。汉时的明月因你的眼泪沧桑凄美。没人知晓,你淡妆素面的走来,令多少官员如释重负,令多少宫女羞愧不语,从此你名垂青史,你追求了和平,放弃了幸福,成就了昭君出塞的美誉。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一座“树仁学院”,圆了多少贫寒学子的梦想,一份教育的信念融入多少汗水与青春,一对古稀老人,赢得多少敬佩和仰慕。你们用“坚定”二字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你们更用行动诠释誓言无声。你们为百年树人,更树仁义于百年。钟期荣、胡鸿烈,你们追求了梦想放弃财富,你们抒写了香港教育的传奇。
你本是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在训练场上留下你矫健的身影,然而你却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了。你用生命回应了一个陌生人的呼喊,你用辉煌的陨落挽回了另一个生命。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人们手持菊花为你送行,你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无息。我们一直在追寻着生命的目的,你用纵身一跃,画出了人生最凄美的轨迹。孟祥斌,你追求了大爱,放弃了生命,你的勇气在白菊花的映衬下纯净、美丽。
追求像一匹老马,虽然不能驰骋千里,却可以一步一步攀到梦想的高峰,放弃那一块块看似美丽的巨石,看似愉悦却很快坠落谷底。弃幸福,弃财富,弃生命;追和平,追梦想,追博爱,追求与放弃是一个人生的天秤,它的灵敏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上一下只在你的一念之中。追寻出人生的一抹亮色吧,去追寻,莫迟疑!
点评
读诗的感觉真美!“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登墙”,“喜”与“厌”,一对比,平平常常的一个生活小景,有了蕴藉,有了意味。“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昔盛今衰,竟因一曲,一夸张,讽更深,刺尤厉。“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世态炎凉,人间冷暖,十四字内,鞭辟已入肌理……
读刘恺希的作文,总像是徜徉在诗的王国里,最忙的是眼睛和双手,赏不够花团锦簇,采不够姹紫嫣红。
一开篇,小作者绣口一开,便是三个由“倾听……”很严整很诗化了的句子构成的排比句,俨然纤纤素手,只是轻轻一摆,我们就兴致勃勃地跟着一个魅力四射且十分自信的小姑娘一路跑起来。她“让”我们“倾听”,听什么?莫非只是“倾听”“莺歌燕语”、“潮起潮落”、“书声琅琅”吗?否。跑着跑着,我们忽然就悟到了,原来小作者是在用世上最美最甜的声音为我们讲解着一个虽不深奥但却很容易令“*者迷”的哲理!不是吗?“泥土下的安逸”,小草是懂得的;但为了“擎起一片新绿”,它却毅然舍去了那份足够自己享用的恬静。“小溪的平静”,水滴是懂得的,但为了“海的浩瀚”,它也决然地告别了那“山青花欲燃”的幽谷;美丽的梦幻,诸如周六的傍晚,也来他个“渔舟唱晚”,周日暖阳下,也享受一下赤脚走在绵绵软沙上的美丽心情,但为了“一个心愿,追寻出最绚烂的轨迹”,作为学子,却不得不“三更灯火五更鸡”守着难捱的寂寞……生活,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什么都不想放弃,到头来就只能白首空叹息;所以要想“取”就必须有所“舍”!“舍”弃了花态柳情,才饱赏得到崔嵬嵯峨;得以大快于“一览众山小”的雄襟伟抱,是因为“舍”弃了“小桥流水”的万般柔情!
继而,三小段,三个例子;没一个是我们陌生的,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运用得像她这样好过。小作者似乎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又似乎是轻车熟路使用着自己已经练得精熟的十八般兵器,一招一式,得心应手。语言被诗话了,就不说了;每一段所占面积基本相当,使得文章在形式上一下子就平添了几分匀称感,也不过多地渲染了;短句斩截,长句丰腴,整句华美,散句灵活……小作者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也不用我再饶舌了;明明是在举例子,小作者却一口一个“你”,读起来好亲切啊,就像那曾经的过往就发生在我们眼前一样,这就是能使文章变得鲜活起来的“悬想示现”法,小作者运用得到底有多么自如,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咀嚼吧!此时此刻,我只想提醒一下你——刘恺希文章的读者,你发现了吗?你就要读到的《人生的一抹亮色》,全文都是叶韵的!喜欢想事的我,又开始想了,连这儿刘恺希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又这么自然,还有什么她没有做到呢?
2014年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哪
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有一人留下当村支书干了八年,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在接受荣誉时,村支书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请以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
与语文作文素材“心灵宁静”命题角度基本接近。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心灵宁静”主题写作指导及范文
主题说明
宁静致远是一种崇高的心灵境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灵能宁静高远,哪怕身处再偏僻的地方,也不会觉得这样的地方偏僻,孤寂。这一点对于现代人尤其难得。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倘若把握不了自己,骄横轻狂,喧嚣鼓噪,别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结果只能是累了别人害了自己。
道家葛洪曾说过:“无为自化,清静自在。”面对滚滚红尘,杂务缠身,与其紧张烦恼,倒不如让自己宁静下来。宁静可以沉淀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滤尽浅薄、粗俗等杂质,可以避免许多轻率、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它不但为你带来心灵的滋养,更能让你享受生活的安宁。所以,摒弃浮躁,忍耐寂寞,保持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乃至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名家选文
心灵百叶窗
刘心武
心灵荫翳时,我们需要给自己注入阳光;顺利得意时,我们需要让自己冷静自省。心灵的百叶窗调整着我们的心境,也调整着我们的人生……
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
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
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阳光。你取得了某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冷静自持。这时,如果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那么,你就可以灵活调整那叶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进来——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甚至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醒悟——即使你的作为已接近至善至美,但他人仍会严酷地审视你哪怕是一丝的不妥、一毫的疏忽。你要习惯这种人类的心灵碰撞现象——其实,你作为别人的一个“他人”,那审视称量的眼光,又何尝不苛刻?
不过,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间公开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职的压力,求到职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蓄满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开大心灵的窗户,增加进光量,并扩展自己的视野,可作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阴晴风雨,不能总是企盼外光来疗救自我心灵因焦虑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说,瞭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励自己在这以竞争为发展机制的社会中,胸怀抱负艰苦奋斗,以期能跻身“成功人士”行列的好的一面,但过多地“外望”,欲望膨胀,把心旌弄得噼啪乱卷,也可能会生发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这样,就必须采取第二步措施——安装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一种变化的互动关系。而一般的窗帘,比如左右开合的布制窗帘,又有着要么遮蔽要么豁然的弊病。还是百叶帘好,它可以使你与窗外的光线与风景的关系随时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让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选自《心灵体操》,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赏析
《心灵百叶窗》是著名作家刘心武的一篇优美的哲理散文。作者巧妙地将心灵的调节与生活中的百叶窗联系起来,进而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要把自己的心灵调节在自己最恰切状态的主旨,既给读者以无限的智慧启迪,也给读者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
首先文章结构严谨。文章一开始作者结合生活中的状况,提出观点“心灵的百叶窗调整着我们的心境,也调整着我们的人生……”接着从成功发财、中间状态和生命的不同时刻几种情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从而揭示了百叶窗对人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其次文章语言形象。文章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如“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将“捧场”“阿谀”“嫉妒”“怀疑”比做光,将对心灵的冲击比喻为“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取得成绩后所面临的情形。可以说,这样形象的语言在文中比比皆是。
学生例文
给月亮的一封信
王涵
我喜欢炽热的阳光,也喜欢闪烁的星光,却最爱你那宁静柔美的月光。你那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你那宁静而不张扬的光亮,是心灵的本色,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追逐的方向。
面对你,心中总会有莫名的感动。没有阳光的炽热与张扬,也没有星光的闪烁与声张,每当夜幕降临,你总是静静地挂在树梢,用淡淡的目光俯视大地。你是在凝望某条河流某处山冈还是某家的灯光?每当注视你的时候,即使再烦躁的心情也会化为一缕青烟,内心的忧伤与惆怅会在和你相对之时烟消云散。因为在你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心如止水的恬适,感受到的是一种泰然自若的安然。
面对你,心中总有一种敬佩之情。人们经常会奋力向前奔跑,为的是追逐前方那诱人的地位、财富、才华、声望。也许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人们往往会在脚步匆匆、人群攘攘中丢失那心灵的宁静与生命的本色。于是许多人抱着患得患失的心态品尝着名与利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怀着忧心忡忡的心情继续前方迷茫的路。他们如何知道,一旦失掉心灵的宁静,就不会得到渴望已久的幸福。
而你却不一样。几多月圆,几多月缺,饱经千万年的风霜,你依旧是那么澄澈、明亮。即使喜怒无常的天空呈现给你的不是笑脸,即使调皮的白云遮住了你的面庞,等到第二天,你还是会像往常那样悄悄地出现在树梢上,用那柔和的月光抚摸大地、小河、沙漠、荒丘……所以我相信,你有着湖水一般的平静,有着高山一般的稳重。所以我断定,那“采菊东篱下”的陶公,那“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是从你那里汲取了养分,心灵才会变得那么平静,淡定与从容。
有时很羡慕你的洒脱,你的随心所欲。没有世俗的羁绊,没有名利的纷扰,你心中自有一片宁静的天,自己演绎自己的一番精彩。其实,也有人会说“身处世间,身不由己”。但是不然,“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的心中真的没有一丝欲望,真正做到心如止水,那么即使身处闹市,心也不会有一丝浮动。
在我心中,你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可以随时邀你出来,说说心愿,聊聊梦想,诉述衷肠,最重要的是我可以从你那里掬一捧月光,装进我的胸膛,让这如水的月光一点点内化为生命的芬芳。
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将你放在心底,在心情烦躁之时,邀你出来,指引方向,也愿你永远澄澈明亮。
(河北辛集中学)
简评
这是一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的散文佳作。一般作品往往直接结合生活中的浮躁现象对心灵的宁静进行分析议论。本文作者则结合作文材料,选择了宁静柔美的月亮作为诉说对象,把夜深人静中的月亮视为一位知心朋友,在通篇采用第二人称口吻,写出了对月亮洒脱宁静的感动、敬佩之情。同时作者又巧妙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和月亮的特性进行比较,更进一步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自然,行文收放自如,读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霖。
读写训练
心灵的空间
周国平
我读到泰戈尔的一段意思相似的话,不过他表达得更好。我把他的话归纳改写如下:未被占据的空间具有最高的价值。一个富翁的富并不表现在他的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
接着,泰戈尔举例说,穷人和悲惨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我想补充指出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例证,就是忙人。
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至于说到责任,可分三种情形,一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另当别论;二是为了名利而承担的,可以归结为名利;三是既非内心自觉,又非贪图名利,完全是职务或客观情势所强加的,那就与苦难相差无几了。所以,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这里我还要说一说那种出自内在责任的忙碌,因为我常常认为我的忙碌属于这一种。一个人真正喜欢一种事业,他的身心完全被这种事业占据了,能不能说他就没有了心灵的自由空间呢?这首先要看在从事这种事业的时候,他是否真正感觉到了创造的快乐。譬如说写作,写作诚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必定伴随着创造的快乐,如果没有,就有理由怀疑它是否蜕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事务,乃至一种功利性的劳作。当一个人以写作为职业的时候,这样的蜕变是很容易发生的。心灵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的闲适和遐想的快乐,等等。所有这些快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共生互通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埋头于写作,不再有工夫和心思享受别的快乐,他的创造的快乐和心灵的自由也是大可怀疑的。
我的这番思考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警告,同时也是对所有自愿的忙人的一个提醒。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
(选自《周国平自选集》)
阅读思考
1.文章开头,作者引用泰戈尔的话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文中指出了哪几类人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
4.简要分析本文在议论分析时运用了哪些方式。
写作训练
材料作文“心如止水”写作导引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年老的智者,让一位年轻人列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年轻人列出了自己内心向往——爱情、才华、权力、财富和声望等。但是,智者却认为还缺少一样最重要的。智者说,如果你缺少这一点,你所拥有的都会变成可怕的痛苦,成为你整个人生中难以承受的沉重累赘。于是,智者将他所有的答案划掉,然后郑重其事地写下了几个字——心如止水。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文题是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浮躁、贪婪、逐利的现状设计的。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把握作文材料的内涵。在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即美好事物和心如止水,同时也给我们的构思和立意设定了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不妨从以下角度来展开联想和思考:(1)何为心如止水?心如止水并不是心如死水,并不是让我们对一切漠不关心、无动于衷、毫无热情、冷若冰霜。心如止水实际上是指心灵宁静、内心平和、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如埋头治学、潜心科研的学者,如虽平凡但依然专注本职工作的人,如尽职尽责、不贪慕荣华富贵的干部等等。(2)为何心不能如止水?不能心如止水,实际上就是心灵的躁动。其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心中不平,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二是心中浮躁,心中充满骄气和躁气;三是心中有欲念,贪慕荣华富贵和名利。心灵的躁动会让人在种种名利诱惑面前难以把持,汲汲于富贵,心神不宁,躁气附身,学不进,坐不住,卧不宁,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心灵充满了噪音、杂质,终致荒时暴月,终年无收。(3)心如止水有什么作用?只有宁静的心灵才能过滤浅薄,沉淀浮躁,才能诞生不朽的思想,长出精神的果实,心灵宁静者虽没有重权厚禄,浮华如云。却有一份心平气和、静心钻研的心境,并凭借聪明的心智和智慧的积淀,勘破一些俗事,收藏一些永恒,经营出一片精神的天地。(4)如何做到心如止水?面对社会的喧嚣,我们不要做招摇的枝柯,而是如静默的根系,深扎土中,不为风雨所撼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随波逐流,不迷失自我,不急功近利,在扎实奋斗中体味人生的真谛。
拟题列举
给心灵降温、以静应变、心如止水、宁静以致远、守望宁静、心远地自偏、守护心灵庄园。
误区指津
1.信马由缰。有的学生审题时没有确定文体,写作时随意挥洒,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记叙喜欢说理,议论偏好描述,说明又穿插抒情,误以为这是展现个性,展示风采,结果让人分辨不清文章是什么文体,最终被打入文体不规范的行列。
2.罗列材料。在行文时,有的学生为了让内容“丰富”起来,把与材料中“心灵宁静”有关的事例不加思考地一个个照搬罗列上来,并且缺乏具体的分析议论,使得文章没有层次感,结构不分明,内容没有深度。
3.泛泛而论。因受思想认识的约束,有的学生往往对“心灵宁静”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对外在现象大说特说,所引用的事实也停留在同一层面,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无法由此及彼地说开去,以致分析肤浅,泛泛而论。
素材链接
1.宁静,是一种典雅的气质,一种古朴的情怀。细细品味那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小院,在挤满花蕾的树下,品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抒几句深情的感悟,倾听那四季花开的声音。或许在某个苦雨孤灯的夜晚,乘着一叶诗的扁舟,摇进那古色古香的荷花丛中,轻吟“留得残荷听雨声”,感受那份纯净似水的清凉与感动。也许这些会让人觉得平凡,但平凡也有高雅的风度。
2.回眸中华五千年历史,一颗颗宁静的心散发出淡而独特的芬芳。庄子,以他淡泊的心摒除着来自外界的是非曲直,功名利欲,笑看天上云卷云舒。他是一棵树,一棵孤独的树,一棵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在他那里,我看到了一棵不因名利荣誉而改变跳动速率的心,一颗厚重宁静的心。
3.《江雪》中的垂钓者也许是宁静心境的最美描绘。冰天雪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把竹竿,一身蓑衣,“独钓寒江雪”。他的心,一定也静得如一片冰雪的世界,没有波澜起伏,没有浊浪滔天。在这样的境地垂钓,而今又会有谁呢?放下一切世俗的纷扰,放弃一切身外之物的牵绊,当庄子垂钓于濮水,陶渊明采菊于东篱,李白把酒临风,邀月与共,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他们便拥有了宁静而致远的内心世界,他们便获得了心灵的永恒。
4.宁静是一种富有诗意又令人神往的状态和境界,它需要追求也需要寻找。梭罗找到了,在瓦尔登湖畔,耕种渔猎,潜心思考写作,那是一种心灵的宁静。陶渊明找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出世的宁静。竹林七贤找到了,隐身修篁,借酒狂歌,粪土王侯,那是狷介的宁静。诸葛亮找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是淡定的宁静。
5.美国作家梭罗曾孤身一人,远离尘嚣,在瓦尔登湖畔住了两年多。每日心领神会地欣赏平静的湖面,他的心绪也同样平静如水,澄澈透明。正是宁静的心境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从而写下了充满宁静、恬淡、智慧的世间名作——《瓦尔登湖》。
一类文
心灵的逍遥游
人生路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名利如烟,繁华成昨,唯有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才会令生命添彩,让心灵逍遥一游,让生命如花绽放。
心灵之翔,让自我的坚守助你起飞。“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唯有守住自己的心灵花园,才能无拘无束地起飞。《逍遥游》中的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可以说是一位圣人。我们不是圣人,可我们要守信自我,聆听心灵的呼唤,踩住灵魂的节拍,“两耳不闻他人语,一心只把自己做”,让自我之翼展翅于青天。
漫漫旅程,让恬淡的心境赐你力量。“人生似一首诗,微笑地对它,拾取点点诗情,片片诗意”,季羡林的话道破了他一生的追求。民国元老、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浮沉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他把自己的养生之道概括为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的确如此,境由心生。假若人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心中只有那扰人的八九,其人生之路必定负重如山,举步维艰。唯有常想一二,用心感恩,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才能化解并超越苦难。一位智者对前来造访的年轻人指点的话语,没有名篇巨幅,更不是点石成金之术,只有四个字:心如止水。让心静下来,生命注定精彩。
风雨来袭,让高远的眼界伴你翱翔。生命中最美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由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足迹,但却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而高出一般的眼界便是它的密码,一旦触动,它便潮水般地包围你,拥抱你,温暖你。李叔同一代才俊,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财,剃发皈依佛门。有人不解,有人讥笑,只有他自己知道:“人生百味,各有自己味道。”他拥有高出常人的眼界,终成一代宗师,翱翔于心灵之空。
禅宗有一句话:“眼内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心灵的开阔与否决定了人一生的心境如何。让心灵逍遥自在地遨游,于高空处俯视生活,才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一切都只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在最高的高度游目骋怀,还会有诸多苦恼吗?“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奇妙瑰丽的图画。而我们不也应拿起生活的画笔,画一幅心灵的逍遥游吗?
点评
作者巧妙地将庄子的“逍遥游”运用于文章题目中,表面看来似乎与“心如止水”矛盾,其实题目准确而形象地阐释了作文材料的主旨,并且与庄子《逍遥游》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文章观点鲜明,文脉畅通。开始以形象的语言引出观点,接着从“心灵之翔”“漫漫旅程”“风雨来袭”三种不同的情形展开分析,最后以优美的语言总括全文,概括主旨。文章材料典型,论说有力。作者在文中除运用课文所学的材料外,还选用了《逍遥游》中的宋荣子以及季羡林、于右任、李叔同等人的有关材料,并结合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文章的观点“让心灵逍遥一游,让生命如花绽放”,论证言简意赅,充实有力。
评分:内容19分+表达19分+发展19分=57分。
二类文
心如止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唯用心为人精彩一生,唯心如止水一生无憾。
心如止水,是天边的明月,纵使云卷云舒、(,)风吹树动,它仍旧恬静、明亮;心如止水,是远航的帆船,纵使波涛澎湃、(,)风浪袭扰,它仍旧朝着自己的航向扬帆;心如止水,是沙漠中的仙人掌,纵使烈日当空,滴水罕见,它仍旧坦然面对,用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心如止水,心中须保持自己独有的(“的”应删去)宁静,纵使外面的风浪再汹涌,我仍旧向着我的梦前行。心如止水,是**《2012》中的那位中国大师,前方的洪水淹没了一座又一座山,他却依旧安静地坐在亭中,直到洪水将一切淹没;心如止水,是抗洪救灾中,调度有方、行动有序的救援人员,大难来临,无数人失去了生命,无数人在等待救援,他们没有因为焦急变得盲目,他们的心比任何时候都镇定;心如止水,是隆中的诸葛亮能够让刘备三顾茅庐,是因为他心怀天下大计,是因为他淡泊名利,心中宁静。心如止水,心中有自己的方向,在内,是心中的宁静;在外,是脚步的坚定。
心如止水,帮我们把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全都搬走,名利、地位、财富、声望,全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迷惑不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心如止水,为我们坚定向前的信念,(。)心中有一个梦,梦不会因为挫折而灰暗,不会因为失败而破碎,因为心中宁静,挫折与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心如止水,让我们的心灵享受一份恬静。外面的繁华与喧嚣,灯火的斑斓与闪耀,全部溜走,只留下一份静谧,一份安然,一份享受。没有心如止水,项羽变得骄傲,变得暴躁,最终乌江自刎,遗憾一生;没有心如止水,关羽败走麦城,一世的英勇、一生的抱复(负)也随之东去;没有心如止水,我们不会成功,纵使有一点小小的成绩,我们也会因为心中的不宁静而从成功的半山腰上摔下来,摔得头破血流。心如止水,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超然,一种洒脱。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心如止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在这个热闹繁杂的社会,金钱、地位、荣耀、地震、洪灾……太多太多的事物在我们周围影响着我们,但我们要一直努力,一直追寻,追寻心中的那份宁静。
用心为人,心如止水,一生无悔。
点评
这篇文章结合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词,从中提炼出了“心如止水一生无憾”的观点。结合这个观点,引用了诸葛亮、项羽、关羽等人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文章语言较为流畅,用词也较为准确。
然而这篇文章被评为二类文也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在于文章的议论分析过于简略,不能结合事例展开有效的分析。文章主体部分段落中的语句,基本上是由排比句“心如止水,是……”组成的。另外,文章中出现了几个错别字,如“抱复”应为“抱负”,有些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太恰当,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文章的得分。文章可以针对以上所述几种情况进行提升。评分:内容15分+表达15分+发展13分=43分。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