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恢复高考图画,恢复高考画报

tamoadmin 2024-05-15 人已围观

简介备考2013高考作文新编热点话题素材运用及适用话题1.不利环境显睿智,童年已学会适应奥朗德于1954年8月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城市鲁昂,具有左翼政治倾向的母亲对他的影响颇大,但其父亲的政治倾向却是极右,2013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运用及适用话题。他父亲在政治生涯上一直不顺利,也因此不允许家里任何人抵触他的政治观念。父亲易怒的性格使奥朗德变得不喜欢对抗、冲突,而喜欢寻求和解,他懂得如何在不与父亲顶撞的同

恢复高考图画,恢复高考画报

备考2013高考作文新编热点话题素材运用及适用话题

1.不利环境显睿智,童年已学会适应

奥朗德于1954年8月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城市鲁昂,具有左翼政治倾向的母亲对他的影响颇大,但其父亲的政治倾向却是极右,2013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运用及适用话题。他父亲在政治生涯上一直不顺利,也因此不允许家里任何人抵触他的政治观念。父亲易怒的性格使奥朗德变得不喜欢对抗、冲突,而喜欢寻求和解,他懂得如何在不与父亲顶撞的同时,与父亲讨论意见不同的问题。奥朗德就是在这样一种矛盾的氛围中长大,并形成自己的政治理念。后来,在他担任社会党总书记的11年里,他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好好先生,也许与他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直接关系。

素材运用 不要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世故圆滑,不要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随波逐流,不要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一种丑陋。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纵横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懂得适应,从而实现了人生的升华。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在童年时期就懂得如何适应不利环境而最终功成名就。学会适应,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

适用话题 学会适应、逆境与成功、妥协未必不是前进、环境与成长

2.“焦糖布丁”彰显时尚

在法国政坛,奥朗德有太多“不雅”绰号,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绰号是Flanby牌的“焦糖布丁”。奥朗德肥嘟嘟的圆脸,再加上不修边幅的穿着,像极了放在

小碗里摇摇晃晃的布丁。为了参加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他的女友瓦莱丽·特里耶韦莱(《巴黎竞赛画报》记者)改变了他。她给奥朗德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减肥食谱,并配上时尚的无框眼镜,量身定做的西装外套,更重要的是,她训练奥朗德的口头表达和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对症下药之下果然见奇效。她让奥朗德从“松垮的布丁”变得“总统范儿十足”,他那经过训练后的、抑扬顿挫的新语调甚至让许多左翼党派的支持者联想起当年的密特朗,民调支持率也随之上升。

素材运用 自律或粗俗,整洁或邋遢,勇于进取或畏缩不前,朝气蓬勃或萎靡不振……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展示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自我形象。当今社会,形象不仅是给自己看的,更是对周围人的一种尊重。想一想,在仪表这个小事上都得过且过的人,怎么能够唤起人们的信赖,又怎么会认真对待工作,对待事业?

适用话题 改造、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沉稳隐忍少冲动

对普通民众而言,奥朗德在媒体上的形象,常常被漫画化,呈现出一副唯唯诺诺的和事佬模样。在法国私营频道Canal+最著名的时政讽刺节目《木偶》中,奥朗德是个只知道傻笑的胖子,没有激情和决断,回家还要受到女友的训斥;在党内,有人嘲笑奥朗德是“没能力的男人”。其实,奥朗德温和的背后也相当有城府,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隐忍,什么时候该强势。在2012年2月份的一次集会上,他莫名地遭受了一袋面粉的袭击,他如此自嘲道:“这就是职业风险,比起总统的诱惑,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在社会党今年4月15日的造势集会上,一贯谨慎的奥朗德强势发言:“如果你们希望改变,请让我赢得投票。”可以说,奥朗德竞选总统中,支持他的选民,很多是看中了他稳重的一面。

素材运用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能包容一切,方能接受一切、忍耐一切,然后才能改变一切、克服一切。所谓大肚能容、逆来顺受,并不是

天生的窝囊废,相反,他正是一个成大功、立大业的强者!奥朗德因沉稳隐忍、不飞扬跋扈,而在关键时刻的反戈一击,最终功成名就,更见证了忍耐的力量。幻想

一夕有成,不如在艰难困苦当中忍耐,一旦时机成熟,必然水到渠成。

适用话题 历练性格、学会隐忍、稳重与冲动

4.“改变就是现在”

2011年10月16日,奥朗德赢得党内初选,成为社会党2012年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他提出“改变就是现在”的竞选口号,主张“变革”,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扶持中小企业和对富人增税来吸引选民。他还表示,将对欧盟新签署的“财政契约”提出重新谈判,主张欧盟征收金融交易税,并承诺将引导欧洲重返加速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道路。

“改变就是现在”的政治主张在总统竞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12年5月6日晚,法国总统竞选终于尘埃落定,一场最没有悬念的总统大选,将一位没有任何行政经验的政治家——左翼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奥朗德送进了爱丽舍宫。这是法国政治生活的一次大地震,也是左翼自1981年密特朗当选以来,在接连三次总统大选失利后的一次“翻盘”。

素材运用 奥朗德曾出版过多部著作,包括《法国梦》《改变命运》等。在《法国梦》一书中,奥朗德发出了“我要把神奇重新带回法国梦里”的呼喊:而他在总统选举的过程中,又用“改变,就是现在”实践着这一梦想。正是因为有梦,所以他动力十足,也正是有梦,所以才让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法国人民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竞选成功。梦,贵在执著;梦,贵在坚守!

适用话题 坚守一个梦、付出与收获、改变成就梦想

5.内阁“首秀”树榜样,总统减薪兑现诺言

法国新内阁于2012年5月17日下午在爱丽舍宫召开首次会议,先向自己“开刀”,总统和内阁成员减薪是会议首要议题,以期在国内经济低迷的现状下“树立榜样”。政府发言人娜雅·瓦洛·贝尔卡桑会后说,减薪30%的方案已经获内阁同意。其中,部长级官员的月薪将从1.42万欧元减至9940欧元,总统和总理的月薪从2.13万欧元减至1.49万欧元。此举,把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和内阁部长的薪水减少了三成,以兑现奥朗德竞选承诺。

素材运用 承诺犹如珍珠,它的莹润是蚌痛苦的代价,也是蚌的荣耀:承诺犹如宝剑。它的锋利是钢铁撕去虚浮外表的磨砺,也是钢铁的追求;奥朗德忍受着巨大压力,践行着自己竞选时的承诺,让一份信念、一份思想,迸射出诚信的火花,它点燃的是每个人心中的火焰,带给人追求与动力!领导首秀不作秀,榜样的承诺里,系着关怀、信念、分担、追求和改变的五彩绸带,在良知的心灵大旗上舞动,它舞动的是一股永不言败的力量,换取的必将是他人衷心的拥护!

适用话题 践行承诺、引领、榜样的力量

6.“红楼痴儒”周汝昌:一生只做一件事

曹雪芹为了一部《红楼梦》,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三百年后,周汝昌为了一部《红楼梦》,目盲耳聋,穷六十载,建立红学“四支”,使《红楼梦》

之光华,粲然世间。红学家中,高人辈出,然而,如周汝昌用功之勤,用情之深者,再无二人。如今,周老先生驾鹤西去,其名字却与《红楼梦》一道,铭刻在时间的轨道上,流芳百世。

语录集

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 ——周汝昌的自叙对联,《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

我极爱重的是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不被人为利用的真正的学术研究。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节序风俗。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持有如此这般的学术观点,为何又如此的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诬陷、排挤、攻击,而无悔意,也不怨尤。

· ——周汝昌《天·地·人·我》

素描册

一身是才的周老

周先生的书法非常好,他写的是瘦金体,却不是模仿,有他自己的创造和独特的魅力。此外,他的诗词也写得非常棒,还曾经注过两本古诗集。他对古典诗词的理解非常透彻,那些诗词的意境,今天的人可能已经有了隔膜,但是周先生却能够精确地解读和描述出来,可见功力深厚。

· ——刘梦溪著名古典文化学者、红学家、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素材运用 周汝昌论书法的书是《书法艺术答问》《永字八法》等,注的诗集是《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单单一本,就足以名世,足以传世,而周老先生却几乎在传统文化方面多管齐下,且都有不俗的建树。更鲜为人知的是,周汝昌大学的专业是外语,且极为地道精通。这样的通才,研究起《红楼梦》来,自然具有超越一般人的“大视野”。

适用话题 模仿与创新、通识教育、才能

7.黛玉岂容亵渎

周先生性格耿直,为人多情多义,专攻《红楼梦》研究。20世纪五十年代初,他受聘任教我校外文系(因先生系北大英语专业出身),单身生活,闲时喜阅世景,一天他走到九眼桥头与文里巷,但见一个小饭馆挂着招牌“潇湘馆”,不禁非常生气,找店主交涉说明:“潇湘馆”是林妹妹的雅舍,你怎么可以亵渎圣贤呢?店主见他一介教书匠,也不作答理。岂知周先生回校召集学生到店前抗议,店主迫于压力只好改挂店招。——张放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

素材运用 周老先生这一捍卫黛玉清雅玉洁的壮举,和宝玉维护大观园里的女孩名誉如出一辙,都是情之所至,不得不为;或许乖于常理,实则可见其用情之深。周老在研究红楼之美,更是践行红楼之美。知行合一,堪为世范。

适用话题 耿直、维护、情深一往

8.风范·大师素描

[求学之路]

歧路难销凌云气

1918年4月14日,周汝昌降生于距天津城25公里的咸水沽镇,成长于外寇入侵、军阀混战的年代,虽为家无藏书的村童,但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毕业时,其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一字未改,全票通过。

素材运用 周汝昌之所以成为中西文化的全才,自然是因其为治学的良材美玉,颖慧自然是不可缺少的,而其在艰难曲折中,曾不丝毫改易初衷,更为根本。

适用话题 求知欲、不放弃、扎实

9.红楼一入深似海

[红楼缘起]

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就读的大三学生周汝昌写了一篇与胡适讨论红学的文章,

发表在《天津民国日报》上。随后,周汝昌收到胡适的回信。信中,胡适主动向他请教,足见其对这位后生的赞赏。1948年夏初,正在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

汝昌带着讨教《甲戌本石头记》的疑问,首次拜访胡适先生。让周汝昌意外冠华作文网的是,胡适居然慷慨地将珍贵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借与他拿走细看。对

此,周汝昌曾不止一次地感叹:胡先生能平等对他,甚至对他爱护有加,其人品和学问少有人比。从此,周汝昌开始了漫长的红学之路。1953年9月,他出版了

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

素材运用 在大师的坦荡无私面前,我们不得不感叹如今的学人,早已不复学者的纯粹,难以荷担人类精神家园守望者的重任。

适用话题 师生情、无私、提携、求真、出蓝胜蓝

10.为芹辛苦见平生

[红楼情深]

周汝昌先生堪称“为芹辛苦见平生”的学人了。他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几乎失聪,后因用眼过度,仅仅依靠着右眼0.01的视力,治学数十年。老人不用电

脑,写东西的时候,几乎需要把脸面贴到纸上去。先生写出来的汉字常常如核桃一般大小,有的时候字也会交叠到一起去。90多岁时,周先生每天仍然坚持“盲

书”写作。这条艰苦的研红路,他一走就是60年。

素材运用 60年,他从一个出入学府和贵公子门庭的青年才子,成为红学研究的巅峰和大家,其间所历苦辛,诚非外人所能身感。单单看他目盲耳聋,犹孜孜不倦,耄耋之年仍然佳作纷出,便让人无比感动。

适用话题 苦辛、战胜自己、坚持

11.誓将佘生诲世人

[红楼苦心]

2002年,周汝昌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虽然84岁了,经历了大悲大喜,但我很留恋人间事。现在我靠半只眼睛拼命干,不就是要把成果留给后人吗?”2008年,年逾90岁的他还被请上央视《百家讲坛》评点四大名著。他以独特的眼光理出《西游记》与《红楼梦》的相通之处,“两部书都在求真,都在写诚”。91岁时,他又石破天惊地宣告“脂砚斋和曹雪芹是夫妻,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迅速成为红学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素材运用 周汝昌研究红学,志在让国人领略红楼之美。有这样的大情怀、大慈悲,才会不顾年老体弱,敢领风骚,将桑榆晚景最后的一点光和热,发挥殆尽,嘉惠世人。

适用话题 诲人不倦、老骥伏枥、不断超越

12.风范·对话当代

[治学精神]

心底无私天地宽

正如自己在求学治学时得到大学者胡适的欣赏、

提携一样,周汝昌也乐于奖掖后学,提携新人。著名作家刘心武研究秦可卿时,便得到了周汝昌的倾心指导。他说,自己的研究,是踩着周汝昌的成果得出来的。刘

心武说:“周先生对我的帮助,是真正毫无保留的提携后学。比如说,我在研究秦可卿身世的时候,周先生便将他掌握的康熙朝废太子的资料,在他自己的研究都还没用的情况下,拿出来给我用。这并不是一般学者能做到的。”

对比·黑榜

红学“霸主”立山头

由于刘心武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说自己对《红楼梦》的研究心得,结果引发整个社会对《红楼梦》本身的热烈关注,同时引发一些所谓的“红学

家”对刘先生的围攻——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某个研究院拿着薪水却研究不出什么名堂,像寄居在《红楼梦》身上让人恶心的蛆虫一样,霸占《红楼梦》话语资源的

丑类。他们攻击刘先生,其实动机特别简单,就是因为刘先生动了他们自以为是他们的奶酪,抢了他们的饭碗——如此简单明了的动机,实在让人觉得不同情刘先生

被群殴都不行,难怪网上80%的人都站在刘心武一边,而不是那些挥舞大棒的毫无幽默、趣味可言的“红学家”。

对比速用 霸占学术资源,谋取一己私利,谓之“学匪”“学霸”。在他们眼中,自然容不得开诚布公、资源共享,遑论将自己欲用而未用之材料资助后学的无私之举。正为此,无私的周老,在其94岁生日时,宾客盈门,而他退休前曾供职的艺术研究院,却无一句问候。好在公道自在人心,周老一生著作等身,赢得生前身后名。

适用话题 立意、无私、门户之见、求同存异

13.“四肢”相辅通红楼

[阅读经典]

毛泽东说(《红楼梦》)看一遍不行,最少要看三遍,后来又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依拙见,如果离开《红楼梦》研究的四大分支(曹学、版本学、脂学和探佚学),想读懂《红楼梦》是五十遍还是五百遍都不确定了,你可能再看多少遍都无济于事。

(周汝昌答记者问)

对比·黑暗

碎片阅读宜反思

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场景是:地铁车厢里,大家都低头摆弄手机、电纸书或者平板电脑。回到家中,频频刷微博又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必修课”。这股风潮甚至蔓延

到了出版界,一本本“微博图书”纷纷上市。这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碎片化”“浅阅读”的忧虑。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

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对比速用 当我们沉浸在“浅阅读”的便捷、新鲜时,我们的心智其实也在慢慢退化。诚然,“浅阅读”可以提供即时信息,让我们有一种与世界同步的“存在感”,然而却无法像深度阅读经典那样,一步一步塑造成深挚的思想、高远的情怀,因此。才有毛泽东所说,“要看五遍《红楼梦》才有发言权”的深刻见解。

适用话题 阅读深浅、利与弊、反思

14.红学,不仅仅是红学家的事

[红楼醉梦]

2006年,作家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红楼梦》,曾轰动文坛。几年后,太原读者李引泉曾向《百家讲坛》两次致信,对刘心武的红学观点提出质疑,并得到了《百家讲坛》栏目组的书面回复。

《红楼梦》一直藏于李引泉的案头,每天他都会翻出来读一读,还会在上面勾勾画画。“年轻时,我以为《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为此,还学着宝玉的样子流连于女子之间,想体会宝玉的心境,一度走进了死胡同。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对《红楼梦》要用悟空的心境来看,它其实是一本全面深刻剖析当时社会的经典。”

尽管自己喜欢并研究《红楼梦》已有四十多年,李引泉却很谦虚,他说:“我只是以文会友,共同论争。以添乐趣,共增雅意。”

速用·议论体 关于红学,是非纷纭,聚讼不一,然而,大概的问题便是一个“学”字,掩盖了《红楼梦》的本相。只有把《红楼梦》还原到一本成绩斐然的文学作品,才会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与研究。如此,则《红楼梦》人人可读,人人可研。

适用话题 民间与学院、质疑、交流

15.“神九团队”:完美打造“天吻”大戏

2012年6月,注定有一段令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的日子载入史册。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带着普洱茶、中华鳖蛋,以及刘旺、刘洋、景海鹏三位航天员进入太空;6月24日,在刘旺的操作下,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的载人手控交回对接;6月29日,“神舟九号”在太空邀游13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至此,举世瞩目的、华丽的“天吻”大戏完美落幕。

人们为英雄的归来而欢呼,但是谁都知道,一部大戏的上演离不开演员,更离不开背后的团队。大奖颁给大片,实际是对整个团队的肯定和赞扬。在“神九团队”里,刘洋、景海鹏、刘旺是明星,幕后科研人员、保障人员……人人都是大明星,要知道,一个”龙套”跑不好,一部戏就要演砸,功亏一篑。

完美团队一?飞天组

浓缩素材 这是一个奇妙的组合,有人是第一次飞天的“飞二代”,有人是二度飞天的老大哥,还有人是苦等14年的老兵小将。离开地球的日子,三人相处最需要的是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彼此都能心领神会。

首位神女 我真的没有感觉到辛苦,反而觉得非常幸福,是一种被组织信任、被祖国需要的幸福。

· ——刘洋

才女实验员刘洋:为爱飞翔很幸福

她是军乐团里的黑管吹奏者,她是空军演讲比赛的得奖选手,她是文艺演出的主持人,她是人们眼中的幸运儿——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

在“神九”任务中,刘洋主要负责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试验管理,内容达数十项。对于一位进入航天员大队刚满两年的“新兵”,这的确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是,她却顺利完成了任务。

幸运源于她的刻苦努力

刘洋深知自己的责任,自2010年5月加入航天员大队,到2012年6月首飞,两年来,她一门心思扑在学习训练上。因为热爱这个事业,刘洋耐住了这份艰苦和寂寞。为了能早日飞上天,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每天晨练,别人跑5公里,她就跑7公里,刮风下雪从不间断。

幸运源自她沉着应变的抗风险能力

2001年毕业后,刘洋被分配到广空航空兵某师,并在同批女飞行员中第一位“放单飞”。2002年9月的一天,刘洋驾驶“战鹰”飞行。飞机起飞离地10米

左右时,机上人员,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座舱内立刻便充满了烧焦的味道。危急时刻,刘洋沉着冷静,她集中精力保持飞机状态,和机组成员密切协同,实

施紧急着陆。成功降落后一检查,飞机共撞上了18只信鸽,有两只被吸进了进气道。如果应急处理稍有差池,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实,这一切的幸运,都源于她对飞行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素材运用 因为热爱,所以幸运。因为热爱,居里夫人幸运地发现了镭,因为热爱,屠呦呦发现了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因为热爱刘洋耐住寂寞,终圆飞天梦。

适用话题 挚爱、成功背后

16.二度飞天 飞行员和航天员都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航空与航天最大的区别在于,航空可以99分,航天必须100分。

大哥指令长景海鹏:每一次都是从零开始

“神六”入选乘组梯队,“神七”执行任务,“神九”担任指令长,景海鹏一步一个脚印。有一件小事也许可以折射景海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2011年10月,景海鹏应邀回母校解州中学作报告。看到大家都坐在露天的操场上,报告席却设在搭着凉棚的主席台上,他执意不肯:“我是来向各位老师、校友报告自己离开母校20多年间的学习工作经历的,应该站着向大家汇报。”然后,他走下主席台,站在操场上整整讲了4个半小时。

在景海鹏的带动下,航天员们都养成了在地面模拟太空生活的习惯。他们用过的纸巾、喝过的矿泉水瓶盖,都会很自然地装进训练服衣兜,盖好兜盖,再用粘扣粘牢。景海鹏说:“航天员的职业就是飞行,不可能因为飞过一次,就可以躺在成绩和荣誉上面睡大觉。”

微素材 飞行员需要通过游泳考试,50米算及格。从来不会游泳的景海鹏抱着必过的信念一头扎进深水区,竞游出了200米的优秀成绩。

素材运用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严格认真、永不言败的劲头,让他二度飞天,弥补之前“没有拍下祖国大好河山”的遗憾。

适用话题 未雨绸缪、模拟生活

17.老兵操作手刘旺:14年的坚守

对接驾驶员 自己的路自己选择。——刘旺写在高三毕业纪念册上的话

从1998年进入航天员大队至今,刘旺是航天员考试取得第一最多的人。刘旺深爱着这个事业。当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在空中报告伞打开的那一刻,

他满眼泪花;载人航天任务每次成功执行后,他都会发短信向战友祝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他,入选“神九”乘组,水到渠成。为了完成对接任务,他已在地面

模拟器上把对接过程训练了1500多次。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对接时两个航天器对接机构的角度偏差不能超过4度,但在训练中,刘旺坚持把标准提高到了0.2

度。按照正常操作程序,操作手应按照显示屏上的对接图像和参数进行操作,但他自我加压,要求自己在显示系统出现异常,甚至无参数显示的条件下,也能精确操

控对接。

微素材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有一次到交会对接模拟训练现场检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各种不同任务的状态下,他都成功做到了。

素材运用 立长志者,赢人生。14年的坚守、14年的期盼,分毫不差的对接训练成绩,他向我们宣告:太空手控对接,舍我其谁!

适用话题 坚守、等待、精益求精

18.完美团队:后勤保障

浓缩素材 对于担负“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发射场来说,如果缺少了稳定高效的地面设施设备水暖电保障系统,后果将难以想象。

陈洪琪:“绚丽飞天”我做后盾

暖通专业负责人陈洪琪的主要工作是保证发射场各厂房的空调、通风等系统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保证火箭、卫星从进场到发射都处于一定的温度和洁净环境。去年,为了满足“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需要,陈洪琪八赴发射场进行现场调研,完成了脐带塔整流罩空调系统新研、更新、改造等一系列研究设计工作,确保了在外部气象条件变化极大的情况下室内空间环境状态的恒定。而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对发射场地面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更高。他和他的团队重点进行了加注库房推进剂升降温系统的更新改造和加注扣罩厂房洁净空调系统的更换升级。

微素材 除了空调系统,负责供配电系统的刘惠文、负责给排水系统的张忠霞以及他们的团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为“神九”对接做好保障工作。

素材运用 后勤保障,听起来简单,但与航天任务联系起来,难度系数就大大提高了。飞天,需要合适的温度,及时的供水、供电,这些都离不开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

适用话题 幕后英雄、团结协作、保障

两人于南昌起义前后就结识,都说贺龙元帅打出南昌首义第1枪,其实真正的打枪者是当时任贺龙部第1师副师长的欧百川。

见面后,两人促膝长谈到深夜才分开,当年共同北伐及发生于南昌的起义的种种经历又在不断地出现在两人的话题中。

会面后不久,贺龙就为他设立一个特别的欢迎宴会,参与者都是军区团以上干部。

贺龙向干部们介绍:“ 这就是欧百川同志,南昌起义时的第1师副师长,由南昌到海陆丰的移动过程中,都是他负责前敌指挥,在前面开路 ”。

在贺龙的举荐下,欧百川出山担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会委员、贵州副省长和贵州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开启新中国之后的新生活。

欧北川是南昌首义第1枪的打枪者,也算是早期革命者中的一员,为什么没有在授衔仪式上获得军衔?他都经历了些什么?

1894年8月,欧百川在贵州松桃县腊尔山下的一户欧姓苗族人家中出生,父母给他取名为学海、又叫廷芳,希望他能够有渊博的知识或有一番作为。

虽然出生在农家,但父母对他的支持力度极大,从小就让他进入私塾学习,修读四书五经,练习吟诗作赋。

1912年,母亲将全部的家产变卖筹钱,让他带着钱步行10多日抵达贵阳,参加贵阳模范中学的入学考试。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功入学并于1915年毕业,后来直接回乡设馆授课,将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苗族子弟。

1918年,贵州开始设立警察传习所,松桃县的乡绅们保送他到传习所中学习军事、法律和政治等知识,于两年后毕业并返回松桃担任保安警察队长。

半年后,松桃人严伯海在贵州东北部设立游击司令部,把军队驻扎在印江、思南和沿河等地区。应严伯海的热忱邀请,欧百川辞去原担任职位,加入到严伯海的军队中,任军需长。

严伯海的军队被编入黔军第1师第2旅的谢沛生部后,欧百川成为第2旅的营长,后担任团长。

1924年,驻扎在贵州东部镇远县且自己成为团长的欧百川听说贺龙的声威,经贺龙副官、镇远贵州老乡秦光远的介绍,他于1926年夏带着所在全团投奔驻守在铜仁的贺龙,成为贺龙的建国联军川军第一师独立二团的团长。

此后,他将名字改为后来一直使用的“欧百川”。加入贺龙部后,贺龙便同他结成莫逆之交,于此后的革命斗争中建立起密切的革命友谊。

1926年夏,北伐战争爆发,贵州组建民革命军第九军,作为贵州省长的彭汉章担任军长,下辖第九军第一师贺龙部,欧百川也随着改编而成为上校团长。

第九军很快接到北伐任务,贺龙部从贵州东部向湖南进发,同北洋军阀赵恒惕紧急调遣的军队相遇于桃源县羊毛溪。新编的军队英勇异常,战斗不久就取得全胜,缴获枪支弹药众多。

第九军继续北上,于湖北公安县陡湖堤与军阀吴佩孚的卢金山师相遇,惨遭阻击。两军相战两日之久,北伐军遭受重大挫折。

欧百川所带领的部队多为苗民出身,战斗异常骁勇,面对如此危急情形,他亲自带头赤膊冲锋,势单力薄就将卢金山师击溃,扭转战争时局。

战斗过后,贺龙解下自己的衣服亲自为他披上,非常激动地说:“百川,有你,我就不退!

1927年春,贺龙部被调往武汉,并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15师,第九军宣布解散。

不过,欧百川依然跟着贺龙,成为独立15师辖下的一个团长。不久之后,独立十五师被调往平汉铁路以北,隶属于第四军的张发奎部。

当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大屠杀,大批***员被杀,直接让国共合作分裂。

贺龙奉武汉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带着15师返回武汉,后被任命为第二十军军长,欧百川则成为第二十军第1师的副司长兼团长。

当年秋季,贺龙准备带着二十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欧百川也紧跟贺龙身后,成为起义部队中的一员。

1927年8月1日深夜,南昌城宁静而气氛凝重,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当日凌晨,居住在南昌东湖畔一间阁楼里的时任《江西民国日报》、《红灯》周刊总编辑的徐先兆一夜未眠、脸色异常严肃,竖起两只耳朵聆听南昌城的动静。

他等的并不是什么人,而是“光明”的 “第一枪”的到来,一个新的时代也会随着这一枪划破长空而来临。

5日前的7月27日,周恩来秘密抵达南昌。依照中共中央的决定,他和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共同组成前委(中共前敌委员会简称),他被选为书记。

几人共同进行谋划,商定1927年7月30日晚上举行南昌起义,打响对抗反动政府统治第1枪。

7月28日,周恩来在第二十军指挥部中同贺龙会面,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

其实起义军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并不能正面与国民党军硬杠,因此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起事,能够掌握的军队只有贺龙的第二十军、朱德的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和叶挺领导的第十一军十、二十四师及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七十五团,总人数为2万余人。

7月29日,所有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许多参加起事者都将心眼提到嗓子上。已经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的张国焘突然以中共中央的名义连续向九江发出两封密电,表示“宜慎重行事,无论如何等他到达再决定”。

7月30日,张国焘抵达南昌,传达共产国际代表作出的指示,认为起义要得到张发奎的同意,并且一致行动,否则起义“不可动”。

这一意见遭到周恩来、李立三、彭湃和恽代英四位前委的一致反对和驳斥,作为前委书记的周恩来更是气得直拍桌子。二十多年后与人谈及拍桌子的这件事,他表示这是平生仅有的一次。

7月31日上午,前委紧急会议在周恩来的主持下进行,与会者讨论了几个小时依然没有结果,直到获悉张发奎已经参加在庐山举办的反共会议,张国焘才做出最后妥协。会议最后决定,将起义的日期为8月1日凌晨4点进行。

7月31日下午5点左右,前委召开团长以上的干部会议,决定部队的起义口号为“河山统一”,行动信号为“三声枪响”。

当晚9时,叛徒赵福生(时任第二十军第1师第1团第3营副营长)偷偷地从部队中溜出,到敌军的指挥部将前委做出的决定泄露出去。

不过,赵福生的举动被正在执勤的第二十军第1师的一位执勤士兵看到,他很快就将消息告知贺龙,贺龙又转告前委。经过综合分析,前委没有放弃起义,将起事的时间从8月1日凌晨4点调整到凌晨2点。

凌晨零时左右,整个南昌城异常平静,一小股队伍在夜色中溜向街头,打算从城里面逃跑。

不过他们被欧百川撞见,只听欧百川在黑暗中轰出一声:“口令!”只见那一只队伍被震慑住,无从回话,胆怯地溜回省政府大院。

他们并不知道起义部队有自己的特殊标识,脖子上系有红领带、膀扎白毛巾,马灯和手电筒上都贴有红十字标识,更重要的是有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的口令。

欧百川再次询问对方口令,看着答不上,马上鸣枪警告,一共连开三枪,与前委部队所商量的信号相吻合,第1枪由此被打响

静静的夜空中,等待已久的起义各军闻枪而动,对已经规划好的战略要点进行火力攻打。

起义就在欧百川部的带领下首先进行,经过一夜的大战,敌军3000余人被全歼,南昌城被成功控制。在起义军总指挥的大楼上,红旗漫天飘扬。

南昌起义期间,欧百川部队将留守在南昌城内的第三军留守部队和第九军指导团围歼,得到高度评价,被任命为前敌司令。

南昌不是长久停留的地方,部队很快就向南进发,欧百川部在广昌击溃钱大均的部队,并成功抵达瑞金。不久之后,起义军又开赴东江,经大浦而进入潮州。

当时起义军采取的是共产国际提出的攻打大城市路线,第二十和二十一军合力攻打揭阳与汤坑均以失败告终,欧百川与贺龙失散。

欧百川独自带着三千余残部跟随二十一军抵达海陆丰,不过他们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国民党第四军陈铭枢部将他们紧密包围,起义军很快就陷入弹尽粮绝中,多数人被俘虏。

蒋介石并没有为难他们,命令陈铭枢将他们带到汕头进行改编。欧百川则从汕头逃离,乘船前往上海寻找贺龙,不过没有结果。

1928年夏,得知松桃老乡罗启疆成为国军驻河南信阳独立师师长,欧百川只身前往投奔,被罗启疆将任命为参谋长。后来,贺龙所带领的红军在桑植、大庸和贺峰等县建立根据地,罗启疆奉命前往“围剿”。

对此,欧百川极力阻拦,认为“***是一个新的政党,其武装力量是倾斜的革命军,不能轻视”。更重要的是,他强调自己曾是贺龙的部下,并且与贺龙是莫逆之交,两军相交必然没有好处,同时还伤害到他和贺龙之间的 情感 。就这样,罗启疆的军队进行形式“围剿”,国共两军相安无事。

1930年秋,罗启疆部再次收到命令,被派往宜城、京山、钟祥和枣阳等地区“围剿”段德昌部的赤卫队。欧百川拒绝同军队一起前往,被调任到时任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省政府主席毛光翔处任职。

当年冬季,罗启疆的部队抵达随县,欧百川被调回。

当时随县有聂奎元,专欺凌当地百姓,又勾结河南土匪马锡友,给鄂、豫边界的 社会 治安造成很大的隐患。罗启疆费很大的力气才将聂奎元逮捕,不过他交由欧百川处置。

收到相关消息,聂奎元的亲属马上斥巨资向欧百川求情,欧百川对此严辞拒绝,表示“邪恶不除,安保良善?”赢得当地百姓赞颂。

1934年,罗启疆部被调往湖南的桃源、常德等地区“围剿”贺龙的红三军团。

欧百川再次极力劝阻,从中做一些阻挠行为,得到罗启疆的默许,“围剿工作”也在敷衍中进行。不久,欧百川离开军队,进入南京国民党军校高教班学习,毕业后才回罗启疆部。

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华北及山东地区相继沦陷,上海除租界以外都成为日军攻打的目标,爆发轰轰烈烈的淞沪会战和“800将士”拒敌。

罗启疆部很快被要求前往上海支援抗战,欧北川于这一期间主动辞去参谋长之职、担任82师702团的团长,受罗启疆直接调谴。

大军路过的河口、大场、罗甸、福山镇、无锡等,都与日军遭遇,并遭到非常密集的打击。为将他们打垮,日军共出动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炮火和枪弹从来没有停止过。

欧百川依然英勇无畏,以极其劣势的装备同敌军作战。

1940年,82师第1次参加长沙会战后,欧百川升任为师长,并于1941年秋参加第2次长沙会战。他所带领的军队行动迅速,对敌人的打击力度很大,获得上级的高度表扬。

然而,作为中央军嫡系的陈诚早已看不惯贵州籍、特别是有苗民的非蒋嫡部队82师,欲图排挤和吞并他们。

察觉出陈诚阴谋后,欧百川准备在常德起义,将中央军进行吞并,如果起事失败,直接返回湘、黔、鄂三省边区继续进行斗争。

为此,他通过贺龙辖下的第二师师长秦光远秘密将消息告知贺龙,想得到贺龙的进一步指示。

贺龙亲自为他写信,认为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抗日才是大局,要慎重考虑。不过信件还没有交到欧北川的手上,他就已经在1942年春发动常德“太子庙兵变”,向蒋介石揭露陈诚的目的,并表示誓死参加工作。

当时正值抗日的持久阶段,全国居民异常艰苦,太子庙兵变体现出中央军和杂牌军的对抗,让我国军队内部矛盾暴露无遗,令全国上下震动。

同是贵州人并担任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的何应钦对欧百川表示同情,极力从中干涉。陈诚自知理亏,亲自到常德面见欧百川,但被直接拒绝。

最后,何应钦的侄儿何绍周接手82师,事件才由此平息。

让欧百川没有想到的是,太子庙事件期间,自己居住在四川秀山县乡间的家人惨遭国民党迫害,妻子和年幼的儿女都被杀掉,只有年仅八岁的儿子被当地群众保护才幸免,不过后来却因坠楼而亡,令他痛苦不已。

手中失去权力,他就只能选择忍气吞声。为缓和同其他国民党高官的矛盾,他主动到国民党陆军大学中学习。

1946年夏,从大学毕业后,陈诚曾让亲信向他发出许以高官厚禄的暗示,但被他直接拒绝,此后返回四川秀山县隐居,成为普通的农民。

其实,当时欧百川已经意识到内战即将爆发,他并不愿意看到中国人自相残杀,更不愿意看到与曾经为之奋斗的中国***为敌,所以才选择隐退。

尽管如此,国民党依然没有放过他,蒋介石曾经在1949年夏天派遣亲信李弥到四川东部组建部队,想要请他担任第六编队的副司令,不过被婉言拒绝。

同年冬季,秀山县被解放,欧百川主动出来主持秀山支前委员会的工作,筹办粮草,支援大西南的解放。

同时,他还参加秀山县的各界人民代表协商大会,担任副主任委员,维护新政府和帮助维持 社会 治安,将地方保警部队收编。

1950年,在贺龙的引荐下,他成为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副主席、贵州省副主席等,此后连续担任各项重要职位。

1967年,发动动荡的分子死抓贺龙元帅不放,他们还派遣“贺龙专案组”到贵阳进行调查,让欧百川“揭露贺龙元帅罪行”。

调查过程中,他们还给他扣下了反革命、叛变革命、右派和“试图成立第5个苗族自治区”等罪状,他对此都进行坚决的不予承认,同时否认贺龙元帅有罪及“叛变革命”。

调查组的相关人员恼羞成怒,间接地用他儿女的前途进行威胁,不过他始终威武不能屈,坚持自己的初衷和良心。之后的几年中,他同其他的“右派”、“有罪者”一同集中“学习”。在高强压迫之下,很快就患上关节炎、哮喘、支气管炎和高血压等病。

不过动荡分子并没有放过他,于1968年将已经74岁高龄的他送往遵义湄潭县“五七”干校进行所谓的“劳动改造”,身体随之每况愈下。

中共九大召开后,他被转移软禁在省军区独立师的一间小屋子中,因多次病重而被运到医院治疗。1970年9月,于含冤之中走完76年的人生。

他的子女的确受到影响,并没有因为他被“劳动改造”、软禁及去世而摆脱被牵连的命运。

长子欧亚一早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在民族画报社中工作,不过因为他被定义为“贺龙在贵州的黑军”而遭受牵连。

先被下放回贵州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后又继续下放到边远的江口县农村和毕节农场进行劳动,一生都只是一名不能被提拔的基层干部。

欧亚一的妻子先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后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不过终其一生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们当工人的大女儿在工作中表现非常好,不过由于受到爷爷欧百川的影响,既不能被推荐上大学,也在多次地申请入党中被拒绝,后来也从普通的公务员岗位上退休。

欧百川的小儿子比较幸运,在他被平反以后,才得以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其实当时已经恢复高考,推进上大学的制度成为升学的次要路径,能够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完全凭借的是个人实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在全国展开,欧百川的家人、同事及曾经的部下不断上访,强烈要求平反。

众多声音中,他的大儿子欧亚一最为坚定,于1979年元月向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写信,陈述欧百川的人生经历,同时表明让他承认“第五省自治”等罪行完全是被设套。

欧百川天真以为只要答应调查组所承诺的东西就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不过却成功地被打为“右派”。

1979年3月,经中共贵州省委的批准,针对他的指控被撤销;5月,一场为他举行的追悼大会在贵阳进行,正式宣布他被平反,他的参加起义和抗日等功绩被充分肯定。

没有在“有机会同贺龙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去找红军”,是欧百川人生最大的讨论点,有人认为他已经背叛革命,是欧百川人生最大的讨论点,有人认为他已经“背叛革命”。其实不然,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他不可能在同贺龙军队相接触的时候,让国共两军保持克制,长时间不发生冲突。所以,他还是忠实于中国革命的。

在贵州担任相关岗位后,他将余生力量倾注于教育和卫生的发展,受到党与人民的高度称赞。在他的极力呼吁之下,贵州民族学院(现改名为贵州民族大学)成立,不少少数民族的人才被培养出来。

正是在他的领导之下,新中国时期的苗族和布依族文字被创立出来,结束两个民族长期没有文字或者文字不统一的现象。在条件符合的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的自治县、自治州和自治乡随之被建立起来。

不过,这倒成为别人打倒他的借口,认为他想要“企图成立五省苗族自治区”。早在1950年时,著名的民族学家和 社会 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及建立苗族自治区的想法,所以他并不是这一想法的创立者。

在1951年成为贵州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欧百川又将目光投放在世界和平上,为和平事业做贡献。总而言之,他对国家、革命、贵州和民族是有贡献的。

文章标签: # 百川 # 贺龙 #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