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五四运动高考题-五四运动高考题目及答案

tamoadmin 2024-09-05 人已围观

简介1.2019青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2.2019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及审题立意点评3.如何答好历史背景类材料题4.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_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5.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6.8,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A,取消二十一条下列

1.2019青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2.2019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及审题立意点评

3.如何答好历史背景类材料题

4.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_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5.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

6.8,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A,取消二十一条下列哪

2019青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五四运动高考题-五四运动高考题目及答案

2019青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已经公布,作文题目是材料作文。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青海高考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上2019青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由我整理,想知道更多关于高考作文的内容,请关注。

2019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及审题立意点评

重庆高考语文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青春中国凯歌前行,******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重庆高考语文作文点评及解析

材料分析今年的作文题是非常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并且是针对热点让学生进行扮演,学生或者可以扮演1919年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或者可以扮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材料给出的相应年代,选择一个背景,把自己置身其中。例如在1919年,学生可以从责任、担当等方向入手;在1949年,学生可以从拼搏、信念角度入手;在19年,学生可以从爱国、拼搏等角度入手;在,学生可以从奋斗、梦想等角度入手;在2049年,学生可以从感谢、学习角度入手。总体来说,这道作文题充满正能量,主旋律意识非常强,并且学生可选择的余地比较多。

立意提示(1) 青春应拼搏(2)趁青春努力奋斗(3)青春当有信念(4)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5)花样年华,青春(6)青年向上,时代向前。

如何答好历史背景类材料题

在中考历史试题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即“简要分析

1991

年海湾战争的背

景”。

类似这种“背景”题,

是历史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有不少学生对这种

类型的题目无从下手,

不知怎样回答,

即使解答已经见过答案的“背景”题,

会丢三拉四。为此,粗浅地谈一下看法。

首先,

从课本上找出某一发生的历史背景。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或

者说是一般规律)。那就是,

凡是某一框题(标题)下的开始内容往往是这

一发生的背景,

一直到这一的正式开始之前。

例如:

“1991年海湾战争

的背景”,

基本上就是课本上“1991年发生了海湾战争”一句前边,

而且是同一

标题下的内容,

“随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

东西方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

局面结束了。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世界多极化在加

速发展。

世界格局的变化,

导致了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激化,

特别是地区冲突

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当然,这一方法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能显灵的“万能钥匙”。有的标题下

基本上没讲“背景”就介绍过程、

影响。

遇到这种问题必须根据这一的过程

(口号、目标、领导者、主力军、条件等)联想与之有联系的历史知识。

《现代

汉语词典》中对“背景”的解释是“对人物、事物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

境”。

这样看来,

某一事物发生的所有背景一定都与这一有联系,

或多或少

地存在一点因果关系。

一般地讲,

在历史教学中的“背景”与“原因”基本上是

同义词。

原因中又包含“近因”与“远因”,

“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等提

法,不管什么原因都属于“背景”。如果

A

B

没有任何联系,那么

A

一定不是

B

的背景,

反之则是其背景。

根据这些思路,

我们就会找出“五四运动”

的背景。

我们知道,

“五四运动”中有“废除

21

条”、

“还我青岛”、

“打倒曹、

陆、章”等口号。那么“青岛”以前被谁占去了?为何要打倒曹、陆、章?

只要

进行这样的联想,

很容易会联系到“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

有直接联系,

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所以,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是“五四运动”的背景。

我们又知道,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具有初步共产主

义觉悟的知识分子。

那么,

他们的共产主义觉悟又是怎么来的?共产主义的思想

理论是怎样传来的?只要这样思考,

就很容易联想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

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一定是“五四运动”的背景;

“新文化运

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传播,所以,“”也是“五四

运动”的背景。

我们还知道,

“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

与工人阶级

(无

产阶级)有关的历史知识是“到

1919

年,全国工数达到

200

万,无产阶级队

伍壮大了”,

这样看来,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也是“五四运动”的背景。

如果

工数少,

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运动的主力,

这是不难理解的。

其它“背景”

题都可以这样理解记忆。可能有的同学看的资料多,认为有的资料上没有上述

“背景”中的某一条,

这不要紧,

任何资料上的答案

(包括高考答案)

仅仅是“参

考答案”,不能说是“标准答案”,他们的答案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另外,在答“背景”题时请务必审好题。“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与“意

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的答案不完全一样,

后者还有一些特殊背景,

即“资本主

义萌芽最早产生在意大利”,

“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古希腊、

古罗马的文化典籍”。

只要善于思考,

是会想到这两条的。

既然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那么追

求财富和享乐的新兴资产阶级,

必然会尽快地反对天主教的禁欲主义,

资产阶级

的新文化潮流必然会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课本上说,

“人文主义者借助了古希腊、

古罗马文化”,

“文艺复兴表面上看是古希腊、

罗马文化的兴起,

实质上是资产

阶级新文化的潮流”,

由此可见,

“古希腊、

罗马的文化典籍”与“文艺复兴”

也有关系。

意大利的土地上曾兴起过强大的古罗马帝国,

其强盛时的疆域也囊括

了希腊地区,这就

有利于意大利人保存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

典籍。所以,文

艺复兴的条件或背景中最好也包括这一条,

即“意大利人保存了大量古希腊、

罗马的文化典籍”。

不管近因还是远因,根本原因还是直接原因,都可以看成是背景。只要善于

思考,善于联系,多做练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一定会尽快理解并掌握

“背景”题,最终一定会答好“背景”题。

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_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一般是每年6月7日-8日考试。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

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 总结 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4)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一直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西汉时期:两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而确立了儒学在 传统 文化 中的正统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以四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3)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也辉煌灿烂。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直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4)古代戏曲:以京剧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戏曲独树一帜,雅俗共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农村 革命根据地。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伟人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5)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l947年春,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开始反攻。

(6)1948年9月至l94 9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1)“新思想”萌发: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抛弃陈腐观念,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2)维新思想:1 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面前,提出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民主共和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4):1915年,面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了,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

(5)“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6)1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7)新时期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8)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l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等;到1 8世纪中叶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共和制:美国独立后,通过l 7 8 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一权分立原则等,开创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新形式。

(3)法国议会共和制:法国大革命后,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法国政体也几经反复,最终于1875年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1 9世纪中后期,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1871年制定了帝国宪法,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浪漫主义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深入挖掘人类的情感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与传统大相径庭。

(4)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架起桥梁的伟人。

(5)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自制**成功,标志着**的诞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一五”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年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全面建设时期,党和国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左”倾思想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害。

(3)____后,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外开放格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便利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霸权地位的确立。

(3)《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欧盟——一体制化,没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北美自由贸易区——半体制化,无协调性组织机构;亚太经合组织——论坛性经济组织,不具备实际管理职能。

(5)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6)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带来机遇,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 教育 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高考历史必背易错知识点

1.中英《南京条约》开上海为通商口岸,而没有南京;《天津条约》开南京为通商口岸,而没有天津,但通商口岸已经开到了海南岛和台湾岛;《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但北京不是。

2.《南京条约》的内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的侵略要求;《马关条约》的内容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的尖锐;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4.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

5.《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平均分配土地,第二是指平均分配产品。平均分配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而平均分配产品则相反。

6.五四运动只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并不是彻底胜利。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8.“二大”的主要成就是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的主要任务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

9.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10.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

11.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但因为“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所以“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12.中国***领导的三大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坚持“城市中心论”,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3.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开始上升,到了华北事变后,中日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14.近代前期三次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_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 提高高考历史大题成绩和知识点

★ 2022年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

★ 2022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大全

★ 2018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

★ 2022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

★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 202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

A

试题分析:B、C、D三项的思想都未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学说。五四运动显示了无产价级的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以及和工人运动结合。加上大革命失败后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其立场已经右转,因此他们视觉下所说的“过火”的思想指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故答案为A。

点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2011年北京、安徽、浙江高考中做了考查,2010年上海单科也有考查,亦属高频考点,备考时要关注: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及方式;②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8,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A,取消二十一条下列哪

以上几个都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但要说到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口号,还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个。

因为A、B、D这三个口号都只有“反帝”的意思,没有“反封建”这个意思,而“内除国贼”能够反映“反封建”,所以说C是正确答案。

望纳~~

文章标签: # 中国 # 背景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