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农村孩子与高考_农村孩子高考改变命运

tamoadmin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1.农村孩子为什么拼命考大学?高考虽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对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最公平的途径,如果你想自己有更好的未来,高考绝对是最好的跳板。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就是一个农村孩子,家里没权没势,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上大学,然后再通过各种招考进入事业编制,而且现在的招考制度也越来越公平,给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改变自己命运和生活的机会。虽然我现在只是个小学老师,但生活相对富足和稳定。所以农村孩子如果要想有

1.农村孩子为什么拼命考大学?

农村孩子与高考_农村孩子高考改变命运

高考虽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对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最公平的途径,如果你想自己有更好的未来,高考绝对是最好的跳板。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就是一个农村孩子,家里没权没势,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上大学,然后再通过各种招考进入事业编制,而且现在的招考制度也越来越公平,给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改变自己命运和生活的机会。虽然我现在只是个小学老师,但生活相对富足和稳定。所以农村孩子如果要想有更好的出路还是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这才能作为你进入社会的敲门砖高考是孩子独一的出路。我不想让她在高考上背负太多压力,只需努力了,不要纠结结果,享用过程就好。陈先生说,经过多年在外打拼,他领会到人生的道路很长,高考的成败并不能决议人的终身。

太原人张俊丽终年在非洲工作,这次也是请了假回来陪孩子高考。比照国外,她觉得中国孩子的压力很大,而她的目的则是让孩子可以安康快乐的生长。高考只是进入大学学习储藏学问的一个必经过程。不管在哪个阶段,还是应该简单快乐一点。

比照每年在高考考场外等候的家长人数,也能够看出人们心态的变化。在太原五中考场外执勤的张警官通知采访人员,往年开考前都有一大群家长围在校门口,警察忙着维持次序。今年陪考的家长明显少了。张警官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看待高考的态度。

在中国,一些创业胜利人士的励志故事让家长们置信高考并非孩子独一的出路。中国也在鼎力开展职业教育,推进群众创业,为孩子成才搭建多元立交桥。

虽然如此,高考在中国的位置依然难以撼动。在太原五中的考场外,初一学生赵堃煜和任惠泽显得比考生还要慌张。提早感受一下高考的氛围,我似乎能想到本人高考时的场景。任惠泽说,虽然本人才初一,但考试的压力曾经很大,有种要冲进高考考场的激动,只需两天就能够解放了,而我们还要熬很多年。

赵堃煜说,本人正在准备考雅思、托福,以后可能会出国。固然能够选择的道路更多了,但高考依然是主流。

我的爸爸妈妈就是经过高考才走出乡村的,可见考试有多重要。任惠泽说。

山西晋中昔阳中学学生李多也说,高考是他们从这个小县城里走进来的一个平台。我们能够经过大学走向更大的城市,然后有一个更好的开展前景。

比学生愈加慌张的是家长。孩子辛辛劳苦十几年,假如高考没考好,这十几年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太原人郭女士说。

关于大局部学生来说,高考仍在一定水平上决议了他们以后的道路。为此,中国政府鼎力推进高考变革,保证高考公平。如备受争议的高考加分项目今年大瘦身,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请求全部调整到位,中央性加分项目也将从2014年的95个陆续减少到2018年的35个。

专家指出,政府一方面应该继续推进落实招生考试制度变革,转变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形式,真正将培育才能、提升素质作为重点;另一方面也应引导学校、家长和学生理性看待高考,积极发明条件,让孩子们胜利成才的道路更多些。

农村孩子为什么拼命考大学?

伟人还在世的时候,就说过要“消灭三大差别”,具体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些有志的农村青年往往怀揣着这样的梦想:离开农村,吃上“商品粮”,争取做一个脑力劳动者。

以前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路是比较狭窄的,上学差不多就是唯一的门径。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就是推荐上大学,在我们村就有一个人通过这种方式上了在武汉的一所体育学院。之后,恢复高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能够考上中专也是国家包分配,具有“干部”身份,更不用说专科生、本科生了。

数十年过去了,“三大差别”问题依然存在,不然,就不会花大力气开展脱贫攻坚,就不会在浙江省等地方开展“共同富裕”的试点工作了。

这种差别,比较集中地体现为农村户籍的孩子上大学的劣势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如果从上大学的数量看,在一定意义上是有下降的。记得2009年一位时任***说过,“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近几年有相关统计显示,农村学校学生占比超六成,乍一看,并不处于劣势,表明农村学生深造的机会并没有明显减少。

但是,如果从质量看,情况就比较突出了。有数据显示,城市学生高考分数平均比农村学生高出约四十分。而且,农村学生上大学多数是在二本、三本、专科(职业)院校。相反,在类似985、211或“双一流”大学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孩子的占比可谓每况愈下。比如,某顶级学校的生源中,农村大学生所占比例从1987-1998年间的20%-40%,下降至2000年以后的10%-15%,并且还在不断下降中。

于是,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也有人说,“农村学生占在校大学生超六成”并不值得喝彩。

其实,近些年,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有提前批录取的同时还推出了推出了“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优师计划”等,主要是让农村孩子可以相比普通批录取线低一些的成绩进入重点大学就读。该招生任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分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目前有九十多所重点本科院校实施了这项计划。应该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难的窘境。

这种依靠特定计划获得上重点大学机会的情况,在我上大学时的上世纪80年代初以及之后许久是不存在的。那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当然,是指在同一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同一届考生,事实上,在考同一份试卷的情况下不同省份的考生进同一所大学录取分数是有差异的,甚至差异比较大)。

现在竟然需要通过特定的政策扶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尤其是“脱贫县”“边境县”——这些县主要是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孩子们教育均衡问题,可见现在农村孩子上大学尤其是上名校的路可谓道阻且长。

当然,即使是现在,农村孩子能够上名校甚至是顶级学校的例子也有。前两天就看到一个报道,说的是江苏沭阳——地处苏北,在相对发达的江苏省属于比较欠发达地区——一户农家,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地道道的农民,3个孩子中只有老大上了211,下面两个考取的都是清华大学。

所以,总的趋势是,农村孩子上大学几率比较高,但进入名校就读的可能性不高。假设高等教育没有迈向大众化,还是停留在世纪之交,就意味着许多目前在高职高专或二本三本读书的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会是不存在的。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体现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而且直接表现为高等教育层面。

究竟是哪些原因阻碍了当下农村孩子进入名校就读的通道呢?俺有很多亲戚、朋友、老乡就是农村或来自农村的,许多年来也听了不少相关的故事。通过观察,我想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教育资源的匮缺。

教育资源主要看教师的配备,校舍、实验室、图书馆、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配置,教学的智能化等。比较集中的指标,就是看生均经费的多少。

农村中小学的经费预算主要取决于县级财政状况以及相应的财政投入。显然,县级财政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在很多情况下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此外,相对贫困地区也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域,虽然现在都已经“脱帽”但资金筹措能力是极为有限的。

财政投入少,学费也不可能高,必然导致生均经费低下,难以形成优质教学资源,也难以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基层。相反,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师因为待遇问题远走他乡,被一些相对富庶的地方中小学以“人才引进”方式“挖墙脚”。

不仅在教师层面存在被“掐尖”现象,学生层面同样也存在“掐尖”问题,这与教育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息息相关。

在过去,教师的流动性不容易,而现在则比较频繁。基本态势是沿着不同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轨迹由乡镇到县城,再到省城,乃至外地,呈现的是一种“向上”移动轨迹,久而久之,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就出现“空心化”“高龄化”趋势。与之相适应,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要求城镇教师到农村,或者市区教师到郊区支教,并作为职称评定的一个条件,基本上是“短期化”,这种“向下”移动只能解燃眉之急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听说公费师范生政策已经实施十几年了,从政策设计的初心看,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也包括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问题,但在执行过程中,相对好一点的学校培养的公费师范生基本上是去了省会城市的高中,其中不少还是重点高中。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去农村学校,不愿意去基础薄弱学校。所以,2021年开始,推出了一个“优师计划”,每年一万个名额,毕业后直接去脱贫县、边境县中小学工作6年,效果怎么样还需要拭目以待。

客观地说,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表现在基础教育方面是比较明显的,囿于经济实力的差距,在各种教学资源上的差距可谓泾渭分明。我有高中同学分别在郑州市、武汉市等省会城市中学任教,我看他们每年暑假都有到上海、重庆、武汉、杭州、西安等地学习的机会,一般一周,费用4万左右/人。再看看我侄子、堂兄等,他们在农村初中任教,就没有这种机会。这就是差距。试想,如果没有经常更新教学理念,了解先进教学方法,怎么可能教好学生?试想,如果图书资料捉襟见肘,备课仅仅是依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简单在某度查资料,连电子文献搜索的条件都没有,怎么可能教好学生?

——家庭经济条件的掣肘。

就基础教育而言,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另一个方面,家庭经济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毕竟高中阶段已经不是义务教育阶段,更多的费用是需要家庭承担。而且,课堂外的补习(尽管从2021年开始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整肃)、赴县城乃至省城就读的陪读、高考失利或对结果不满意情况下的复读、个体性教学资源的获取......都是需要有相应的经济条件作后盾的。

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的整体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但是,和城镇居民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落差,通常是前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从支出看,农村家庭一般是多子女家庭,理论上用于单子女身上的费用更多,多子女身上的往往更少,这就使得一些家庭往往牺牲一个或一部分子女接受教育,或者在相对平均使用力量后因为摊薄而发生低质量的均衡化。再有一点,越是农村地区,各种随礼越多,甚至发生农村建楼房打地基、上预制板、竣工都得随礼的现象,还有的地方发生母猪下崽都要随礼,看起来是你随我的礼,我随你的礼,礼尚往来,但一进一出,基本上都浪费在大吃大喝上了。本来就收入低,支出还不菲,导致失衡,用于子女接受教育——更不用说优质教育——的空间就收窄了。

——家庭教育的缺失。

有人对一个问题展开研究,以父母职业为因变量,以孩子能否取得良好学业成绩进而考上名校为自变量,亦即“学霸”和父母职业之间的关联性,发现父母的职业是教师或者公务员,更容易培养出“学霸”,而父母如果是农民或无业,养出“学霸”的概率是垫底的。

绝对不是农村孩子智商堪忧,也不能说农村孩子不努力不追求上进,也不能说父母不望子成龙。那么,农村家庭在家庭教育环节究竟缺失了什么?

孩子在未成年之前,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却极为不稳定的时期。这个时候,恰恰碰到两个重要的心理叛逆期:一是3岁左右;二是13-18岁期间。在前一个阶段,孩子基本上是在父母身边,但在后一个阶段在许多农村家庭普遍性存在子女与父母的“空间疏离”,也就是在孩子初中、高中阶段对孩子的教育因为父母的“离场”使得那种教育变成隔靴搔痒式的教育。当把对子女的爱与关怀、教育让渡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乃至其他亲戚,或者放任自由的时候,孩子在心智尚不成熟的阶段就可能失去或减弱对读书的敬畏心。

父母为生活在奔走,到县城,到省城,到外地,少则几十里,多则几千里,短则十几天,长则几百天,没有办法与子女朝夕相处,也就谈不上事无巨细事事关心、时时关注,更谈不上耳提面命。而且长久分别后,父母与学校的联结少了,难得回家后,往往是逢年过节,见的人也多,说的是喜庆事,真正了解孩子内心浅尝辄止,对学业的关心也是浮光掠影。在孩子成长最重要阶段父母的缺席,或许是孩子成长路上难以弥补的缺憾。

还有一个方面,农村家庭的父母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也不了解Z世代的特征,不了解现代教育方法。丝毫不怀疑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浓浓的爱,但许多父母习惯于用赚更多的钱花在孩子身上并尽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以为这就是爱的表达。殊不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是极为丰富的,他们虽然在父母提供的相对优渥的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快乐,却不能在精神层面更加愉悦,甚至还可能因此而产生对父母的抱怨,发生情感对立。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就对来自父母因为“离场”而减少的有限教育在效果上打折扣。

——“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

在农村,“读书无用论”一直是有市场的,但在过去和当下的背景不同。

过去,农村家庭很多人家有三四个孩子甚至更多,那时也没办法出去务工,大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普遍比较困窘,孩子们读完小学就不再继续了,稍微好一点的就是初中,觉得是一块读书的料,再去冲一冲高中。由于那时招生规模比较小,农村孩子成为幸运儿寥若晨星。既然大多数孩子即使读了高中还是要回家务农,许多人就觉得读书是浪费青春,只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的情况是,许多农村孩子即使上了大学也基本上是一般学校,加上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在不断扩招后大学生如过江之鲫,在职场竞争力不强,从本益比或时间、金钱等投入与实际收获的比值看,有些人没有从“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角度考虑,觉得上大学与没有上大学似乎没有明显差别。于是,“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

人一旦有了某种想法,在行动上往往就会表现出来。当部分父母认为“读书无用”时,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出发,就会减少付出,以求内心的平衡。本来农村教育基础就薄弱,再抱持得过且过的想法,孩子要想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就更是难于上青天了。

过去农村,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根本没有出头之日。新中国成立以后,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穷人的孩子进了学堂,终于有了读书学习的机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的殷切期望!恢复高考以后,一批又一批的农村莘莘学子,带着父辈的希望,终于离开农村,走出大山,进入高等学府。

他们学成以后,有的跨进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尽职尽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的走上各行各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总之,他们在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你看每年的高考日,成千上万的高考学子,在家长护考大军的陪同下,斗志昂扬地奔向庄严的考场,接受祖国的选拔!你再看,我们的交警同志,为了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恪尽职守!维护交通!

为什么?从考生参加高考的热度和国家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来看,难道你还怀疑农村孩子拼命考大学没有用.没有前途?好吧,我就举我儿子的例子吧!我父辈是农村人,我也想通过考学走出农村,可惜因为十年动乱终止高考,我希望的肥皂泡破灭了!后来我儿子参加高考,我就让他报考了军校。儿子很听话,也很争气,结果考上了名牌军校“空军工程大学”。军校毕业,在军队机关工作。副团转业,进入省政府机关工作。

读书,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

我从小学习还算可以,小学毕业后我主动去了一个离家比较远的学校上学,因为它的升学率高。那时候在外求学非常艰苦,自己带馒头咸菜,夏天馒头两天就长了绿毛,冬天馒头冻得和铁疙瘩一样,萝卜腌的咸菜没有油,吃完之后,我甚至花过五分钱买盐蘸着吃。除了父母,家里的亲戚大多不赞成我读书,理由就是,吃这么多苦,还不一定考得上,考上了也找不着好工作,不如辍学出去打工,一反一正五六年下来多挣不少钱。

然后举例子,说谁谁谁毕业当老师,工资都发不出来。有个表哥问我,大学毕业回来能当个乡长不?我说不能。他说,那上这个破大学有什么用?幸亏父母坚持,我自己也争气,我一路念到大学毕业。找了工作,成家立业,彻底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如今,那些没有继续上学的小学同学与兄弟姐妹,在经历了短暂的打工辉煌之后,现在大多过得比较辛苦。我的几个侄子,在我的影响下,也都选择了读书考学这条路。

大学毕业后都在工厂或学校上班,过上了比较滋润的小日子。还有几个侄子,没有上学,到如今30岁了,还找不到媳妇,愁煞了父母。现在的社会,早已经不是原来靠种地谋生的时代了。当一批80后,90后的农民工进城之后,他们既不是城市人又不是农村人的尴尬非常明显,他们飘在城市里,不愿意回农村,当然也回不去了。他们甚至还不如父辈们,打工是为了增加收入,想回家至少在农村还有个院子。

读书还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

读书,可以获得一个文凭,这是敲开社会大门的一块砖,没有它,你只能在底层转悠,想要上升,非常之难。读书,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眼界,改变观念。不读书,你只能从乡邻嘴里获取知识,眼界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少机会。为什么我的亲戚都不赞成我读书,就是因为他们认识的非农人士只有教师,而那时候教师混得还普遍较惨。

一个没有纵深眼光的人,就只能看到眼下。读书,还可以结交一帮优秀的同学朋友。人,生下来除了血缘关系,就是家周围的地缘关系,这些既无法改变,又范围狭窄。只有通过读书,走出去,接触新鲜的人和事,建立自己更广大范围的朋友圈,才能让自己和同学朋友一起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本领。

知识改变命运,要相信这句话不是空话假话。

农村孩子读书上大学,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自己改变命运的方式。对于不上学的农村孩子来说,目前比较常见的出路,一是出去打工,二是学一门技术,三是自己创业。不可否认这三种方式都有成功者,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农村青年从事着相对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方面相对不高。对比上大学的农村孩子来说。有不少人认为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饱和,毕业即失业,所以在一些地方,读书无用的观点盛行。

但以实际情况来看,每年高校毕业生几百万,没有找到工作的又有多少,国内高校的应届生就业率基本上在90%以上,就算有一些水分,平均80%该是有的。前几天看到有第三方机构公布的近三年本科毕业生行业平均薪酬,最低的也有4500左右,而最好的平均月薪超过3万。这完全有可能是事实,我身边一位朋友,今年大四,明年毕业,目前已经拿到一份工作合同。

文章标签: # 农村 # 孩子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