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院校 热门院校
今年高考差一分满分的人_高考哪年只差一分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2004年高考考了749分,差1分满分的山东省状元,现在过得如何?2.山东最牛状元王端鹏,高考749分差1分满分,如今怎样了?3.她曾是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到100,43年后现状如何?4.1977年,那位语文仅差1分满分的高考女状元,后来过得如何?5.他是中国高考历史最高分749分,只差一分满分,今现状如何?6.首位高考文科女状元,只差一分满分,后来怎样?7.高考差一分满分的是谁自从古
1.2004年高考考了749分,差1分满分的山东省状元,现在过得如何?
2.山东最牛状元王端鹏,高考749分差1分满分,如今怎样了?
3.她曾是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到100,43年后现状如何?
4.1977年,那位语文仅差1分满分的高考女状元,后来过得如何?
5.他是中国高考历史最高分749分,只差一分满分,今现状如何?
6.首位高考文科女状元,只差一分满分,后来怎样?
7.高考差一分满分的是谁
自从古代科举制的发明,后面演变成现在的高考,可以说选举制度给很多身份低微但是又非常有才华的人带来无数次的机会。当然,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状元,女性跟男性相比较下来,似乎数量总不是很多,不过也有非常出色的人物,我们今天就要介绍一位。她是1977年高考的第一个女状元,当时只是因为语文差了一分而已,不然就直接满分,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这位女状元就叫做刘学红,虽然家庭普通,但是刘学红从小就表现出热爱学习的精神,父母对她的期盼也很大,但因为当时社会的原因,导致高中毕业之后刘学红就被当成知青,安排下乡了。而在农村工作的这两年时间里,刘学红不仅没有学到什么,甚至以前在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都差不多忘记了。因此对于自己的工作刘学红很不满意,也不甘心于现状,对于未来也感觉到很迷茫。在空闲的时候,刘学红就经常喜欢问工友们未来有什么打算,虽然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但至少刘学红可以安静下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让刘学红感到振奋的消息到了,那就是高考恢复。刘学红重新振作起来,跟朋友们交了报名费之后,重新开始学习起来。因为对未来有了希望之后,刘学红之后干活都非常的有活力,到了晚上的时候,更是在刻苦努力的学习。
由于高考刚恢复,国家需要人才,而人才正好也需要机会,所以这次高考非常重要。并且因为之前高考断掉太久的原因,所以学生们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考试的题目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常识题,跟现在的高考难度比起来,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但就算是这样,当年报考的五六百万人当中,被录取的还不到40万人。
虽然刘学红也知道自己能够成功被录取的几率很低,但她还是想要尝试一下。在高考结束之后,刘学红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考多少分,不过对于自己,刘学红还是很有信心的。时间没过去多久,刘学红就知道自己被北京大学成功录取的消息了,这让她感觉到十分的开心。在后来的采访中,刘学红也表示高考改变了他的人生,虽然成绩是不公开的,但是后面查资料的时候,刘学红还是发现了自己当时只要多一分的话,那么她的语文就是满分了。
刘学红就读的是新闻学专业,毕业之后从一个小记者做起,后面通过自己的奋斗,成功的进入管理层。在2007年的时候,刘学红把自己十分珍惜的准考证捐给了国家博物馆。直到这个时候,关于刘学红的故事才被世人所得知。1977年高考后第一个女状元,语文仅差1分满分,现在她过得如何?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当年英姿飒爽的刘学红也早就到了退休的年纪。现在刘学红的生活非常幸福,说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刘学红说自己是非常好运的,居然能够赶上高考恢复,并且取得第一名的成绩。
2004年高考考了749分,差1分满分的山东省状元,现在过得如何?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人生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古人也曾经说过,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是人生最大的幸事。由此看来,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对状元的位置有着独特的羡慕之情。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我国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位女状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位考生的语文成绩与满分仅有一分之差。很多人对她之后的生活充满了好奇,那么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女状元刘学红之后过得怎么样。
刘学红的早年经历
1975年,刘学红完成了中学的学业任务,顺利毕业。第二年,她便进入北京高岭镇插队,开始了任劳任怨的工作。在这里,刘学红不断地进行劳动,渐渐地忘记了本心,甚至看不到对未来的希望。当时完成中学学习任务的人,如果想要继续进入大学深造,只能凭借推荐才能拿到入学资格。刘学红的家境一般,也没有十分雄厚的背景,所以并没有得到能够大学的入学资格。
在劳动的队伍中,大家比拼的是工分。能够获取工分的途径就是干活多、效率高。刘学红是女生,无法与男子汉比拼力气,所以她的工分并不多。但是她喜欢参加文艺演出,刘学红认为在演出中能够短暂地找到自我价值。工友对她的举动表示不解,因为演出并不能为自己加工分。刘学红也曾思考过,自己在队里拼命干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后来看到队里会计的女儿在没通过考试的情况下进入大学读书,她感到十分愤怒。不过在文革结束之后,我国迅速整顿国内风气,并在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得到消息的刘学红毫不犹豫地参加报名,想要在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中一展风采。
为考试刻苦学习,成为高考状元
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的高考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一年的高考中出现了很多错失最佳考试时间的大龄考生。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刘学红十分努力。其实从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到考试,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刘学红手中的资料也不过只是从他人那里借来的课本,并没有如今各种琳琅满目的参考资料。信念坚定的刘学红并没有因此抱怨,而是巧妙地将课本作为模板,将重要的知识点反复咀嚼,最终刻到自己的脑袋中。不得不说,为了圆梦,刘学红的确十分刻苦。在整个备考期间,她将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时间全部花费在书桌前,过着单调又枯燥的复习生活。
在这种刻苦的复习下,刘学红感觉自己的知识库扩充了不少。1977年12月10日,她来到了高考的战场。刘学红一直急躁的心情也慢慢地平复了下来。答题过程中,刘学红发现了很多熟悉的题目,这与她日夜奋战学习有很大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刘学红的语文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十分出彩。她将自己的复习历程生动地描绘出来,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通过她的文字传达给读者,让每一位参加高考的人都有强烈的共情。成绩也没有辜负她的付出,语文仅差一分便能得到满分。整体成绩更是拿下了高考状元的头衔,由此可见,所有的努力都会收到应有的回报。
毕业后的刘学红
凭借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刘学红成为北京大学中的一员。在大学学期期间,她依旧保持好学与刻苦的习惯,顺利毕业。后来她当上了新闻编辑一职,刘学红十分满足,因为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对她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凭借出色的能力,刘学红把所在报社推向了新的发展台阶。2000年,曾经的高考女状元更是预见了互联网的可观前景,推动中国青年报创立了网站,并成为项目中的总经理。现在该网站已经成为权威性极强的综合类网站。而今,已经退休的刘学红赋闲在家,不过再提起自己参与的中青在线网时,依旧是一脸自豪。
结语
刘学红的经历让大家从心底生出了敬佩之情。她自己也曾经说过,如果没有高考,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刘学红。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中,刘学红都能突破障碍,成功圆梦,那么如今条件优越的大家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希望刘学红的经历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并从中学习其认真刻苦的精神。
山东最牛状元王端鹏,高考749分差1分满分,如今怎样了?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斯宾塞
2004年,来自山东的高中生王瑞鹏以749分的传奇成绩一举成为全国的高考冠军,之后考入清华大学。
在那时,闻风而至的报道几乎把王瑞鹏推到了神坛。而在16年后,这位高考冠军近乎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现在的他早已成为了中科院资质优异的科学家。
高考状元,火速成名
高考对于我国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公平竞争的机会。王瑞鹏是这个军队最拔尖的那一个。2004年,他七百四十九分的成绩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的高考冠军。成绩出来后,他家的门槛几乎被媒体压平,更多人渴望从他身上挖掘出宝贵的高考独家秘诀。
对于蜂拥而至的关注和赞扬声,王瑞鹏的回应十分低调稳重。他仍然顺从自己的内心,不受外面世界态度的影响。在少量的媒体访谈里,谦和、寡言、内敛的性格,使得王瑞鹏于别的家长眼里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王瑞鹏降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平时的家中,家长们完全没有刻意制造紧张的学习环境,相反他的学习环境十分宽松,王瑞鹏在家里总是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作为老师,王瑞鹏的家长知道,教育的本质绝非硬生生的填鸭,而是在一起发现探索的过程中,让小孩解决问题。高考结束后,王瑞鹏家里的气氛轻松了下来。他的父母并不是简单地讨论成绩,而是为他分析了今后的学习方向和方法。
学习有方,与人为善
王瑞鹏在受到访问时说,高中生涯结束后,他的爸爸妈妈经常带他去各种著名景区休养。如果王瑞鹏愿意讨论他未来的学习方向,他的父母只要做一个引导性的提问,听听王瑞鹏自己的意见。即使三个人在景点游玩时,也都聊得很开心。
后来,王瑞鹏被清华大学录取。王瑞鹏和清华大学的其他学生一样,刻苦学习,主动参加班级集体劳动。在校期间,王瑞鹏没有辜负全国高考冠军的美誉,他尝试主动融入集体。在同学们眼里,王瑞鹏也是一个乐于助人、喜欢运动的人。
没有自律是当代人的常有问题,比如学生,尤其是成年人进入社会后。自律缺失是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使人很难专注于当下,而真正取得了成就的人却非常看重自律的习惯。
随着自媒体信息的发展,一些人通过暗箱新闻,逐渐认识到高考尖子生"高分低能力"的误区。这些没有得到实践证明的论据,迎合网络上"看热闹不嫌大"的想法。就是在这些年的光景,高考状元头衔成为社会舆论的法宝。
但事实上,他从小就善于分析以及探究难题,这是王瑞鹏之所以是高考第一的"宝典",也促成了他于美国的财富之路。由于普通民众的好奇心心理,他们总是被"高考状元卖猪肉"之类的博人眼球的信息而错误引导。
事实上,以王瑞鹏作为实例,学习好的人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上。正是这些能力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瑞鹏自小就很清楚自律的必要性。就算在周末,晚上9点,他仍然背诵他的任务,没有父母的监督。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对自己的日程安排还是很严格的。在他的创业生涯中,面对一个光与酒的世界,他更加专注于当前的工作安排。
没有人能轻易成功。在光辉的背面,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汗水。王瑞鹏和许多有了成就的人一样,实现了自律。王瑞鹏还有一个优点,他知道如何去驾驭情绪。人们更喜欢把这说是"情商高"。
学成创业,强者愈强
16年过去了,王瑞鹏现在情况如何了?自清华大学毕业后,王瑞鹏随后在常春藤盟校学习。成功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他走上了一条短期的创业之路。在美国时期,王瑞鹏当上了一家著名企业的CEO,赚了不少钱。这位前全国高考冠军以一种我行我素的心态回应了一些看客的目光。
在美国创业几年后,王瑞鹏仍然希望从事科学研究。最后,他返回祖国,变成中国科学院高分子技术领域的专业科研员。与王瑞鹏性格内向低调相似,科研工作必须付出绝对的努力,并且忍受乏味而严谨的工作内容。
不过在王瑞鹏看来,这就是他梦想努力的工作,远离世界纷扰,更合适自己的个性特征。与五彩缤纷的世界相比,科研对王瑞鹏来说就是再合适不过的工作。
从高考尖子生到企业家,最后到中科院研究员,王瑞鹏不仅作风低调、脚踏实地,而且有良好的自律素质支撑着自己的人生"三步走"。
王瑞鹏的情绪是他的球队的队员。萨特曾经说过"别人是地狱"。与他人合作并具备一定的情商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不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对工作伙伴不信任的原因之一是在工作场所无限扩大自己的情绪。
近年来,有媒体报道"学霸不能融入社会",这就是情感管理的问题,学霸的能力只体现在学习上。参加工作后,多人合作是正常的。控制不了情绪的人,必然成为社会淘汰的首选。即使对方聪明绝顶,也无济于事。
在科研工作的过程,王瑞鹏更注重团队人员之间和谐,对每个人的情商都有很高的标准,王瑞鹏就是这里的成员,这说明他懂得如何驾驭情绪。
结语
一个人取得成就逃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但最要紧的还是个人的素质。从王瑞鹏性格中,我们能看到谦逊、自律、情商高的特点,王瑞鹏高考第一名的称号成为过去。现在他是一个在科学研究中兢兢业业的研究员。
社会在称赞高考尖子生时,并不是宣扬成绩决定一切,而是通过王瑞鹏宝贵的优秀品质,以低调务实的学习工作态度践行社会发展所需的正能量。
她曾是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到100,43年后现状如何?
不得不说,天才总是惊人的相似!高考总分750分的成绩,竟然有人能够考到749分,这真的是让人不敢相信啊!可是有人却用实际结果证明了这是可行的。如果说高考成绩是有记录的话,那么王端鹏的名字必定是排第一,仅以一分之差就能够考到高考满分,他到底是怎么学习的?这真的让人感到十分的好奇!可是有人也一直想知道自从高考过后,这个孩子的发展又是如何呢?
1、站在巅峰先不着急说王端鹏现状是如何?要想了解王端鹏,就必须要清楚他当初是取得了何种成就!其实时间要回到2004年,在山东参加高考的王端鹏,成绩发布之后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总分750分的限定下,他竟然考到了749分,意思也就是说,仅差一分就能得到高考满分的成绩,这不是全国各地的高校随便选吗?凭借着这样的成绩,王端鹏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年的高考理科状元。其实大家也清楚这样的成绩,如果没有额外加分的话,那么必然是考不了的。根据相关的信息显示,王端鹏当年理综是考到了满分,总共300分,英语考了142分,语文138分,数学仅差一分149分,这些分数加起来总共是729分。像这样的天才,他们之前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肯定是参加过不少的比赛,所以才会有加分选项。王端鹏也是如此,凭借着优异的竞赛成绩获得了额外的20分的加分,意思也就是说,将加分选项算在一起,总分就是749分,真的是惊为天人!如果全靠裸考的话是不可能考到749分的,就比如说数学跟理综考到满分这不奇怪,语文不可能有人考满分吧?选择跟固定的填空题得满分不奇怪,阅读理解之类的不可能吧?
2、学习经历丰富说起这个学生,教过他的老师都是无话可说,直接竖起了大拇指!有人说能够考到这样的成绩,在平日的学习生活当中,有可能是书呆子。可是王端鹏却不一样,学习对于他来说已经再简单不过了。根据以前的采访就明白,王端鹏在平日的生活当中是有很多的兴趣爱好,并且是将学习和生活时间分布的非常的清楚,既有时间学习,又有时间锻炼身体,身心,这应该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喜欢唱歌,还喜欢打羽毛球和篮球,一眼望过去,跟普通的学生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对于学习而言,他却比别人更加用心,理解力也更加透彻。终归而言,就是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像这样的学生,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必然是十分优异。不可能说突然在某一天开窍才取得这样的成绩,父母对于她的学习也没有过多的操心,因为孩子本身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可真的是众多家长想要的。在进入到高中之后,不仅完成了相应的课程内容,还取得了顶尖的成绩。除此之外,就是参加一系列的奥数竞赛,这样的竞赛是有含金量的,因为是在全国优秀学生当中选拔。王端鹏就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数学奥赛一等奖,还有生物奥赛以及化学奥赛二三等奖等等?
3、现状又是如何呢?准确的来说,时间已经过去17年之久,王端鹏早就大学毕业了吧?2004年高考过后,王端鹏进入了清华大学进行学习,来到清华大学,他发现周边的同学们都十分的优异,自己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高考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能够进入到这所大学的学生,其成绩都是差不多的,有可能就是发挥问题导致成绩高低。明白这一点之后的王端鹏更加踏实努力的学习,在网络上很少看到有关于他的信息,特别是在他本科学习的这四年时间里面,基本没有对外吐露相关的情况。校友说这个学生是十分勤奋的!在清华读完本科之后就到杜克大学考取了硕士学位,随后更是一路向前进,直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最让人感到自豪的就是博士学位,毕业之后面对国外的一些高薪聘请,他直接选择了回国!回国之后就到中科院进行了研究工作,凭借着自身积累的学识和才能现已经成为了国际一流的高分子领域科研人员,选择科研就是造福社会,这真的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人才啊!必须要给王端鹏点个大大的赞!
1977年,那位语文仅差1分满分的高考女状元,后来过得如何?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高考状元”在中国一向处于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位。在如今,更是有“状元宴”、“状元房”等等一系列迷信的行为,这其中大多是家长对于孩子在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心灵寄托。
若是某位学生取得高考终于取得高考状元,那无疑是整个家族的骄傲,甚至会被旁人戏称为是“祖坟上冒了青烟”。但是,现在却鲜少有人关注,当年中国才刚刚恢复高考,19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绩,让她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而她的语文更是仅仅只差一分便到了100分。如今,离第一次高考已经整整四十三年了,这位女状元现状究竟如何?
出类拔萃:她是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
在中国1977年恢复高考时,年仅18岁的刘学红听说这个消息后便马不停蹄地报名了这次考试。与如今的高考截然不同的是,1977年的第一次高考面向于所有中国人民。不仅仅是面向于年轻考生,哪怕已经年近不惑,却依旧怀有一颗求学之心的人们亦可以成为考生。
这无疑导致当时的考生人数络绎不绝,这也让第一次高考的难度更是攀登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真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然而,从得知消息到正式参加考试,这中间不过仅仅只有三个月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了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刘学红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她放下了手中所有事物,决心一心只为准备高考,学习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作风。从太阳刚刚升起之时,刘学红便开始了她一天的学习,除了基本地进食,刘学红基本上从未离开过板凳,刘学红甚至连晚上休息也同样依靠于书桌和椅子,学习对于她来说是争分夺秒的过程,她仅仅只是一心沉醉于书中知识的海洋之中。
由于家境贫困,刘学红并未上过学堂,她所拥有的仅仅只是从他人手中借到的几本破旧的教科书罢了。但这也从未使刘学红停止脚步,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刘学红深知“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她将教科书作为模板,反复诵读与练习书上的知识,将每个知识点深深地铭记在脑海里。
就这样,刘学红过着这样日复一日,单调却又充实的学习生活。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陪伴在刘学红身边最久的还是那几本破旧的教科书。凭借着这样日以继夜地陪伴,无疑让刘学红对于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与透彻。并且令人颇为惊讶的是,似乎是因为与这些书本的朝夕相处,书本渐渐成为刘学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充当了刘学红孤独生活中“朋友”这一重要角色。
是它们让刘学红的生活不再寂寞,也是它们让刘学红有了前进的动力。这无疑让刘学红与其他只知道死记硬背的学生截然不同,刘学红是发自内心,真心喜欢读书和学习,而不是被迫接受。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刘学红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这也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与其他人渐渐拉开了差距。随着高考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刘学红并没有过分紧张,反而渐渐平静下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考场上,刘学红格外地平静。试卷上的题目对于她来说就像阔别已久的老朋友。这是她曾每天朝夕相处的朋友,又怎么会困扰她呢?很快,刘学红便答完题目,上交试卷。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不知道为何,刘学红心里似乎有了答案,因为她相信上天不会辜负自己的努力。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世人惊讶地发现,刘学红不仅仅夺得了高考状元的宝座,她的语文成绩更是仅仅只差一分便可达到满分100分。毫无疑问,这是刘学红日积月累的刻苦努力所导致的结果。
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当刘学红听闻这条消息后,她再也忍不住了,歇斯底里地哭泣出来,这不仅仅是因为取得高考状元的宝座而喜极而泣,更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有所收获的,喜悦的眼泪。
时隔四十三年,这位高考状元现状如何?
当年高考结束后,刘学红以优秀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进入了她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文学系,从此开始了她另一段学习之旅。刘学红进入大学后,并未因为自己曾是高考状元便洋洋自得或者骄傲自满,她依旧保持着谦卑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在她心里,她永远都是一名学生,她希望用一生来不断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
毕业后,刘学红成为了一名新闻编辑。或许她并非在此领域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但至少她从事于她所喜欢的工作,这便足够了。如今,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稚嫩的年轻女孩如今已年过六旬,现在的刘学红早已退休在家中安度晚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刘学红用她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所展示的永恒不变的真理。不少人都曾因为学习或是工作过于艰苦便半途而废,但殊不知,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但放弃的痛苦却是终生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每当我们想要放弃之时,不妨想想刘学红刻苦努力的精神。在如此艰苦的外界因素下,她依旧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异于常人的智力,她所有的,仅仅只是永不放弃的精神罢了。
他是中国高考历史最高分749分,只差一分满分,今现状如何?
可以说高考是如今我国最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而无数普通人也正是通过高考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我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取消过高考,直到1977年才恢复。在高考恢复的那一年,文科状元是来自农村的一名女青年,她的名字叫做刘学红,而她的作文只差一分就拿到了满分的高分。那么,如今43年过去了,那个语文差一分就满分的高考女状元,后来怎么样了?
刘学红原本是村中公社的一名普通劳动者,她吃苦耐劳,任何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只为给家庭多挣工分。不过长时间的劳动使得她的大脑无法得到思考,这也使得她对自己的人生渐渐迷茫了起来,不知道自己是否就要这样过一辈子。不过到了1977年的时候,随着国家恢复高考公告的发布,刘学红似乎找到了改变命运的契机,于是她立即就到县上交了报名费,并且之后开始一边劳作一边准备高考。由于是女孩的缘故,因此村里老人都劝她放弃,但刘学红却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吃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决心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而且在高考的前半个月,她还特意向公社请了假,由此来专心复习。
由于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因此那年的作文题目相对简单,名为“我在战斗中的一年”。由于联想到自己在大队中的辛勤劳作,因此刘学红很是感触良多,于是便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洋洋洒洒的写了出来。在高考结束后刘学红遍恢复了劳作生活,她一边安心等待着高考成绩,一边尽职完成份内的工作。
而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刘学红的作文只差一分就得到了满分,而且她的其他科目也非常优秀,最终成为了那年的文科高考状元。也正是凭借优异的成绩,刘学红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后她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勤恳地完成了学业。而在大学毕业以后,刘学红就被分配到了中国青年保工作,如今40多年过去,她已经做到了总经理的职位,令人敬佩不已。
首位高考文科女状元,只差一分满分,后来怎样?
他是中国高考历史最高分749分,只差一分满分,今现状如何?
中国是一个应试教育国家,高考制度在整个国家恶教育制度里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 的命运与高考息息相关,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高考就是一条分水岭,用客观明晰的成绩将考生推向不同的人生旅途。每年高考的状元总是备受大家关注,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这样一位高考大神。他以749分的成绩创造了一个高考神话,只差一分就满分,他名叫王端鹏。2004年的山东省理科状元!他的理科综合获得了满分300分;数学仅失1分,成绩为149分;语文138分;英语142分,单科成绩均名列全校第一!
状元学历是块敲门砖,这句话说的没错,没有学历就算你有再大的本领去面试第一关就过不了,去公司应聘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你的能力到底如何,所以第一眼能看到的就只有你的学历,要想获得更高的学历就得经过层层选拔,如今的高考已经成了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数以万计的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考个不错的分数,上一个好大学,一个好的大学,所获得的教育资源也是非常多的。
有很多过来人都对高考之前的学生说,只要考上大学,你就轻松了,可是等到这些高考完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才发现,原来事实并非如此,生活也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轻松,就比如说中国高考历史最高分749分的这一位,这人真的是一个传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如今的高考已经成了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数以万计的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考个不错的分数,上一个好大学,一个好的大学,所获得的教育资源也是非常多的。在生活上,他还是和普通人一样,在家里是个孝顺的儿子,在学校是个听话的学生,老师交代的事情,都会完成的非常出色,也非常愿意帮助同学解决在学习上的困难。王端鹏来自烟台二中校实验班。在外人的眼里,王瑞鹏简直就是一个怪物,他的数学的喜欢程度可以说是痴迷的状态,遇到复杂的题目,从来不妥协,有时甚至会忘记了吃饭.
高考那年王端鹏的成绩出乎意料,竟然差一分就获得了满分,王端鹏不但是理综满分,奥数国家比赛更是拿到了第一名,这个在当时的高考中可以因此加20分,所以王端鹏的总分是749。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同学有不会的题他都会细心地帮助都学解惑。王瑞鹏学习时非常专注,老师对王端鹏的评价也是极好。说他是个称职的学习委员,时常帮助老师管理班级。
有人可能会说,那20分是按规定加的分,又不是考试的。可能,人家那20分也是在全国奥赛获得了一等奖获得的奖励啊,凭本事获得的,没有任何问题。2004年王端鹏高考成绩一出就取得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但这样的一个学霸,却根本不是我们所说的“读死书”的人。他除了学习优异之外还很喜欢打篮球、打羽毛球放松自己,更是在学习上积极帮助同学。课余时间喜欢阅读课外书,对近代物理学、文学、军事都很感兴趣。王端鹏自己也说,多看课外书会开阔思路,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在遇到难题时很容易变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曾经六点起床很困难,背单词很困难,静心下来也很困难,但总有一些人,五点可以起床,一天背六颗单词,耐心读完一本书。他大学选择的哪所学校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他的成绩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肯定随便挑的,他毕业以后的去向我们打探到他现在在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研究所工作,这很符合他学霸身份。
王端鹏目前在中科院从事高分子化学应用研究员,按照市场上目前的薪资水平,他的收入应该在15-30万之间,而且随着资历、经验的增长,他的知识也越来越值钱。其实一个人的价值,用马克思哲学理解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对人民的贡献”,而不是通过金钱衡量。科学家的作用是默默无声的,国家的发展,很多靠的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希望还会有更多的人从事这样的行业,为国家做出贡献。
高考差一分满分的是谁
导语
“当泪的潮涌渐渐退远,理想的岛屿就会浮现,那时请摘下一页征帆,来覆盖我创痕累累的长眠。”
这句话出自顾城的《遗嘱》,生活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花笑与泪水,甚至与逆境总是交织,在成长路上,我们经历磨难,并在磨难之后学会长大,才会接近心中的彼岸。
对于过去的老一辈来说,她们经历过中国艰难崛起和发展的阶段,她们虽然经过现实的摧残,但是她们仍然不放弃心中的梦想,已经千难万险,抵达心中的高地,让它在世间熠熠生辉。
早期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刘学红的故事,1977年的时候,被迫停止十年的高考,宣布恢复。就是这一次机会,让刘学红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1975年为了国家的发展,那一代的年轻人通过上山下乡来建设祖国,国营经济大力发展,在国营商店里当一名售货员成为了大多数人都觉得很不错,并且很向往的未来。
但是刘学红很想继续学习,因为他的心中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1977年10月21日,刘学红在广播中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她非常的激动,认为这是上天送给她的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
但是由于当时大环境的原因,她必须每天下田种地,喂猪、喂鸡,她不能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但是她仍然不想放弃这次机会,她利用所有的空余时间,温习功课,拼尽全力,奋力一搏。
高考奋战
那年高考的作文,就是她成为文科状元的关键。1977年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刘秀红看到这个题目后,便思绪万千,她联想到她下乡当知青的生活,她想到了她对祖国的热爱。
她下笔如有神,很快的就写出了一篇充满着感情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成为了人民日报上的优秀范文,紧接着不久就传来了消息,她就被北京大学的新闻系录取了,她考试成绩为99分,至于满分,只有一分之遥。
好消息传来时,她整个人都傻了,全家人也都为她高兴,梦想实现后,她发誓要好好的学习,报效祖国。
到目前为止,她一直谦虚认为她是幸运儿,无论是高考女状元,还是北京大学,她从来没有为这些头衔骄傲自满过,而是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希望自己能变得优秀,去配得上这些这些荣誉的头衔。
现状如何
毕业以后,她进入了中国青年报工作,在这期间她创办了教育导刊,电脑大屏幕,电脑网络市场专刊等周刊。
后来因为她犀利长远的眼光还将中国青年报和网络进行了融合,使中国青年报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如今的她已经退休了,她在工作时兢兢业业,追求到最好。退休后,即使年纪在一年一年的增长,但她也没有放弃过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去充盈自己,把“学到老,活到老,”这句话贯彻到底。
刘学红无疑是幸运的,但我认为这份幸运也是她坚持不懈努力下的甜美果实,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得看你有没有实力去把握了。
是王端鹏,2004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状元”,高考考了749分。
他不是“书呆子”,他有许多的爱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喜欢体育活动,喜欢参加“辩论赛”,喜欢看军事节目,更喜欢研究物理。他的课余活动多彩丰富。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一定要多读书,思考事情的时候才会更有深度。
天才的定义:一分天赋,加九分汗水。他的付出终于在他参加高考的那一年得到了回报。他的高考成绩只差1分就满分了。被众称为“中国高考神话”。他的理综成绩满分。他高考前参加国家级奥数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国家规定高考成绩加20分。他的总分加起来749分。
中国高考第一人现状:
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关于他的话题一直没听过。大家时不时地猜测他后来发展得怎么样。有的人说他去国外深造了,有的说他去国外工作了,甚至还有的人说他在国外的一家攻势做了CEO,凭他的能力一定行。
但是真实的是他并没有出国。他的老乡说,他经常回老家烟台。如今他是我国中科院的一名化学研究院。他不仅没有出国,反而放弃自己很好的条件,留在了自己的祖国,贡献祖国,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