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院校 热门院校

2013海南高考历史答案_2013海南高考真题

tamoadmin 2024-07-10 人已围观

简介1.谁有2010海南高考政治和历史的答案?2.在海南怎么算高考从原始分到换算分3.2012海南高考历史4.新课标高中图表解读历史是针对高考还是会考的?林则徐等人只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孙中山则是推崇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要推翻腐朽清政府;陈独秀就不用说了,发动,反对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前一部

1.谁有2010海南高考政治和历史的答案?

2.在海南怎么算高考从原始分到换算分

3.2012海南高考历史

4.新课标高中图表解读历史是针对高考还是会考的?

2013海南高考历史答案_2013海南高考真题

林则徐等人只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孙中山则是推崇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要推翻腐朽清政府;陈独秀就不用说了,发动,反对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

谁有2010海南高考政治和历史的答案?

1.我是2010届海南的高考生

我考过两次高考,我帮你估算吧,语文应该是600左右,如果一不小心可能会在580到590之间,数学是550,英语590到600,从07年到09年的历史比较难,如果你真考了80的历史,那你就应该有780到810之间了,地理这两年比较简单,你的地理如果考全部内容你还能80的话,应该在710到730之间,至于政治,转换过来应该是720那样~~~~~我在海中的时候,老师是这么跟我说的,你的高考原始分,加会考分,再加两百分,就是你的高考分了,如果这么算的话,那你的高考分是750~但值得注意的是,你的语数外,分数太低了,会直接影响你的高考分数~完了,如果觉得好,你就采纳吧。

2.2010宁夏海南卷文综选择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 (宁夏)参考答案评分说明: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第Ⅰ卷1.C 2.D 3.C 4.A 5.B6.A 7.C 8.D 9.A 10.B11.D 12.C 13.B 14.A 15.C16.D 17.D 18.A 19.B 20.C21.B 22.C 23.B 24.C 25.D26.A 27.A 28.B 29.D 30.C31.D 32.B 33.C 34.D 35.A第Ⅱ卷36.(26分)(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

(2分)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2分)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

(4分)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4分)(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3分)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分)(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5分)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3分)37.(20分)(1)答案要点一: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8分)答案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8分)(考生按上述任一答案作答均可得分。其他答案如合理,可酌情评分,但总分不超过8分)(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2分)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2分)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

(2分)(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6分)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6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评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38.(26分)(1)提高技术水平和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税费流失;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每项2分,共10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坚持市场化原则,对资产作价进行科学评估;注重业务整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4分)(2)为人民服务是 *** 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 *** 工作的基本原则;(2分) *** 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负有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的职责;(2分)实施行政问责,有利于纠正各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提高责任意识。

(2分)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2分)明确 *** 职责,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2分)强化对 *** 部门的监督考评,严格行政问责。(2分)(若考生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最高得分不超过4分)39.(26分)(1)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

(2分)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2分)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

(2分)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2分)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

(2分)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2分)(2)答案一:不赞同。

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等功能。(4分)材料二中,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只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功能。

(4分)答案二:赞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文化唱戏”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

(4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等功能。(4分)(考生按上述任一答案作答均可得分。

若考生从上述两方面综合作答,且所用原理正确,表述完整,应得满分)(3)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分)发展文化产业,能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2分)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可以借鉴经验,但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若考生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0.(37分)(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8分)(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

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12分)(3)评分标准:(13分)第一等(13~11分)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10~6分)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在海南怎么算高考从原始分到换算分

历史的

政治的

2012海南高考历史

每个单科,按照原始分对全省同一类别团体的考生进行排名,每名考生都有一个对应的位置,算出每个原始分以下的考生人数占团体考生总数的百分比,即百分等级。再由每个原始分的百分等级在《高考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中查出它所对应的分数。

例如,

2013年海南省文史类(含艺术类)考生人数21555人,某考生的语文卷面成绩排全省第五十名,高于全省21505名考生,那么该考生的百分等级21505÷21555=0.99768035,在对照表中对应的标准分为783分。

“当考生人数足够多、试题能够反映考生的水平时,全体考生成绩分布会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形曲线,也称正态分布曲线。标准分制度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定出来的。”省考试局普招处的工作人员表示,“按正态分布原理,规定标准分在100分—900分之间,并将中间位置的分数设定为500分,也就是卷面成绩高于半数考生,标准分为500分。”

每名考生的单科标准分换算出来后,将乘以相应的科目权重,语文、数学、英语的权重均为1.5,其他科目的权重均为1.0,得到的乘积再相加,就会得到该考生的标准分总和。然后,将所有考生的标准分总和从高到低排序,根据排位的百分比等级在“对照表”中找出对应的分数。这个分数就是考生的综合标准分。

此外,基础会考各科成绩不进行标准分转换,按各科卷面成绩之和的10%计入高考投档成绩。综合标准分加上基础会考成绩的10%,就是高考的最终成绩。

新课标高中图表解读历史是针对高考还是会考的?

既然这是道历史题,我就得C就肯定不对,关注时间,1960年,中国进入调整时期,早先的人民公社化都生产那么多了,当然不能再生产了。

而且,我觉得吧,压缩的是商品性支出,所以就是减少国家支出,当然就是减少市场压力了。

当时生产出的产品质量都不太好吧,已经供不应求了,国家减少支出,就是为了减轻市场供应压力啊

新课改后,高中历史会考成为历史高考的前奏章。自2007届开始,海南省将百分之十的会考成绩并入高考成绩之后,高中历史会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根据新时期会考形式的要求取得比较好的会考复习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位高二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就此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教于同仁。

一、转变意识,正视会考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中学的历史教育向来不受到重视。在新课改之前,高中历史会考也只是作为高中结业考试而存在,且由自主命题、批改,随意性较大,所以一直以来,无论是学生、家长,甚至包括教师、学校都不太重视。新课改后,我省将百分之十的会考成绩并入高考成绩,因此,高中历史会考成为历史高考的前奏章。这种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意识,正视会考。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中学生,虽然是正在逐步成熟的群体,但是在他们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仍需要正确的引导。在新课改之前,由于高中历史会考的地位不重要,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只是把它作为一般的常规考试来看待,所以导致学生对会考产生满不在乎的心态和对历史学习的惰性。在新课改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都有所改变,尤其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学生进行会考总动员,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向学生说明会考的重要性、新课改后会考应注意的各事项等,以引起学生对历史会考复习的重视,引导学生把高中历史会考视为高考的演习战来看待。从2006年-2008年的会考分析来看,选择题比较简单,基础性很强,但由于材料题和论述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在逐年增加,学生如果对课本的内容学得不系统与深入,那要比较完整答好材料题与论述题是不可能的。可见,新课改后高中历史会考对学生的要求是提高了,因此这进一步决定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必须要转变意识、正视会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只有学校和教师的思想意识转变了,学生的意识才会真正转变。学生正视了高中历史会考,才会真正的改变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态度,进而认真备考,为一年后的高考争取到来之不易的十分。

二、合理安排,轻松备考

高中历史会考的范围是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三册书的内容,范围广,知识点多,而时间又紧,因此要合理安排好教学进度。我们的做法是,从高一至高二第一学期完成三册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后,用高二第二学期来备战会考。这样,一方面获得了较富裕的时间来复习迎考,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营造了复习备考的氛围,这将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紧迫感,会主动地参与到会考复习当中。

会考复习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按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编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业基础测评指导》(以下简称《测评指导》)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辅以讲解统一的配套习题,尤其注重对材料题与论述题的练习与分析讲解。这一阶段的复习的特点就是“细”,侧重于基础知识,侧重于会考要求中的识记、理解部分,所以,在这一复习阶段,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详细地通读一遍,把课本从大字到小字,从地图到插图,从史实到史论都要通读,不留一丝空白,因为只有数量上的积累,才有知识层次上的提高。同时,在读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尤其要求学生在“熟”上下功夫;划框框、圈点点要求掌握重点,分清层次;做笔记、列表格理清线索等等,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磨”教材,“吃”教材。在每复习完一个模块后,全年级进行本模块的模拟考试,以“趁热打铁”,加强学生对本模块基础知识的把握。第二阶段的复习主题是三个必修模块的综合、归纳解析以及热点问题分析总结。历史的知识体系有纵线、横线之分,纵线是按历史时间顺序发展的历史,横线是分门别类的专题史。高中历史主要是按专题史来编排的,但三个模块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必须要对三个必修模块进行综合、归纳解析。而且,历史会考考试的大题目,主要是材料题和论述题,就经常出在专题线索上,比如2007年和2008年的会考题,材料题方面都考了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所以,专题史一定要抓,而且还要抓牢。连贯的专题复习对于学生理清思路、划分范围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于提高材料题、论述题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专题复习时,一定要清晰明确,理清线索,把每一个阶段或整体的特征都要区分另外,热点问题也必须重视。从历年高中历史会考的题目来看,每年都会考察热点问题,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二十年在2008年的高中历史会考题目中都有体现。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也帮助学生整理分析本年度的热点问题。第三阶段进行三个必修模块的综合模拟考试,“沙场”练兵,以提高学生适应新课改后高中历史会考的应试能力。同时,在抓好基础知识、理清线索的基础上,用一到二天的时间整体复习三本书,帮助学生强化对历史知识体系的记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通过三个阶段的复习巩固,学生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把握了重点、难点,这样去参加考试,才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

三、讲求效率,事半功倍

对于高二理科生来讲,历史会考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因为他们还要对付政治、地理等其他科目的会考。学生平时课外复习历史的时间有限,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制定好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各科的复习时间,要讲求效率,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何帮助学生制定好复习计划呢?我把复习的三个阶段的大致时间安排以及每个阶段的侧重点都告知学生,让同学们做到心里有数,复习起来能够不慌不乱,使每个阶段的侧重点都能到位,这样学生的成绩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相反,如果学生不了解复习的总进度表的话,就会产生急于求成的心理,复习时忙东抓西,胡乱抓瞎,在这本书的基础知识和复习侧重点还没到位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地赶着看另一本书,事倍功半,花了很多的时间,效果却不好;而让学生了解复习的总进度表的话,该复习哪里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地复习哪里,把每个阶段的基础知识和侧重点都抓住,踏踏实实地走好复习的每一步,复习效果就好得多,这样就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所以,帮助学生制定好复习计划,对复习效果有明显的帮助。

其次,教师必须要着眼于课堂40分钟效率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重视这课堂40分钟。要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就必须把复习课上得生动易懂,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记住知识点,从而落实知识点。为使复习内容形象生动,可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手段,对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使学生认识到位,理解深刻。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符号(或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上把知识要点标划出来并记住。对于《测评目标》中要求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课堂上教师必须下功夫进行材料题或论述题形式的复习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如“探讨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一知识,要求学生在课本相应的位置上写上“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等要点,并结合相关的材料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复习教学能使学生有所提高。同时,为了巩固知识,在每节课安排5-6分钟时间提问。因此,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是提高会考成绩的关键。

四、授之于法,提高能力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授学生解题的方法,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在解题的时候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这无疑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巨大的帮助。我在各方面不断地加强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们能够学有所用。

首先,我在每节复习课上,都不断地穿插解题方法的指导,尤其材料题和论述题的解题方法。对于材料题的解答,我给学生做了这样的方法总结―材料解析四步法:阅读—提炼—联系—成文。第一步,即阅读。阅读是审题过程的开端。在阅读时应先读设问然后再读材料,这样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减少了阅读时所占用的时间。材料是材料解析题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可分为史料、文物、诗文和图表四类。材料的内容大体包括题头、正文、注释、出处等。在阅读材料时必须从头到尾一字不差,不可忽略题头、注释和出处等自以为“不重要”的材料。第二步,即提炼。提炼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从测试的角度来说的,它是回答问题的素材。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对材料的鉴别、筛选和整理,剔除那些无效的、虚假的信息,提取出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一般包括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事件,即事件发生的时间(世纪、年月、朝代等);发生的空间(某洲、国家、地区、城市等);这个事件所包含的观点,揭示的规律等;涉及到的人物,即人物的生平、事迹、对人类作出的贡献等,以及材料中暗含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第三步,即联系。联系就是把材料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较全面的解答问题。第四步,即成文。成文就是以文字表达的形式来回答问题。要求答案要论从史出,即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但又不能照抄材料、堆砌史实或抛开材料去随意发挥,要规范化,做到概括精确,说明简洁,论述合理,层次分明。材料解析题的四步解法,便于学生在解题中操作。但在解题的过程中不应把这四步分开进行,尤其是阅读、提炼、联系这三步更要注意同步进行。

对于问答题的解答,我给学生做了这样的方法总结――问答解析三步走:细心审题、简列提纲、看分答题。试以下题为例进行说明。“假如你是一个导游,陪同一个外国旅游团到安徽凤阳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67年、1978年以来凤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原因,你准备怎样呢?”(要求:字数在150字左右,14分)第一步,即细心审题。审清题目,明确题意。其实,每一道题目都暗含着答题的启示点,所以首先要细心审题。在这道题中,启示点有:1、安徽凤阳农村,2、1953-1956年、1958-1964年、1978年以来凤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请注意时间的起止、凤阳农村的巨大变化)。第一个启示点就暗示学生这道题目会考察到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而第二个启示点更是暗示学生这道题目不光考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旨在考察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如果学生没有全面分析这些启示点,那么就很难审清题目,明确题意,找准答题的方向。第二步,即简列提纲。这一步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该题的答案有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又包含几个层次的内容。以上题为例,其答案的结构应为:(一)巨大变化(包括四个层次: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67年、1978年以来凤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二)1978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原因。由此可见,简列提纲不仅使你的答案显得眉目清楚,而且为各部分、各层次的答案内容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定位。到了这一步,再难的问答题也变得和填空题相差无几了,剩下的,就是第三步,即看分答题。就是要求答题者一定要结合题目的分数来做答案,具体做法是:把题目的总分尽可能合理地分配到答案的各部分、各层次中去。例如,上题共14分,答案是四个变化、一个原因共五部分,那么比较合理的配分应是每一部分2-3分。有了“看分答题”的意识,我们就比较容易得出下面的答案:(一)变化:1953-1956年,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分);1958-1964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各地纷纷组建人民公社,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3分);1966-1976年,是十年“文革”时期,农村经济遭严重破坏(2分);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农村经济走向繁荣(3分)。(二)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政府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分)

其次,利用每次考完试讲评试卷的机会,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指导,这一指导过程要结合考试中出现的主要错误类型进行指导,有的放矢。

再次,对于历史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我们老师不能放弃,因为提高他们的成绩就是提高会考合格率。因此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工作,转化他们,要尽量助其兴、动其情、授其法、促其恒。新的考试形式对一些差生来说增加通过会考的难度。显然,差生对课本不熟悉,综合概括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复习教学阶段要多指导差生记忆的方法、分析归纳的方法、文字表达的方法,甚至是看历史课本的方法,并在复习实践中能用之。到复习最后阶段,教师还必须告诉差生重点记忆的知识内容和一些重要的问答题。

五、加强训练,“沙场”练兵

备战高中历史会考,加强训练非常有必要。针对新课改后,历史试题出题的特点以及这几年会考的方向,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测评目标》中的训练题,特别是材料题与论述题部分的题目根据新考试形式的要求设计的,针对性极强,所以应认真加以落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自已选编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练一下,教师要做好批改与反馈分析工作。最后,安排几次按会考标准的三个必修模块的综合模拟考试,“沙场”练兵,以提高学生适应新课改后高中历史会考的应试能力,并且重视考后的讲解,这也是一种强化训练,既让学生再一次的把握知识要点,又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新课改后,高中历史会考成为历史高考的前奏章,被誉为“小高考”,可见其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正视、重视高中历史会考,指导学生认真做好会考复习,帮助学生勇攀高考巅峰

文章标签: # 学生 # 会考 #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