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院校 热门院校

高考改革对历史老师有大的影响吗?-高考改革历史教师

tamoadmin 2024-08-15 人已围观

简介1.化学生物历史组合被禁:新高考为啥不能选化学生物历史?2.当老师报什么专业3.关于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三篇4.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与高考命题的高效衔接5.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怎么做化学生物历史组合被禁:新高考为啥不能选化学生物历史? 自高考改革以来,“3+3”与“3+1+2”两种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文理分科,这虽然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地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科目,但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部分科目组合却

1.化学生物历史组合被禁:新高考为啥不能选化学生物历史?

2.当老师报什么专业

3.关于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三篇

4.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与高考命题的高效衔接

5.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怎么做

化学生物历史组合被禁:新高考为啥不能选化学生物历史?

高考改革对历史老师有大的影响吗?-高考改革历史教师

自高考改革以来,“3+3”与“3+1+2”两种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文理分科,这虽然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地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科目,但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部分科目组合却“屡屡碰壁”。化学生物历史组合就是其中一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新高考为什么尽量不要选化学生物历史吧!

一、化学生物历史组合被禁吗?

答:没有,考生可以任意选择选考科目。只是由于该选科组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限制较多,因此有人建议取消该学科组合,所以网络上传出了“化学生物历史组合被禁”的说法。

二、新高考为啥不能选化学生物历史?

历化生这个组合是可以选的,但是由于以下原因,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最好不要选,具体如下:

1、化学和生物属于传统的理科科目,历史属于文科科目,再综合当“3+1+2”模式中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的现状, 没有选择物理而选择生物和化学,在报考大多数学校的理工科专业时就可能会受到限制。

我在调查后发现,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甚至也限制了物理学科。选择历史而不选择政治和地理,同样在报些人文社科类院校时也不占优势,因此历化生的组合就显得不太合理。所以若大家不想在填报志愿时被限制选科的话,最好是慎选历化生组合。

3、毕业薪资不尽人意。学习化学和生物,可以报考的专业大多为“生化环材”等。用当前比较火热的计算机专业来做比较,在相同的学历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可能会达到“生化环材”的2至3倍。再具体一些来说,很多名校的计算机硕士可能会拿到年薪20万甚至30万的薪资,而同样背景的“生化环材”的毕业生拿到年薪10万已经实属不易。所以 选择该组合的话,往后的毕业薪资可能不太如意。

4、与化学和生物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相对较少, 相关的就业范围也会小一些 。 目前来看,真正从事化工行业的人相对其他工程类学科来说就比较少,生物技术类就更冷门。但是也不排除有同学们以后想从事科研工作或者是大学教师,对于这些同学来说生物和化学就很重要。?

综上所述,历化生这样的组合对以后的就业来说十分不利,大家一定慎选。但是如果有同学下定决心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那就务必做好心理准备,要静下心来做学问。

高考是每个生中的第一道门槛,好的选择能让自己少走弯路,提前了解自己心仪的大学及专业对于科目选择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是最好的。尽量避免盲目的选择,像生物化学历史这样的组合,除非自己特别擅长,非常感兴趣,否则就不建议大家考虑。

当老师报什么专业

当老师报七门专业

师范类院校及专业一直热度不减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人择业的标准都是稳定、薪水、社会地位。而老师恰恰满足了这几点。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果能够有个教师编制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老师难当,小学老师不爱当,初高中是很多人的首选。

那么选择什么专业将来可以当初高中的学科老师呢?高中的学科分为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共9个学科。

想当数学老师,首选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属于理学,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

大学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抽象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基础学科并不简单,它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比较适合逻辑思维较强,高中教擅长数学的学生报考。

想当语文老师,首选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文学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汉语言专业不同,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大学课程包括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等。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背诵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想当英语老师,就选英语专业是最合适的。英语专业属于文学学科门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想当物理老师,就选物理学专业。物理学属于理学,也是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专业需要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理论力学等物理相关专业课程。

想当化学老师,报考化学专业。化学也属于理学,需要了解生命、材料、能源、环境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才能从事化学教育的工作。

想当生物老师,报考生物科学专业最对口。生物科学也属于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需要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

想当历史老师,报考历史学。历史学也属于历史学科门类,在新高考改革之后,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3+1+2省份,在改革之后,很多省份选择历史组的学生数量要多于之前的文科考生。

关于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三篇

?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1

?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青年教师,自从20xx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3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代表着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自20xx年秋季山西普通高中进入全国新课程实验省区,我校新课程改革在摸索中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新课程体系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全方位变革,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深远的影响。

?我校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八步教学法。以下对我参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做一简要总结。

?一、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推动教师的发展与教学理念的转变。

?1、在学习实践中的发展: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撰写学习笔记和总结。通过学习培训,历史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素养有明显提高。同时学校和历史教研组利用校本培训、公开课、集体备课讨论、自主学习、校际之间的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历史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目标、理念、教学要求。通过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我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历史课堂教学能力,专业素养都有很大提高和发展。

?2、历史教师新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理念的转变和实践

?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高中历史新课程阐明了课程的六个方面的理念,指明了课改的方向和要求。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我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化的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成功的基础;良性的、多元化的、以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历史教学的主体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手段和方法,力求三维目标的统一;注重教学反思。教师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同程度地在教学当中加以运用,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历史感悟、情景体验、学生主体、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等为特点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

?二、课程教学实践

?1、以集体备课和课程整合实现课堂 教学设计 的优化。

?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材,习惯于传统教材和课堂的我,起初是惶恐不安的。设计一堂什么样的课才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备感困惑的我和教研组其他老师在集体备课时商量讨论,互相发现优点和不足,共同设计课堂教学。集体的智慧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大家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进者,推动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发展。

?2、努力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努力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打造精品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抛弃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再把传递书本知识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以教材为载体,让他们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学到更广泛的知识,掌握更科学的方法,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学活动更多地体现民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获得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体验。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

?我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一切对学生有益的历史教学,运用情景设置、问题探究、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辩论、合作学习探究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开发教学课件作为历史教学的,推动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3、课堂和课外想结合,以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历史习作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我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注重探索学生历史习作的改革。在传统的习题练习之外,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阳泉本地实际,在课堂和课外适当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多元化、个性化的历史习作,如: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历史,研究性课题,历史遗迹的参观,本地历史的考察研究等。这些历史习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巩固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4、以良性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为动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追求教与学的协调发展,使同学们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原来的一份试卷来判定学生优劣的评价机制已不能适用。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1)每一节课都对学生的发言次数做统计,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性等第评价(占20%);

?(2)对每位学生的独到见解做统计(与教材课文不完全一致,但又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占10%);

?(3)对每位同学做的历史习作做统计(篇数和质量,有较高质量的小习作,还要班级、年级展示、交流,(占10%);

?(4)完成有适当容量和难度的历史基础知识试题测试(平时学校统一要求完成的练习、作业或考试)(占60%)。

?最后按这四个方面的比例,合计出每个学生的模块历史学习成绩。实践中这样的评价比只用一份试卷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要合理、全面得多,深受学生欢迎,从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一年的教学,我感到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2

?光阴似流水,转眼间,就临近期末了。这期间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受,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思想方面:

?能够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一名教师,教育 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刻苦。积极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 和校本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并加强教育政策法规的学 习,做到依法执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关爱 学生。

?二、教学方面:

?本学期担任高一4个班的教学工作。针对学生刚从初中转入高中的实际情况,着重从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的“是什么?”到高中探讨“为什么?”的转变。

?1、备课方面: 本学期以来,我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教学方面。其中,备课占了大部分的时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课,没有备好课是不行的。备课时我能够认真钻研教材、教师用书 、课程标准,虚心向同教研组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同组有经验的老教师研究教学环节。复习的时候,我把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一起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我发现,如果一堂课准备的充分了,有把握了,上起课来也就自信多了,学生反应的也比较积极。相反,有时因为种种原因,我不能及时备课,或者有些教学环节处理的不到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今后我将严格要求自己提前备课,并将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有机结合起来。

?2、听课方面:开展听课活动是一种提高教学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本学期,我能够按要求听完15节课,除了听指导教师的课外,我还听了其他年段、其他学科老师的课。每个老师在教学中都有其出色的地方,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通过听课,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教学中及时地纠正;通过听课,我也学到了很多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应用。

?3、帮扶方面:通过本学期两次月考,我对各个班级学生的历史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依据考试成绩以及个别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我制定了比较切合实际的 教学 并给予实施。我主要是把晚自习留给学生,同时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对学生在平时考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内容和习题进行辅导,不明白的给学生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

?学海无涯,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这是我近一学期来的最大感受。

?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3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本人担任高一(1)~(6)整个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共计课时12节,兼任高一(1)班班主任工作。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本学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钻研业务,团结同志,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出勤率高,完成教学任务。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特点出发,注重从高中学生更热衷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去探讨问题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每学期初制定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的作用,自己也在授课过程中自我素质得到升华。

?二、教学情况:

?由于多年没有下到高一教学了,对高一学生学情的掌握,着实费了一番工夫。针对职业教育扩招带来的普通高中学生基础较差的特点,着重从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的“是什么?”到高中探讨“为什么?”的转变。

?本期来,我在高一历史教学中,为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感受到探索与思考的乐趣,力图发挥历史学科的启智与育人功能,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认真上好第一节课。以生动而充满时代精神的历史事迹去吸引他们,让他们感到学习历史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开阔自已的眼界。以历史的人文精神和凝重历史责任去感召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学好历史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增强现代公民的使命感;同时也讲明历史学习的特点与方法,使学生感到历史不是难记难背枯无味的东西,只要有严谨的乐于思考与探索的精神,一定能学好。上好第一节引导课,还能转变学生初中时把历史课当作副科来应付的心理,以积极热情的求知心理投入到学习中,推动教与学的互动良性循环。

?其次,发挥各班科代表的作用,认真抓好课前预算习。在学生预习这一环节上,按照学校教导处的要求,制定学案,规划整篇课本知识,重新组合内容,指导学生制作预习提纲,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一学期来,我所任教的6个班中,大多数学生都认真做到了这一点,其中有高一(1)、(3)班科代表一直自觉地将每节课前提醒学生预习时,完成学案,并提出的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记录下来,要求老师参与讨论共同解决。课后,又督促学生完成课后练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的学习精神,同时对我的教学也起到有力的推动。

?第三,落实教学常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方法到学习内容,我都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及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思想理念为准则。对教材中一些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进行删除;对一些需要补充的知识,坚决补充完整,讲明讲透。我在讲清高考解题要求后,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向他们介绍一些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教会他们用自已的头脑去客观分析和认识历史,开放历史思维,不要迷信课本,人云易云。

?第四,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育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的同时,我也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在每个重要的知识点上,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也养成提出问题设置问题的习惯。另外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我都会指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根据教材的写作思路把握史实与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用书面的形式将历史知识结构整理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探索与总结。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感到最大的不足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不够。困惑是学生需要精彩的课堂与历史知识的枯燥性的矛盾;忠于课本要求与实际学习需要而补充知识的矛盾;补充知识扩大课时与课时紧张的矛盾。这些教和学之间矛盾需要在往后的历史教学中切实解决的,同样的,对我教学水平推动和提高,有较大的帮助,也让学生在老师的推动下,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与高考命题的高效衔接

自2007年新课程与新高考改革以来,十余年间,高考历史学科的命题愈来愈趋向于灵活性、人文性、功能性与开放性,传统的“教条主义”式教学早已无法适应时下的高考形势了,只有解放思想,在深入研究高考命题的趋势下,不断改进传统历史教学,探索历史常规教学与高考命题之间的高效衔接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高考的适应性,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心得体会,特写本文以供参考,不足之处,望请指正!

一、三年高考历史命题解读与应试策略。

1.三年高考历史命题解读。

综合2015、2016与2017三年的新课标全国卷Ⅰ来看,命题呈现出如下特点:

(1)客观性试题突出对历史现象的推断理解与对历史的认知评判。具体来说,重在考查学生的发现问题的意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等能力,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还有对历史综合把握的能力。

(2)主观性必修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在新材料、新情境的理解解读、比较区分、归纳抽象、灵活迁移与中外关联、发现问题、论证问题、语言驾驭等能力的要求。

(3)主观性选修试题,如改革类、战争类与人物类,主要突出对学生在重点话题、热点话题方面的考查,同时还特别重视对历史的阅读与积累上的检验。

二、高中历史常规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1.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一节高效的课堂,首先必须要做到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清楚,重点突出,并能使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能达到比较理想的要求与状态,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根据自己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与不断的反思,认为一节完整的课堂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层次,

(2)重视课堂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性。关于学生知识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短时间或许可以解决,而对于学生思维力或思维品质的形成,则是长时间训练并逐渐积累的结果。因此,在常规的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避免“重知识,轻分析;重记忆,轻思考;重结果,轻过程”误区。因为任由这种误区长期的发展,会使学生自身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丧失一种独立学习解决问题与调整自身的能力,更可怕的是学生对此还茫然不知。新的历史高考,最大的亮点就是要体现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要求,甚至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常规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

针对学生在课堂存在的上述情况,教师除注意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外,还要有宏观的掌控能力与微观的适时调动能力,将自己的“教”与不同类学生的“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达到“超然物外,浑然天成”的效果,从而触及不同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热情,使课堂上不断有思维的碰撞,爆发出思维的火花。另外,历史教师还应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推理、政治学科科学的指导、语文学科精准的语言表达等学科的优势方法引入到自己的历史常规教学中,“博众长,为我所用”,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和学生的“精致课堂”。

(3)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人文性。思想性与人文性是多年来高考命题的重要趋势之一,为此,历史教师应多方面地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兴趣阅读、专项阅读,才能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强化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理解,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课堂教学更显得饱满,“有血有肉”,更有吸引力与魅力!

2.分类有机开设历史特色课程。

(1)“真题剖析反思课”。高考真题虽然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是要看到高考真题命题方向的“将来时”,认真研究反思它,才能为今后的高考备考工作带来预见性。对于高考历史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剖析反思应该从几个方面去着手训练。

(2)“史学名著导读课”。学习研究历史离不开科学史观的指导与对史学素材的加工利用,尤其是时下的高考命题,更加体现出了对新材料、新情境的引入。因此,为了放宽学生历史的视界,有必要让学生对历史史观与历史素材有所了解

(3)“社会热点评述课”。学习历史更多地应该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历史学科与考试时代性与功能性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我们常规的历史教学中,应适时开设与历史学科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课,而且要通过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学以致用,将其与历史上重大问题相链接,教师与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设想,自主创新,并进行分析评判,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视野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热点评述课”。学习历史更多地应该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历史学科与考试时代性与功能性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我们常规的历史教学中,应适时开设与历史学科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课,而且要通过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学以致用,将其与历史上重大问题相链接,教师与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设想,自主创新,并进行分析评判,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视野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怎么做

一如既往,当孺子牛。

教师其实现在已经被扭曲了,按我个人的理解,教师应该是奉献大于回报的一个职业。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也要吃饭,生活,所以才会与其他的阶层出现了如此大的矛盾。

个人建议,教师多关心学生,真正把教育放在心中,而少计较一些其他,就最好。

文章标签: # 历史 # 学生 # 教学